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让学生真正深入角色的演唱歌曲,学会歌曲中的乐理知识。
教学难点:深入角色的演唱歌曲,真确表现附点节奏和换气记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一)学唱歌曲:
(1)啊门啊前一棵葡萄树,啊嫩啊嫩绿它刚发芽。
(2)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的往上爬。
2.要求同学们注意,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加强节奏练习。
3.伴着音乐我们小声地跟着哼唱
4.教师示范,听一听你的演唱和老师的有什么不同?
(二)处理歌曲:
(1)“蜗牛从大树刚刚发嫩芽的时候就开始爬,一直爬到葡萄成熟。你知道蜗牛从什么季节爬到什么季节么?”
(2)“蜗牛从春天一直爬到秋天”,启发学生要学习蜗牛“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
(3)哪一句最能体现蜗牛坚忍不拔的精神?
(4)老师看谁能把蜗牛的这种坚定的感觉唱出来。
(5)请你一边唱一边用你的动作表现出来。
3.黄鹂鸟:
(1)“我们来唱唱第三句,里面唱了谁?
(2)“黄鹂鸟对蜗牛的这一做法是什么态度呢?”
启发学生说出黄鹂鸟嘲笑、蔑视、骄傲、看不起……。
(3)教师范唱。
(4)下面我们把嘲笑、蔑视、骄傲、看不起人的黄鹂鸟先读一下歌词,再唱一遍。
(5)这次请你一边唱一边用你的动作来表现傲气的黄鹂鸟。
2.随《蜗牛与黄鹂鸟》边唱边做动作,下课。
教学反思:
《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流行于台湾风趣、活泼的叙事性民歌。
在这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注意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针对学生好动、好玩、好奇的学习特点,让学生体验、发现、表现和享受音乐,整个教学环节清晰,循序渐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