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寻幽无想山

标签:
旅游图片原创 |
分类: 游记 |
无想山风景区位于溧水区洪蓝镇一带,这里群山环绕,林木葱郁,山花烂漫,湖光山色融为一体,环境幽雅静谧,众多文物古迹散布其间,山乡民俗淳厚,是一个独具特色的休闲度假区。无想寺始建于六朝时期,寺院在清末战火中被烧毁,现仅留遗址及简易佛堂一间。无想寺周围的文物古迹有韩熙载读书台、杜伏威试剑石、明太子饮马处、宋代高僧甄公的藏骨石塔、元代建筑招云亭、明代的石观音阁、摩崖石刻等。
无想山也是一座森林公园。“山泉飞瀑,竹海云巍”,作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无想山森林公园总面积6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95.6%,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谓是“天生丽质”。该寺初建于六朝中期,经唐、宋、明、清几度重建、修建,规模日渐宏大,故"无想寺"一景颇负盛名。无想禅寺梵音缭绕,洞壁琴音古韵悠扬,摩崖石刻纹理斑驳……众多文物及名胜古迹散布其间,曾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在此驻足留念,积累了深厚的人文和历史文化底蕴。宋代婉约词人之宗周邦彦曾任溧水知县,其留下的《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等,至今脍炙人口。
无想寺遗迹处现建有一座圆体五层寺庙,构造独特,主殿为昆庐宝殿,位于四层。寺庙周围仍有古刹遗迹可寻。沿寺庙后的百步石径,可登临山顶。此石径道为古时僧人手工敲凿而成,为僧侣上山担水而凿,石径陡峭难行,山顶有一方“天池”,也是古代僧人汲水处。

沿石阶而上,有古心大师墓、古石观音洞、韩熙载读书台、摩崖石刻等众多古迹。山涧林泉细瀑流淌,山坡各种无名野花竟放,古树枝蔓恣横,令人置身绿野仙踪之境。正所谓探古寻幽处,无想禅宗地。
韩熙载读书台其所建阁台已无踪影,但在其石台上仍能见到当年筑屋时留下的石槽。韩熙载在无想山读书之时,应是其尚怀抱负之时,其留下的诗句“无想景幽远,山屏四面开。凭师领鹤去,待我桂冠来。”足可见其时并无失望颓废之态。只可惜遇到了不思进取的后主李煜,满腔怀抱付之东流。
古石观音阁位于半山腰处,有山泉吟涌,洞壁傍有摩崖石刻,明代知县王从善曾在此筑凤泉亭,如今凤泉亭早已不存,但“凤泉”题字则依然清晰可见。一座观音立像立于后盖的亭阁中。
登临山顶,眼前忽然开朗,一碧天池仿佛临天之镜,天光可鉴。天池岸边,茂林修篁,白色山花于岸边绽放着,临水照花,更显清丽素洁。山顶设有观景台,登临可观四面青山,一潭碧水,满目葱翠繁花。
沿天池行走一圈,途中有隋末农民起义军将领杜伏威屯兵地,尚留有一块杜伏威试剑石,一块顽石中分半开,如斧劈剑削一般。
从无想山下来,出无想禅寺,沿无想水库向北,便是新无想禅寺,该寺乃在修建中,仅有天王殿和大雄宝殿,规划似规模很大,不知何时能完成。
无想山往傅家边的水库中有一处断桥,不知何故何因导致桥入水体一半便不再续建了,为这无想之地,凭添了些许深幽意境。
无想山风景区与
无想山是一处宁静清丽之所,一处温馨和熙之境,一处探秘寻古之地。这里平时游客并不多,是一个闲暇时,值得漫游的地方。无想,无想……在无想山,你尽可体会“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尊前有限杯”的散漫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