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芜湖记忆
芜湖记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645
  • 关注人气:6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芜湖楚王城史话

(2017-05-31 12:00:28)
标签:

历史

分类: 古城古迹

楚王城位于芜湖县花桥境内,沿杨黄公路东北行约19公里即可到达。
    楚王城遗址,当地俗称“土皇城”。经过2000多年的沧桑,城廓依然存在,土筑城墙仍旧完整。整个城呈长方形,东西向长于南北向,面积近12万平方米。古城依山构筑,地势东高西低,四处城门旧址赫然在目。沿着城墙,秦砖汉瓦俯拾皆是;步入城内,唐钱宋瓷垂手可得。如果你再仔细寻找,一定会大吃一惊,其貌不扬的一座土城,竟然是一座地地道道的小型博物馆。在这里,你可以发现先民们打制的砍砸石器,磨制的石刀石斧,春秋铜镜,战国瓦当,楚国蚁鼻钱,汉代五铢币,以及方格纹、米筛纹、绳纹、蕉叶纹等多种纹饰的印纹硬陶、夹砂陶等,软陶陶器,你还会找到六朝青瓷、唐宋铜镜、明清青花瓷器。这里几乎包容了上下5000年,甚至是几万年乃至有人类以来的文物遗存,从生活用具到生产工具,从建筑构件到战争武器等。
    楚王城丰富的文物是长江流域古代文化摇篮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楚王城还是秦汉时期的芜湖县城。楚王城,古称鸠兹邑,是以鸠鸟为图腾的一支山越人的原始聚落。鸠是一种类似鸽子的鸟雀,近年江苏丹徒北上顶春秋时期吴王余昧墓中就出土一件青铜鸠杖,杖首上立有这种鸠鸟。鸠兹是因地势低洼鸠鸟云集而得名。鸠兹是春秋时期先后属吴、楚,号称“吴头楚尾”。据《左传》记载:“鲁襄公三年(公元前570年),楚子重伐吴,为简之师,克鸠兹,至于衡山。”表明当年在这里打了一场硬仗,衡山即今当涂县东北境(与江苏漂水接壤)的横山。从那以后,鸠兹一直史不绝书。
    春秋时期,楚国占据长江中游,吴国占有长江下游,鸠兹一仗,据史料反映是楚国首次伐吴。
    公元前594年,楚庄王派子反为帅,令尹子重围宋国达9个多月,宋将华元夜入楚军,劫持了子反,两国方才解和。回国后,子反想娶夏姬,被申公巫臣占了先,子反很不高兴。子重请封申、吕两地作为赏田,楚庄王也答应了他。可是巫臣却说:“申、吕两地乃北方屏障,不可轻易赏赐。”楚庄王想了想就改变了主意。子反、子重因此与巫臣结下了怨仇。到楚共王熊审即位后,子重、子反找碴杀了巫臣族弟,分其财产,巫臣因出使晋国才幸免于难。听到消息,巫臣写信给子重、子反说:“你们谗言事君,滥杀无辜,我一定要让你们疲于奔命而死。”过了两年,巫臣从晋跑到吴国,教吴军射箭防御,驾车布阵,吴国军事力量逐渐强大,在林立的诸侯中迅速崛起,并且开始伐楚,征巢攻徐……几乎南方所有原先楚属国都被吴国相继征服。自此,吴、楚二国结下了深仇。至公元前570年,终于爆发了楚伐吴的鸠兹之战,据史料反映,楚军乘舟驾车征讨,突然袭击,一举攻占鸠兹。进而挥师到达衡山。随即子重派大将邓廖组甲300,步兵3000深入吴国腹地,被吴军拦腰截击,楚军大败,连邓廖也被吴军生俘。战后楚军只剩组甲80,步兵300,损失可谓惨重。3日后,吴又伐楚,占领了驾邑。楚丢兵折将又失地,朝野上下纷纷指责子重,子重于是闷闷不乐,一病不起,没多久就呜呼哀哉。子反也在另一次战斗中失利丧生。
    当楚军占领鸠兹时,看到这里三面环水,一面岗丘,易守难攻,为巩固阵地,命兵士们围山筑城。地方志书上说其“因山创城,形势逶迤,门阙俨然”,“扼隘于此”,把它作为军事堡垒。此后,吴楚相互征战,为了加强边防实力,吴王诸樊(寿攀的长子)于公元前541年把都城迁到濑渚邑(今江苏高淳的固城)。传说现在楚王城内的雷山及南方的九女墩就是当年哨所——斥远,城南的九吴梯又叫跑马岭,是当年放哨传递信息的马道。甚至说楚平王东巡到过这里,后人才称其为楚王城。
    关于楚王城的名称来历,地方志书还有几种说法:一种说伍子胥在这里掘楚王墓而鞭其尸,吴王夫差就在这里的黄池盟会诸侯,当了霸主;一种说法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楚王关因罪遣发丹阳郡,在此筑城,一种说法是东晋时司马休之筑城抵御桓玄(字吴宝)的进攻。当地传说是:不知哪朝哪代,有个楚王在此筑城,原先筑的是石城,楚王一日得到一根宝鞭,可以呼风唤雨,搬山移水,威力无比。他见黄河决堤,遂决定从江南赶山堵黄害。夜间楚王匆匆赶起一座荒山,霎时间风助雷鸣,乌云翻滚,吓坏了楚王的九个女儿,九女听楚王临行前嘱咐回家,盼父心切,学起鸡叫,想让楚王早点回家,却不料破了楚王的神功。当行至楚王城宫时,山石碎裂,把楚王城压成废墟。楚王一气之下,铲了一锹土活埋了女儿们,女儿的墓就叫九女墩。
    史料记载与口碑传说中对楚王城的描述有两个共同点,一是与楚王有关,二是与战争有关。历史上,楚确实强大,春秋时楚敢以“欲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敢问鼎轻重。推翻秦王朝时,楚国势力也举足轻重。当时传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西楚霸王项羽在反秦抗汉斗争中所起的作用即是一证,以至兴楚风、立楚王、举楚旗、言称楚、风事冠之以楚,一时名重。楚王城因地处中江要津,历为举事重镇,据史书记载可查的发生在这一带的大小战争达百余次,无论魏晋六朝,隋唐五代,还是两宋元明,大小战事不断。清代,太平军石国忠部,李世贤与清军江浙提督邓绍良部数次在此交锋战伐,今楚王城外围有大营盘、二营盘、小营盘即当年太平军扎寨之所。战壕犹存,有的还可寻见太平军使用过的土造子弹。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鸠兹邑设立芜湖县,因“蓄水不深而生芜藻”得名芜湖。随着历史变迁,芜湖县城由水阳江走向青弋江,又走向长江,虽几次迁徙,但起根发脉还得从楚王城说起。还有人认为,三国孙吴迁走芜湖县城后,又在楚王城设立督农校尉官,抓农田开发,兴屯田养兵,一时未衰。
    楚王城是我县一处宝贵的文化遗址。

    (谢小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