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财神上《非诚勿扰》是赶鸭子上架
(2013-08-20 00:04:15)分类: 娱乐视点 |
最近宁财神是真火呀。那厢是他的新作《龙门镖局》在各大卫视热播,这厢他又受邀于江苏卫视王牌节目《非诚勿扰》做了正式的点评嘉宾,《龙门镖局》拍得咋样,咱不好评论,毕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他以幕后的编剧现身真人秀现场做点评嘉宾,有些勉为其难。
不是说一个电影电视剧编剧不能上节目的瑟,只要你口才好,形象佳,从容应对,言语机智,点评有深度,有独到之处,一切都不是问题,何况以宁财神时下的人气指数,完全可以让该节目的收视率再上一个台阶,但看了几期节目后,我对宁大编剧的表现是从期望到失望,从景仰到平视,他点评的水平也正应了中国民间的那句谚语:麻袋上绣花,一代不如一代。当然,他这里应该叫一期不如一期才对。
刚上节目那一两期,宁财神还能勉强做到从容应对,且不时还有几句颇显功力的机巧之言,让我们还能偶尔把他与他的充满喜剧机巧的《武林外传》联系起来。但从他场上的拘谨的面部表情和稀疏不多的话语,我还是基本可以判定他是个羞涩内向的人,尽管他现在有了些名气,但性格上先天不足使得他在如此众目睽睽的真人秀现场时常有力不从心之感,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在场上少言寡语局促不安的宁大编剧,他的面部表情是木讷慌乱的,即便他难得一见的笑声也是牵强艰涩的。而随着上节目次数的递增,他的这种天生的内向性格更加暴露无遗,特别是最近一期的节目我已经很少听到他做什么点评了,少有的几次开口还是在主持人孟非的追问下勉强完成的,他仿佛成了一个事不关己的无聊看客。
要做好嘉宾主持,说到底靠的还是耍嘴皮子,只是在耍嘴皮子的时候,心里得有个度,不能太过张扬个性,快意恩仇,把一切嘉宾当作自己炫耀口才的调侃对象,甚至无视别人的心理承受尺度和性格差异恣意汪洋嬉笑怒骂,这样虽然展示了自己出众的口才,但难免有“毒舌”之嫌。曾子航之所以在《非诚勿扰》节目混不下去了,就是因为他的舌头太“毒”了,但这并不等同说木讷呆板的宁财神就更适合如此大型互动的真人秀节目。互动节目说道底还是离不开“互动”二字,而怎样达到“互动”的最佳效果,怎样把场上的气氛更好地调动起来,显然还是离不开主持嘉宾的嘴皮子。很遗憾,在这方面,木讷寡言的宁财神的表现实在乏善可陈,鲜有亮点。如果说曾子航是做的太过了,那宁财神是压根就没做什么,他根本就像个场上的局外人,如果不是孟非时不时提起他的大名,我有时候几乎会忘记他的存在。
《红楼梦》中贾母主持大局的当口,做的最好的两个点评嘉宾一个是王熙凤,一个是刘姥姥。王熙凤凭的是巧舌如簧的插科打诨,不偏不倚的油嘴滑舌,既讨得了老祖宗的欢心,又愉悦了大观圆的众位姐妹。而出自乡村寒微的俗不可耐的老妪刘姥姥,则极尽曲意逢迎之能事,充分利用自己来自底层社会丰富的生活资源,不惜自毁形象的出丑耍宝,也算在贾母跟前最大化的展现了自己的喜剧天分。一个点评嘉宾,如果既能有王熙凤不偏不倚的插科打诨,又能有一点刘姥姥的为逢迎主流而舍弃小我自尊的吊丝心性,则必定大受观众吹捧,成为一个相当受欢迎的客座主持。宁财神显然离这两点至少还有两条大街的距离,甚至更多。
也许正如宁财神自己所言,他不过是来《非诚勿扰》来寻找创作素材的,但我要说的是你既然来了,据说又收了节目组不菲的酬劳,那你总该拿出点职业精神来吧,老是这样把自己当作一个来“打酱油”的,也不太好吧?也许场上差强人意的表现是宁编剧的性格使然,那我们也不好多说什么,但既然明知道自己不太合适此类娱乐节目,又何必强求自己呢?难道你宁大编剧还真缺那三瓜两枣吗?
赶鸭子上轿不是不可以,但如果这只鸭子根本不适合坐轿,甚至一上轿就眼晕,就浑身不舒服,我看还是早点下来为好。不是所有编剧作家都能成为一个好的客座主持或是点评嘉宾的,梁宏达行,不代表曾子航就行,更不代表宁财神也行。
不是说一个电影电视剧编剧不能上节目的瑟,只要你口才好,形象佳,从容应对,言语机智,点评有深度,有独到之处,一切都不是问题,何况以宁财神时下的人气指数,完全可以让该节目的收视率再上一个台阶,但看了几期节目后,我对宁大编剧的表现是从期望到失望,从景仰到平视,他点评的水平也正应了中国民间的那句谚语:麻袋上绣花,一代不如一代。当然,他这里应该叫一期不如一期才对。
刚上节目那一两期,宁财神还能勉强做到从容应对,且不时还有几句颇显功力的机巧之言,让我们还能偶尔把他与他的充满喜剧机巧的《武林外传》联系起来。但从他场上的拘谨的面部表情和稀疏不多的话语,我还是基本可以判定他是个羞涩内向的人,尽管他现在有了些名气,但性格上先天不足使得他在如此众目睽睽的真人秀现场时常有力不从心之感,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在场上少言寡语局促不安的宁大编剧,他的面部表情是木讷慌乱的,即便他难得一见的笑声也是牵强艰涩的。而随着上节目次数的递增,他的这种天生的内向性格更加暴露无遗,特别是最近一期的节目我已经很少听到他做什么点评了,少有的几次开口还是在主持人孟非的追问下勉强完成的,他仿佛成了一个事不关己的无聊看客。
要做好嘉宾主持,说到底靠的还是耍嘴皮子,只是在耍嘴皮子的时候,心里得有个度,不能太过张扬个性,快意恩仇,把一切嘉宾当作自己炫耀口才的调侃对象,甚至无视别人的心理承受尺度和性格差异恣意汪洋嬉笑怒骂,这样虽然展示了自己出众的口才,但难免有“毒舌”之嫌。曾子航之所以在《非诚勿扰》节目混不下去了,就是因为他的舌头太“毒”了,但这并不等同说木讷呆板的宁财神就更适合如此大型互动的真人秀节目。互动节目说道底还是离不开“互动”二字,而怎样达到“互动”的最佳效果,怎样把场上的气氛更好地调动起来,显然还是离不开主持嘉宾的嘴皮子。很遗憾,在这方面,木讷寡言的宁财神的表现实在乏善可陈,鲜有亮点。如果说曾子航是做的太过了,那宁财神是压根就没做什么,他根本就像个场上的局外人,如果不是孟非时不时提起他的大名,我有时候几乎会忘记他的存在。
《红楼梦》中贾母主持大局的当口,做的最好的两个点评嘉宾一个是王熙凤,一个是刘姥姥。王熙凤凭的是巧舌如簧的插科打诨,不偏不倚的油嘴滑舌,既讨得了老祖宗的欢心,又愉悦了大观圆的众位姐妹。而出自乡村寒微的俗不可耐的老妪刘姥姥,则极尽曲意逢迎之能事,充分利用自己来自底层社会丰富的生活资源,不惜自毁形象的出丑耍宝,也算在贾母跟前最大化的展现了自己的喜剧天分。一个点评嘉宾,如果既能有王熙凤不偏不倚的插科打诨,又能有一点刘姥姥的为逢迎主流而舍弃小我自尊的吊丝心性,则必定大受观众吹捧,成为一个相当受欢迎的客座主持。宁财神显然离这两点至少还有两条大街的距离,甚至更多。
也许正如宁财神自己所言,他不过是来《非诚勿扰》来寻找创作素材的,但我要说的是你既然来了,据说又收了节目组不菲的酬劳,那你总该拿出点职业精神来吧,老是这样把自己当作一个来“打酱油”的,也不太好吧?也许场上差强人意的表现是宁编剧的性格使然,那我们也不好多说什么,但既然明知道自己不太合适此类娱乐节目,又何必强求自己呢?难道你宁大编剧还真缺那三瓜两枣吗?
赶鸭子上轿不是不可以,但如果这只鸭子根本不适合坐轿,甚至一上轿就眼晕,就浑身不舒服,我看还是早点下来为好。不是所有编剧作家都能成为一个好的客座主持或是点评嘉宾的,梁宏达行,不代表曾子航就行,更不代表宁财神也行。
前一篇:烹饪和写作及李承鹏博客
后一篇:孤独的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