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气长存的菊花台公园

标签:
旅游图片原创 |
分类: 游记 |
“菊花台”听着有点象词牌,周董的一首《菊花台》将人们带到了“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的悲伤境地,那是一个《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后唐,不是大南京的南唐。但金陵的菊花台却也是一处满地伤的所在。
菊花台在民国时称“忠烈公园”,那里长眠着9位民国驻菲律宾的外交官。1942年4月日军占领了菲律宾,日寇对中国驻马尼拉总领事馆人员,展开诱降和逼降的分化瓦解活动,中国驻马尼拉总领事馆总领事杨光泩等8位外交使节,被日寇逮捕后关押在圣地亚哥炮台地牢内。日寇的诱降,遭到领事馆全体人员的坚决抵制。恼羞成怒的敌人,竟不顾“不加害外交官员”的国际公法,对中国8位外交官进行严刑折磨。不久,日寇又非法逮捕了中国驻婆罗洲山打根领事馆领事卓还来一家。卓还来领事在监狱中受尽折磨,仍忠贞不屈。4月17日下午,杨光泩等8位驻外使节,被日寇秘密枪杀于马尼拉郊外华侨义山,有的甚至被割去舌头后处死。卓还来领事也惨遭日寇杀害,尸体被凶残的日寇斩首后焚毁。这9位烈士分别是:中国驻马尼拉总领事馆总领事杨光泩、领事莫介恩、领事朱少屏、驻山打根领事馆领事卓还来、驻马尼拉总领事馆随习领事姚竹修、随习领事杨庆寿、主事萧东明、主事卢秉枢、甲种学习生王恭玮。1947年7月,他们的忠骸由专机运抵南京,同年9月安葬于菊花台。九烈士都是铮铮铁骨,耿耿忠心的爱国者,他们不辱使节,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精神理应彪柄史册。
九烈士墓地为扇形,该墓由墓道、墓碑和九座墓冢组成。墓碑身高1米,宽2米,碑文为原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撰写。四周松柏茂盛,花木宜人。文革中墓地曾遭破坏。原来这里还立了一座高大牌坊,横额上书"忠烈公园"四字,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所书。
墓地左上方建有“驻外使节九烈士陈列馆”。这里也是雨花台一处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菊花台也是南京保卫战极为惨烈处。在九烈士墓南边仍保留了一座抗战碉堡,也是雨花台地区众抗战碉堡其中一座。雨花台守军为当时为国军最精锐的德械88师,在松沪会战已被打残,仅剩7000人,其中2000人为新兵。菊花台作为安德门防线的外围高地,自营长陈斌升以下500余名勇士全部战死沙场。面对屠夫谷寿夫第六师团4倍于我的猛烈进攻,88师硬是坚守了4天,2位旅长、3位团长及以下5000官兵壮烈殉国,包括最近热映的《八佰》谢晋元部,其旅长朱赤、团长韩宪元均惨烈战死!作为师长的孙元良若非被南京市民掩护躲过大屠杀,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台湾帅哥秦汉了。
菊花台公园如今其主要植物为松柏和翠竹,凸显菊花台公园作为“前驻外使节九烈士墓”的高洁与肃穆的特点。过入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依山推叠的假山、水池和瀑布,翠竹茂密,花木扶疏。有一上山台阶可直达台顶,周边有多条石径可通往各处景点,石径道傍粗壮的梧桐树应近百年树龄。中台的朴树、台顶的香樟均有百年树龄,而烈士墓前的龙柏和雪松也都为建园时所栽。
沿石阶上主峰(台顶)有一片文化广场,每日都有附近居民来此跳舞,与公园环境有点不搭。广场周边正值桂花盛开,花香扑鼻。桂树中有一桂花亭,因亭的周围山坡栽满了桂花而取名桂花亭,每届金秋时节,树树点金,芬芳馥郁。桂花亭向北约60米有一竹亭,亭高5米,由于亭居主峰陡峭边缘,有险峻之势,内可观赏紫竹园、海棠园、桂花亭景色,是休息的好地方。
园区北边有一大片腊梅树,有一座腊梅亭立于曲径通幽处。
从烈士陈列馆往南过旱桥,有一座六角亭,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986年建成。此亭为公园制高点之一,坐亭西看是一片深山含笑雪松林,北可眺花架、旱桥景点,亭周围配植金钟、丝兰、榆叶梅等花卉灌木,十分秀丽。
旱桥悬于两处高坡之间,外观并不起眼,但从桥上走过,却有一种岁月沧桑的历史厚重感,由南而北过了桥就是烈士墓,我觉得它应该叫“忠魂桥”更为贴切。
抗战碉堡藏于六角亭东侧的竹林之中,不经指点游人恐很难发现。碉堡十分完整,有入口、堑壕、射口。当年日军攻占88师阵地后,发现令人震撼的一幕,那就是许多机枪碉堡的后门早已经被封死。也就是说,在这里进行抵抗的中国军人从进入碉堡的那一刻起,就没有打算活着出去!
令人生憾的是,如今的菊花台已基本没有菊花了,与游人憧憬的菊花台相差了一朵花的距离。
来菊花台公园,你只要记得它曾叫“忠烈公园”就可以了。在松柏翠竹中穿行,耳畔会传来忠魂的呐喊和抗战的炮火声,偶尔也会想到一曲《菊花台》,儿女情,英雄气,想不附体也难。
菊花台附近有天隆寺和泥渤国王墓,都是值得一观的景点。与雨花台和牛首山风景区也相距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