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义兴
(2017-07-03 10:11:38)
-
芜湖小吃分时令小吃与四季小吃,四季小吃又以卤鸭最为见长。说它最为见长,是因为卤鸭虽为街头小吃,但它完全可以登堂入室,成为正规宴会中的一道主菜。
当其角色为街头小吃时,除了卤鸭主体,常见品种还有鸭头、鸭舌、鸭脖、鸭掌、鸭翅、鸭肝、鸭肠、鸭肫、鸭血等。在这些花色品种中,尤以鸭血粉丝汤最为常见而且深受大众喜爱。
比鸭血粉丝汤更上一个档次的是老鸭汤泡锅巴,因为这种老鸭汤是带有鸭卤的汤,鸭子也是按卤鸭方式制作出来的,所以,这种意义上的老鸭汤还是应该属于卤鸭系列的。
六十岁以上的人都知道,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每到傍晚时分,只要老天不下雨,马义兴饭馆就会在其门口摆摊设点专卖老鸭汤泡锅巴,由于深受大众喜爱,顾客太多,所以常常要卖到半夜才能收摊。当年马义兴的老鸭汤用的就是卤好的盐水鸭。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大知道了,马义兴起家、扬名,最终成为著名的百年老店靠的就是盐水鸭。
清真马义兴饭馆创始人是马忠友(1881-1963),江苏泗洪县人,回民。光绪二十年(1894),十三岁的马忠友随父从洪泽湖之滨——江苏泗洪县来到芜湖,先在芜湖西内街卖大饼、马虎汤、“抓抓饭”,“抓抓饭”就是将饭和菜用手捏成一团,卖给黄包车夫及码头搬运工充饥的一种很便宜的食物。宣统二年(1910)迁至西花园后,主要是做卤鸭生意,并为回民同胞兼营宰杀鹅鸭的业务,逐渐形成特色经营。1918年迁至寺码头。1937年芜湖沦陷后,马忠友举家逃回到原籍,店铺交给堂弟马忠和管理。1938年到南京新市口重操旧业。一年后,马忠友一家再次回到芜湖,在四明路(现新芜路)重新开业,挂牌“清真马义兴饭馆”,除经营卤鸭外,还供应回民低档饭菜。1945年日本投降后,马忠友年事已高,便将饭店传给了儿子马维荣(1902-1996)经营。但他自己并没有闲着,而是在隔壁又开了一家“马同盛”香烛店,专营日用小百货,同时聘请大师傅梅开林在店门口兼营挂炉烤鸭。至此,马义兴的卤鸭子、白油板鸭、老鸭汤外加挂炉烤鸭,形成风味各异的马义兴“四鸭”,而且是长年旺销经久不衰。
马义兴的卤鸭子经盐爽、过水,再放进陈年老卤里烧沸,然后改用微火闷熟而成。出卤后,鸭皮白而油润鲜嫩异常,醇香四溢,食用时改刀装盘,是绝佳的饮酒佳肴。
挂炉烤鸭:鸭子从腋下开刀除脏,在沸水中使鸭体膨胀后,抹上饴糖、风干皮面,在烤炉中略烘取出,再将调料灌进肚膛,塞住肛门,而后再进烤炉,直至烤到皮面发红,肉皮发松,食时与麻油一起浇上,是著名的江南风味小吃。
马义兴1956年1月参加公私合营;1959年与“三义园”合并后归属芜湖市饮服公司,马维荣任经理。1996年,芜湖老城改造,94岁的马维荣在拆迁的前一天溘然长逝。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