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儒雅校园,培养儒雅君子——书院街小学文化建设综述
(2014-09-28 08:42:18)
标签:
教育 |
——书院街小学文化建设综述
学校秉承“继承发展,不图虚名;张扬个性,激发潜能;博文约礼,明辨笃行;文化引领,师生共赢。”的办学思想和发展理念,按照市教体局“正教风、树形象、抓管理、提质量”的总体要求,依据鲁城街道中心中学“标准、规范、优质”的管理目标,制定科学、规范、高效的工作计划,强化管理,抓实常规活动,注重养成教育,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埋头苦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设特色学校,为实现培育“为国之桢的儒雅君子” 的学校梦努力工作,走出一条内涵式发展之路。
一、举办“儒雅讲坛”,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学校继续开展“儒雅讲坛”活动,积极挖掘校内外人才资源,着力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市教体局督学肖伟同志走上儒雅讲坛,为全体教师作了题为《向下生根才能向上成林》的课改专题讲座;教研员张景利老师作了《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本与有效教学之根》专题讲座;学校老师也纷纷走上讲台,将平日工作中积累的知识转化为经验介绍给大家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地。目前儒雅讲坛已经成为书院街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一项特色活动,促使老师们在观摩中成长,在展示中切磋,在分享中提高。
二、注重养成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厚重校园文化丰富学校内涵。首先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要求各班建设好“三角”(图书角、卫生角、植物角)、“两栏”(评比栏、政务栏),同时利用好教室的墙壁,将班级文化办出特色,充分体现班级特点,并由少先队定期进行评比。其次,在宣传栏张贴了“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培树“谦恭、诚信、儒雅”的少年君子;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督促,少先队充分利用好少先队大队委,推行学生自主管理,狠抓学生养成教育,结合自查、必查、抽查等形式,对学生纪律、卫生、课间行为各方面进行全程监督,一周一评比,一周一表彰,形成一种相互监督、相互学习、明比暗赛的浓厚氛围。
三、开展活动,凸显教育特色。
学校少先队精心设计、组织德育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争做小小理财师”主题班会、“母亲节”、“清明节”、“学习雷锋”“庆六一”等系列活动,将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将养成教育渗透到了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细节,锤炼了学生的道德行为,增强了养成教育的实效性,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展现传统经典文化的醇厚魅力。评“星”活动以赛造势,以势引学,学校积极开展古诗文诵读比赛,全校30个班级近百名同学参加了比赛,或吟诗唱词,或读赋诵经成了“追星族”,进一步激发了全校学生弘扬传统经典文化的积极性。
德育是五育之首,让孩子们拥有“仁爱”之心,更是基础教育过程中的德育核心。从一年级开始,让学生认识神奇的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而中、高年级则逐步赋予“爱心”更高更多的涵义;开展“小导游”活动,让学生了解学校,热爱学校;利用母亲节、清明节等节日开展特色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鼓励孩子们走进社区、工厂、街头,体验岗位的辛苦,激发感恩社会,热爱家乡的情感,将“爱心”和“责任心”根植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
学校以“诵读经典诗文,书写规范汉字,塑造儒雅君子”为切入点,依托课堂教学,渗透养成教育,各学科教师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明理导行,精心备课确定德育目标,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如语文课中,将古诗文中蕴含的意境之美、品格之美,传递给学生,教师不仅指导学生诵读,还指导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对照自己找差距,辨别自己哪些行为是对的,那些行为是不对的,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今后应该怎样做;落实课堂常规,引导学生发言时,身站直、口齿清,能熟练使用普通话;时刻提醒孩子注意书写姿势(一尺、一寸、一拳);能主动和老师、同学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逐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的广泛赞誉。
一学期来,学校依托“社团活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2013鲁城街道中心中学“才艺展演”大赛中,学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注重少年科学院的建设,5月25日,聘请了全国十佳科技辅导员陈登民为学生做了专场科技讲座。由于在济宁市“争当小实验家”和全国“争当小实验家”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被中国少年科学院授予“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荣誉称号,同时吴富航、乔恒祎等8位同学荣获济宁市“争当小实验家”活动首届“百佳小实验家”荣誉称号;4月19日,中国少年儿童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联盟主办的第三届中澳两国校长论坛在山东烟台举行,由于学校养成教育开展良好,从国内80余所学校中脱颖而出,校长房立祯做了"办儒雅书院·育少年君子"专题报告。学校依托儒家文化发祥地的优势,坚持弘扬传统文化所形成的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给与会领导、专家、同仁留下了深刻印象。
近年来,学生的书法、绘画、作文等作品获教育部、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中国教育报社等国家级奖励近百人次,获省、地、市级奖励1000余人次。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红旗大队、全国古诗文诵读优秀学校、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创新教育实验基地等荣誉称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