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2013-03-02 07:37:56)
标签:

健康

分类: 学习借鉴

课题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一、能培养教师合作工作的能力

合作能力是信息社会中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的基础是了解自己、了解别人、尊重他人,合作的有效性往往取决于合理分工、团队精神、民主决策等。

教师进行课题研究,依靠一个人的智慧往往不易取得成功,或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解决不了问题,可能会使教师经历失败的体验。长期下去,不仅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兴趣,反而会使教师产生焦虑,尽量发挥每个教师的长处,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在研究过程中,应强调一下几个方面: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积极承担完成小组任务的个人职责,建立并维持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解决组内冲突,对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总之,教师课题研究有助于培养教师合作的精神,这正是教师在未来社会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能培养教师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往往会发现,仅仅依靠数学问题情境中的信息还不够,还必须借助于其他信息。这时就要求教师在问题情境外,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获取有助于研究的信息。例如上网浏览,询问老师,请教同学和家长,查阅报刊杂志等。同时也提高了教师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有助于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学观

传统的教学由于过分强调系统知识的掌握,使得现行数学教育存在这一个重要弊病,例如,数学是无意义的符号游戏,数学就是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容不得半点差错,这些不正确的观念给教师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数学课题研究能使教师逐渐认识到,数学也可以假设、可以猜测、可以尝试、可以犯错,数学也可以不断改进,一旦教师有了这些体验,我们可以说,教师正确的数学观已经形成。

四、有利于教师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课题研究会使教师认识到,数学并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诞生的。数学并不是没有价值,它可以解决人类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甚至直接创造价值。这样,教师就能领略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魅力了。

五、能激发教师工作的兴趣

课题研究使教师成为工作的主人,变被动的接受工作为主动的探索、研究,使教师尝到了工作的乐趣,从而提高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培养了工作兴趣。

六、能发展教师的创新意识

在探索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个性,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教师的创新意识。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还有许多其它益处。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一种教学模式。

 

那要看你进行课题研究的态度了,就和学生的学习态度是一样的。

立志成为专家型的教师,平时就很注意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并且总是想办法去解决它,所以他们经常会和其他老师合作提出课题,所以他们也就会认真地对待自己研究的课题,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研究出对实际有用成果,研究者也在研究的过程中成长。

被动地接收课题或者把课题研究作为晋升的一种手段者,就如逼迫学生学习是一样的,都是被动的,那样的课题研究是走过场,所谓研究成果也是东拼西凑四处抄袭来的,是毫无价值的。

可叹的是在当今中国的大部分中小学的课题研究都是属于后者!

科教兴国是为实现民族复兴大计,教学科研理当促进民族教育和谐发展,领导对教师的教研要求是必要的,也是教师追求自我发展的手段!

  对于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其实不必刻意去追求什么?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会发现教学问题,同样只要认真思考就能产生工作灵感,能让我们的工作更加有效促进学生发展,并由此而可能影响教育策略的改变。

  严谨务实的教育科研态度,对教师的终生学习提出了要求,这也正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期盼。科学地行为便能产生优秀成果,许多事看起来似乎很难,当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会变得简单。“开心工作努力微笑”是紫柔的倡议,请你能多给我们的工作以鼓励,就在你的掌声中,我们就会过得快乐又轻松!

 

教师从事课题研究的意义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是用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规范的形式来解决学校发展、课堂教学、教师成长、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问题和困惑,总结课程改革中成功的经验,反思教育教学中行为,推广应用先进成功的科研成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认识实践活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实际上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即从强化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份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素质得到提升与飞跃。”

教师进行课题研究首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实践表明: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自觉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

第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做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包括自己教学实践的问题、有学生行为习惯、道德表现的问题、有学校教育的问题,还有学校管理模式的问题。

第三、有助于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也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第四、有助于形成科研教学意识。做课题时少不了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当你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重要的是使我们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行为习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教学。

综上所述,课题研究是当代教师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当代教师进行学习的方式之一。课题驱动,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教师职业化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