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曹老师的花园
曹老师的花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6
  • 关注人气:3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教版一上《雨点儿》(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2015-02-10 12:50:57)
标签:

育儿

分类: 小营教学实录

12《雨点儿》(第一课时)

(人教版语文第一册)

                                                       执教:杭州市小营小学    曹娟鹃

【教材分析】

《雨点儿》一文是继《阳光》后的又一篇较长的散文形式的课文,是一篇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有了雨水的滋润,才有草长花开的美丽景象。文本第一次出现了对话,语言生动优美、富有童趣,内容虽浅显易懂,但内蕴丰富:雨点儿要去帮助花草体现了互助的精神,透视着万事万物离不开雨水滋润的道理。由于童话浅显易懂、生动形象,从儿童的情感世界出发,所以学生特别喜欢。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已入学三个多月,学习了汉语拼音,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但读书时有拖音的现象,轻声读得较重,朗读能力有待于提高。他们年龄小,记忆力较强,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还较差,需要教师给学生一些句式进行练习。有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还较短,因此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的有效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 会认12个生字,会写“方”。

2、 在情境中理解“数不清”、“飘落”,读准“雨点儿”、“地方”等词。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雨点儿的可爱,享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数不清”、“飘落”,读准“雨点儿”、“地方”等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雨点儿的可爱,享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5分钟)

1、猜谜语。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放多媒体)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注意听,看谁听得最认真,猜得最准确:

千条线,万条线,

落到水里都不见。

板书:12、雨点儿(出示雨点儿图片)

2、和雨点儿打招呼,正音。

师:想和雨点儿交朋友吗?那就打打招呼吧!

师:如果我们把“点”和“儿”读得快一些,舌头卷起来,又轻又快,就更好听了,再来试试吧!

点是四点底。

(用孩子喜欢的猜谜语的方式导入,吸引孩子注意力。用打招呼的方式让孩子把“雨点儿”的儿化音读对,一方面让孩子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一方面让正音环节变得有趣。)

二、初读课文,读中感悟(5分钟)

1、讲故事。

师:同学们,关于雨点儿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呢,想听一听吗?

教师讲故事的方式把课文背给孩子听。

2、自由阅读课文(投影全文),读准字音,读通顺。

3、交流:检查标段号(词条:大雨点、小雨点)前面空两格开始自然段。

(用教师讲故事的方式把课文展现给同学们,可以增加孩子与课文的亲密感,帮助孩子认识不会的字,整体感受文章,大致明白节奏。接着让孩子自己去读一读,这样降低了难度。然后让孩子标上段落,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5分钟)

1、理解“云彩”、“数不清”、“飘落”等词语。

师:他们是从哪里来的?

生:云彩里。

师:(词条:云彩)偏旁三撇儿,前两天学过哪个字和彩很像。哪里不一样。菜的偏旁是什么,彩的偏旁是什么。菜的偏旁换成三撇儿就是彩。

(学生先说菜再出幻灯片,告诉孩子很多字可以用换偏旁的做法记住它。积累识字的办法。)

师:来和我们交朋友的不光是大雨点和小雨点儿呢,我们来数一数有多少雨点儿。

(课件慢慢呈现几颗雨点儿,然后快速出现很多雨点,让孩子去数,孩子们慢慢发现太多了,数不清有多少雨点儿,这样在情境中就理解了数不清。)

生:数不清。

师:听老师的要求,读“数”字要把舌头翘起来,“清”字是后鼻韵母。跟老师读一遍。数不清(数不清的雨点儿带读)

师:我们生活中还有数不清的什么呢?

(读数不清的雨点儿,句式:数不清的-----,教数的时候告诉同学们这是一个多音字,平时大家接触的都是读第四声“数学”。)

生:数不清头发。

生:数不清星星。

生:数不清树叶。

师:数不清的雨点儿是从云彩里……?

生:飘落。

师:能用手做做动作吗?

师:你看看他们的手都是怎么做的?

生:慢

师:如果拿石头能飘落吗?

师:很轻的东西很慢地落下来。

师:还有什么可以飘落下来呢?(-----飘落下来)

生:纸片。

生:雪花。

生:叶子。

师:是的,都是轻轻的东西慢慢落下来。那我们读的时候也读得柔一点,慢一点吧。

师:让我们看着雨点儿飘落时可爱的样子,加上动作再来读一读吧。

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雨点从哪儿,怎么样。

小松鼠从(树上)---。

亮亮从( 屋里 )-----。

(图片桃花) 桃花-----  (---从(  )-----)

小猴子从书上跳下来图片

自己说:----从(什么地方)怎么样

(这些词语先教孩子们读准字音,然后在情境中理解,这样方面孩子们记忆。让孩子做飘落的动作,理解飘落的东西都是轻轻地,慢慢地落下。给孩子一个句式,让孩子能说出数不清的什么和什么飘落下来。培养句子的感觉,养成语感。)

四、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10分钟)

师: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飘呀飘,飘到什么地方他们开始说悄悄话了?

生:半空中。

师:(词条:半空中)贴在哪里呢?

(贴的时候教师可以试着放在最上面,然后放在最下面,让孩子发现放错了,然后再放在中间,这样就理解了半空中是哪里。)

师:想知道他们说了什么吗?请你读读课文的2、3、4自然段。要求:读的时候把大雨点儿说的话直线,小雨点儿的话波浪线。

(黑板上大雨点边画直线,小雨点儿画波浪线,给孩子一个示范。)

屏幕显示不同雨点说的话,用不同颜色。

读课文的2、3、4自然段。要求:读的时候把大雨点儿说的话划一条直线,小雨点儿的话划两条直线。

师:喜欢哪个雨点就练谁说的话。比比谁读的好。评价。(问,有问号,读的语调)

小雨点儿是要去……大雨点要去……

(词条:没有花没有草)

师:“方”和“地”在一起时要读轻声。

生:“你呢?”

师:它想问什么?

生:你要到哪里去?

师:孩子们,现在我们就是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我们见面了,多高兴呀,现在,第一位同学当大雨点儿,一位同学当小雨点儿,其他读黑色字。

分角色扮演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加动作带头饰表演)

多种方式读第三自然段。

(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让孩子享受朗读的乐趣。体会不同角色的语气。)

师:试着背一背课文。

五、生字书写:方。(5分钟)

(生字指导的时候,让孩子注意笔顺。第三笔是横折钩,并且回到竖中线上钩。接着等所有孩子姿势做好再书空,防止有些孩子还没准备好有些孩子已经写完了的情况。问孩子们写的时候哪些要注意。接着老师补充,撇和横折钩不在同一条线,因此在下面画一条线,让孩子看出撇和横折钩的长短区别。)

六、作业设计。

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妈听。

 

 

 

 

板书设计:

                                     云彩

                     大雨点儿                 小雨点儿

半空中   

                    没有花没有草              有花有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