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傅博换人成败笔 国足下半场被印尼打回原形

(2013-10-16 16:13:42)
分类: 萧郎侃球

http://m4.biz.itc.cn/pic/new/n/19/04/Img5640419_n.jpg国足下半场被印尼打回原形" TITLE="傅博换人成败笔 国足下半场被印尼打回原形" />

土帅傅博自代理国足主帅之后,在国家队的日子一直过得很高光。东亚杯初露锋芒,3;3逼平亚洲老大日本,0:0憾平中国队苦主韩国,4:3酣畅淋漓赢澳大利亚,之后,在一系列的热身赛中,见谁灭谁,大演巴萨式的地面进攻,让我们大呼过瘾,似乎国家队在转瞬之间已经脱胎换骨了。队中从球员到教练也在国内媒体一片歌功颂德中渐渐迷失了自我,顶着“热身赛”之王的美誉一个个沾沾自喜,睡梦之中仿佛自己真的巴萨拊体,不可一世。

 

于是,赛前我们放出豪言:主客场必双杀印尼,挺进亚洲杯。当我们的近邻日韩已经昂首挺进了2014的世界杯的时候,我们的国家队还在恍恍惚惚中为着一个亚洲范围内杯赛咬牙切齿,这似乎有些冷幽默的况味,一个印尼,也在1:5惨败泰国的阴影下,变得有些扑溯迷离。整场比赛下来,我们惊讶地发现:印尼已经不是2004年0:5输给我们的那支印尼,而我们也远不是当时的那支国家队,只是两队之间的变化,一个是吴下阿蒙,当刮目相看,一个是成年方仲永,灵气怠尽。印尼无论是防守还是进攻,都进步了不少,可我们却非但没有一丝长进,反而在大赛的考验下,原形毕现,那支丑陋的中国队,又在印尼张弛有度的攻防转换中暴露无余。

 

痼疾,每逢大赛,领先时麻痹,不能自持,一旦形势急转直下,又心浮气燥,方寸大乱,本场比赛,这样的情形一如往昔,丝毫没有长进。在上半场1:0领先印尼时,我们的球员便开始飘了起来,以为拿下印尼不在话下,于是,防守渐渐有些松散。球员心态如此也便罢了,但作为掌舵的主教练傅博也渐渐沉不住气了,完全有些拿大,忘记了中国国家队1:5的伤痛,真以为自己是巴萨的干活,直接把后防中坚郑智前提,意在加强进攻,多捞点进球。但是这样一来,后防立时空虚绵薄如雪洞如蝉翼。这样的想法不是不可以,但是,这场比赛,关系重大,想要进攻,必先作好防守,于不败之地再谋求发展,才是上上之选。把郑智提前,绝对是傅博此役的一大败笔,他也注定要为自己的年轻少炼付出代价。

 

如果说把郑智从后卫提到前腰位置还是为加强进攻考虑,但用江河日下的姜宁换下日前如日中天的张稀哲,就更加让人看不懂了。既是要加强进攻,怎么能缺张稀哲?张稀哲的穿插跑动,飘忽灵动,经常能在合适的时候给前锋传递一脚精准的妙传,而换下他,无异于自断膀臂。前锋得不到前场有力的支持,只能作无谓的跑动,这便是土帅傅博此役又一败笔。三个换人,很果断,丝毫没有半点拖泥带水的意思,傅博大概是看了里皮在亚冠赛场上的移形换位之术,心生向往,于是也想学一学来个快刀斩乱麻做了印尼,从此为国足正名,为自己正名,精神可嘉,但忘记了国足的自身条件,忘记了自己的尴尬身份和职业素养与里皮相去甚远,所以,最后,有点“画虎不成,反类其犬”的意思。

 

整个下半场,国家队形同梦游,完全没有组织几次有实质意义的进攻,那支在热身赛上呼风唤雨的“巴萨”二队完全看不到了,甚至连灵光咋现的惊鸿一瞥都荡然全无,“巴萨”不见了,只剩下了个“二”字,可见,光靠几场录象带就想意淫巴萨,热身赛尚可,一旦身逢恶战,两军阵前,真刀真枪的干仗,全是瞎掰。尤其是被印尼扳平比分之后,队员们彻底乱了方寸,打得毫无章法,加之体能下降,斗志萎靡,又仿佛让我们依稀看到了6.15那场惨败的影子,就此,一个印尼,便把我们的巴萨梦想击得一地碎玻璃,热身赛高光之下隐藏的丑陋彻底显形。

 

如果说恒大的下半场是惹不起的下半场,那国足在傅博统领下的下半场,则尽显国足“英雄”本色,一片委靡颓唐,难堪大任,人人“惹得起”了。补时三分钟,若不是门将甄诚表现神勇,结局不堪想象。如果让印尼再进一个,傅博之前攒下的人品恐怕要一夜之间消耗怠尽,口诛笔伐之声定会不绝于耳。而一旦失利,必然引起中国足球圈自1:5惨败后的另一场大震荡。万幸,我们还没有输掉底裤,我们还保有亚预赛出线的机会,但已经要沦落到仰人鼻息的地步。

 

感谢印尼,是它告诉我们,真正的中国国家队原来是还是老样子,真正的傅博,原来还是土鳖一个,难堪大用。当然,1:1的比分还远没有到穷途末路,但傅博和他代理下的中国男足,要想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连赢印尼,沙特,伊拉克,以他们目前这种状况,我不抱幻想,我眼睛里看到的除了被淘汰,还有绝望。即便里皮愿意接手国足,我也不抱幻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秋夜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