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肥蟹香的龙袍长江渔村

标签:
旅游图片原创 |
社区斥资在水杉大道旁修建一条1400米长的木栈道,游人置身水杉大道,远眺千亩花海,大自然的清新质朴让人陶醉不已。半个世纪前,南京、扬州、六合等地2000多名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五七”指示,曾在这里开垦,拓荒屯田,除草挖坑,担水浇灌,曾经的长江滩涂已成万亩良田,水杉大道和千亩花海恰是他们留下的有形物产;如今的长江村三面临江,土地肥沃,生态优良,物产丰富。水杉屹立,小桥流水,阡陌交错,四季香花;踏上江堤,栖霞对映,大江东去,烟波浩渺;近岸有渔舟唱晚,鸥鹭啼啾,典型的滨江渔村。这里的长江岸堤曾是南宋黄天荡古战场,抗金名将韩世忠在此截击金兵收复健康城。立于江堤之上,水天之间,无不弥漫着沧桑烟云、烽火硝烟。
村中的长江书院,向人们展示了一座乡村的耕读书香。
长江渔村有其独特的风景。江岸有滨江湿地、黄天荡古战场;阡陌上有千亩花田和人工种植的龙袍和双龙戏珠图,夺人眼球;而知青遗址地,更是风华一代曾经战天斗地的见证;至于长江渔村的美食,那几乎于南京人来说,无不是一种心头念想,无论是野菜,还是江鲜,更有那令人垂涎欲滴的龙袍蟹黄汤包。
村口的龙袍长江大酒店,应是渔村比较地道的蟹黄汤包店,进得店内,店老板、服务员都在处理刚打捞上来的长江鲜,多是十来斤重的螺丝青。店堂内,满堂的名家字画,武中奇、向守志等名人大咖均常来此饕餮,可见此店名气之不一般。一笼上品蟹黄包,整10只,皮薄不破,汤泽不溢,许是过了蟹肥季,蟹肉和黄略感味淡了些,吃了5只不敢多吃,打包回家。龙袍汤包的汤用的是鸡汤,固入口不算太油腻,还起鲜,确实值得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