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案例题及答案分析总汇
(2013-04-25 14:35:19)
标签:
高级项目管理师项目管理项目管理师教育 |
案例1:某项目经理部承接了一项道路、桥梁综合性大型工程,并将其中的部分工程按合同分包给其他单位施工。由于分包单位对安全管理缺乏认识,在施工过程中常出现安全隐患。项目经理部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组织了分包单位安全生产培训班。在培训班结业时,对分包单位的主管领导进行书面考核,考核部分内容如下:
问题:1.在实施项目控制过程中,实行总、分包项目,总包和分包的责任分工是什么?
2、分包方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包括哪些内容?
3、安全检查的重点是什么?
4、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什么?
5、安全技术交底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6、项目安全控制的三个重点是什么?
标准答案:1 .实行总、分包的项目,安全控制由总包方负责,分包方服从总包方的管理.
2 .分包方安全生产责任制包括:分包方对本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负责,认真履行分包合同规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遵守承包方的有关安全生产制度,服从承包方的安全生产管理,及时向承包方报告伤亡事故并参与调查,处理善后事宜。
3 安全检查的重点是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4 安全检查的目的是验证安全计划的实施效果。
5 .安全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有: ① 本施工项目的施工作业点和危险点; ② 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 ③ 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④ 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 ⑤ 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
6 项目安全控制的三个重点是 :① 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 ② 物的不安全状态; ③ 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
案例2:A、B两栋相同的住宅项目,总建筑面积86000㎡.施工时分A、B分区,项目经理下分设2名栋号经理,每人负责一个分区,每个分区又安排了一名专职安全员。项目经理认为,由栋号经理负责每个栋号的安全生产,自己就可以不问安全的事了。工程竣工后,项目经理要求质量监督站组织竣工验收。
问题:
(1)该项目经理对安全的看法是否正确?作为施工企业,应对工程项目安全控制采取那些措施?
(2)项目经理向质量监督站要求竣工验收的做法是否恰当?为什么?
参考答案:(1)不正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应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负责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并根据工程的特点组织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项目经理不能只安排了人员管理安全工作,就认为自己可以不对安全负责,应对整个合同项目内的安全负全面领导责任。
(2)不恰当。因为,竣工验收应由施工单位先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合格后,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及相关资料;建设单位收到工程验收申请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含分包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工程验收;当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不一致时,可请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协调处理。
案例3:某城市道路综合改建工程位于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主干道。该项目包含道路、雨水、污水、热力、电力、电信、燃气以及交通设施等配套工程。施工单位为降低成本,在施工现场就地拌制石灰土底基层,沿线居民意见很大。
问题:施工单位现场就地拌制石灰土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应该怎样做?我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中防止施工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不符合环保要求,应采用中心站集中场拌,然后运到工地摊铺碾压。我国《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规定》中规定:施工单位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采取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定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扬尘。
案例4:某城市地铁标段,包括一座车站A和两段区间隧道C,D,车站采用明开法施工,区间隧道采用泥水加压盾构法施工。
1、该工程中标后,为节约工程成本,将区间隧道工程分包给有现成盾构设备的某公司施工,本公司只负责车站结构的施工。
2、在车站施工时,发生一起触电安全事故,伤者脱离电源后,已停止呼吸,现场安全人员认定触电者死亡,项目经理随后安排善后事宜。
3、项目经理部十分重视环境保护,推行绿色施工。在制定环保措施时,从施工的环境影响分析了以下方面:(1)明开基坑的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运输(2)施工期间的废气的防治措施(3)施工期间噪音的控制措施。
问题:1、项目的分包行为是否合理?请说明原因。
2、项目经理部现场处理事故方法是否正确?应该怎样处理?简述安全事故处理的四个程序。
3、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还缺少哪一方面?简述我国环境法的基本政策。
参考答案:1、 不合理。对于像地铁这样的较大规模的工程,投标人可能在规定的工期内难以独立完成,可以进行分包。但项目的主体和关键性的工程必须自已完成,禁止分包给他人。本工程盾构隧道掘进是关键性工程,是被禁止分包的。
2、 不正确。现场事故处理应如此进行:抢救伤员:发生触电事故后,应立即抢救伤员,死亡不能以是否停止呼吸来判定(一般情况下,工伤死亡只能由医院判定)。处理的方法是伤者脱离电源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同时拨打急救电话,排除险情、防止事故蔓延扩大、作好标识并保护好现场。安全事故处理四个程序:报告安全事故;事故处理;事故调查;调查报告。
3、 缺少施工废水的控制措施。泥水处理是泥水加压盾构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废水处理是该工程环境保护措施的重要方面。
我国的环境法基本政策:预防为主、防法结合的政策;污染者负担的政策;强化环境管理的政策。
案例5.某工程项目,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后,决定由业主自行组织施工公开招标。该工程项目为政府的公共设施,已经列入地方的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概算已经主管部门批准,但征地工作尚未完成,施工图及有关技术资料齐全。因估计除本市施工企业参加投标外,还可能有外省市施工企业参加投标,因此业主委托咨询公司编制了两个标底,准备分别用于对本市和外省市施工企业投标的评定。业主要求将技术标和商务标分别封装。某承包商在封口处加盖了本单位的公章,并由项目经理签字后,在投标截止日期的前1天将投标文件报送业主,当天下午,该承包商又递交了一份补充材料,声明将原报价降低5%,但是业主的有关人员认为,一个承包商不得递交2份投标文件,因而拒收承包商的补充材料。开标会议由市招投标管理机构主持,市公正处有关人员到会。开标前,市公正处人员对投标单位的资质进行了审查,确认所有投标文件均有效后正式开标。业主在评标之前组建了评标委员会,成员共8人,其中业主人员占5人,招标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1、发投标邀请函
2、发放招标文件
3、进行资格后审
4、召开投标质疑会议
5、组织现场勘察
6、接收投标文件
7、开标
8、确定中标单位
9、评标
10、发出中标通知书
11、签定施工合同
问题:1、招标活动中有哪些不当之处?
2、招标工作的内容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改正,并排出正确顺序。
参考答案:1、没有施工图,不得招标
2、标底具有唯一性
3、开标前投标单位的投标补充文件业主应该接受
4、公证处无权审查资质
5、专家组有问题。3人以上单数、业主的代表不能超过1/3
6、资格后审应放在唱标后
7、开标会应由招标人或者委托代理机构主持
排序:1、2、5、4、6、7、3、9、8、10、11
本文章来源于:高级项目培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