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芜湖记忆
芜湖记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645
  • 关注人气:6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庭坚的芜湖情结

(2017-05-06 09:00:31)
标签:

历史

收藏

文化

旅游

分类: 文化民俗

黄庭坚的芜湖情结  李幼谦/文  秦宏/图

 

    在中央电视台四套9月11日播放的《诗意芜湖》里,特别提到了北宋的黄庭坚与他的诗歌及书法:“……黄庭坚在芜湖生活了两年多,留下三处读书遗迹,分别是赤铸山、赭山广济寺侧的桧轩,以及江口之滨的东退庵。如今,在桧轩内,还留有黄庭坚的石刻造像。2010年6月,黄庭坚的书法名作《砥柱铭》经过了70轮竞价,以4.368亿元的天价,创下中国艺术品成交价的世界纪录!”

 

    这个与苏轼齐名的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不是芜湖人,也没在芜湖当过官,为何专门为芜湖写诗?爱上芜湖,源自于他一次仕途的困顿。

 

    黄庭坚为何到芜湖来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公元1045年岁次乙酉六月十二日,出生于宋代的洪州分宁县(即今江西九江修水县)双井村明月湾。他家可谓书香门第,仅在北宋科举中就取得过“十龙及第”的荣耀,在进士出身的父亲及一代闻人的舅父栽培下,英宗治平四年(1067)中进士,始任叶县县尉,后任太和县知县。有机会参加四京学官考试时,文字漂亮,文章优秀,由此担任了北京国子监教授。苏轼看到他的诗文,也称赞其超凡绝尘。

 

    哲宗即位后,让黄庭坚为校书郎,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皇帝工作生活大事记的主笔)。过了一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提拔为起居舍人(皇帝的机要文字秘书),母丧丧服解除后,又任了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

 

    宋绍圣元年(1094),黄庭坚出任宣州知府。俗话说“伴君如伴虎”,终于出了京城,带着一家老小,高高兴兴赴任去。谁知他前脚刚走,后面就有奸相章惇等陷害,弹劾他在纂修《神宗实录》时“修先帝《实录》类多附会奸言,诋斥熙宁以来政事”,“修实录多处不实”,皇帝不辨好歹,派人飞马宣旨,要他停职待查。正行至途中,携家带口,进退两难,情知是新党用事,对他进行诬告,心情怎不忧郁?遂登陆上岸,到芜湖来了。

 

    行不多远,就看见了建于东晋的吉祥寺,南唐的开国皇帝烈祖李昪,曾在此隐匿,果然气象万千:北至范罗山,东接街市边,上有鹤儿山,层筑楼殿;下有中江塔,临水滨江。山上有“雄观江声”禅堂,还有一块响石,人立其旁,可以听见江涛阵阵,声若雷鸣,连僧人洗菜淘米的地方,也形成了寺码头。寺庙两翼分别修建了东退庵与西退庵。

 

    历史厚重,建筑雄伟,风景壮丽,滚滚长江开阔了黄庭坚的心胸,且把烦恼丢一边,借了东退庵两间房屋,暂时住了下来,还专门为此写了《芜湖县吉祥禅院记》文章。后来,就因为黄庭坚住过,那里也被称之为“黄山禅院”,明代改建后,还建立了观澜亭与中江塔、东岳庙等,寺以人名,可以说沾了黄庭坚的光。

 

    黄庭坚在芜湖的诗意生活 

 

    黄庭坚的诗词文章书法都好,诗奇崛,词豪迈,文潇洒,书法也妙,他自我介绍道:“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鼎鼎有名的诗人与书法家来到芜湖,不能不引起轰动,文人雅士纷纷前去拜访。从他们那里,得知吉祥寺藏有书法佳作,借来一观,原来是苏轼作的《吉祥寺赏牡丹》诗一首:“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因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书绝诗也绝,一时兴起,黄庭坚在诗后题跋,倾倒众人,拍案叫好:“苏门四学士”之一,书法“宋四家”之一,果然名不虚传。但是,此事在别处的记载为“元符三年(1100)五月,山谷被起用的探亲途中,见到了苏东坡的《寒食诗帖》,亲笔在上面加跋,成为中国书法的一帖双璧”。时间、地点、篇名都迥然不同,是他题跋两处?还是芜湖记载有误?

 

    但是,我们从史料中可以得知,不久方丈就将这合璧的墨宝刻石保存,清初著名画家萧云从又根据此创作了《苏东坡吉祥寺看花诗图》,编进《太平山水图》中,收入《芥子园画谱》里。清代诗人黄钺还专门写了《于湖竹枝词》之二十七记载:“东承天院有苏书,三馆曾搜蔡所储。七百年来方丈改,不知何处是精庐。”看来,一帖双璧之事的确发生在江城,正如汪应泽先生所说:“此段轶事应该成为芜湖文化史上的佳话。”

 

    黄庭坚在赤铸山居住的时候,尽管清泉涌流,青山叠翠,寒冷的冬天却实在难熬,从他写下的诗可以看出:“读书在赤铸,风雪弥青萝。汲绠愁冰断,村醅怯路蹉。玉峰凝万象,绿萼绕群螺。古剑摩空宇,寒光启太阿。”天寒地冻,取水沽酒都困难,但是山上玉峰耸立,山下绿树围绕,干将莫邪铸剑的壮举激励着他,依然带给黄庭坚出仕的希望,他与文人在广济寺九华行宫旁的桧轩读书作诗,开窗面对一棵青翠的桧轩,好友郭祥正脱口吟诵出“青幢碧盖俨天成,湿翠濛濛滴画楹”。黄庭坚深有所动,心想不能为国为民效力,也能以诗书为文苑添彩吧,于是说,不如将桧轩改为“滴翠轩”。

 

    郭祥正为其引进芜湖名士韦许,三人经常出游,黄庭坚在玩鞭亭,也写下了诗歌:“除地诛茅县左偏,三山一碧正当前。舍人为写湖阴曲,禅伯请题域上篇。帐下劲兵缠象魏,枥中飞骑控巴   。至令亭竹根延蔓,尚想当时七宝鞭。”可见,他的诗词的书卷气浓厚,人文意象密集、声律奇峭、章法曲折,就因为他自号山谷道人,在中国诗史里,“山谷体”诗歌赫赫有名,其诗文集《山古内外集》《山谷别集》《豫章黄先生文集》《山谷琴趣外篇》《豫章黄先生词》等深受后人推崇,著作流传日本,对日本的汉文学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江西诗派鼻祖”更是当之无愧的称号。

 

    他的书法更是了得,留下了《松风阁诗》《黄州寒食诗跋》,草书《廉颇蔺相如传》等等书迹都是国宝。在芜湖期间,他还为县南丹阳乡石氏父子题刻了两道墓碑,如果今人够找到拓下,当是最好的碑帖。最出名的当属他书写魏征的《砥柱铭》,这卷现存最长的大字行楷近600字,加上历代题跋,总长为1445公分,在今年6月3日保利春拍夜场中,总成交价达到了4.368亿元,诞生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这卷书法风格独特,与他晚年的几件基准作品略有差异,一度被人以为是赝品,但历经大藏家王厚之、贾似道、项元汴等人的收藏鉴定,可以作为旁证。贾似道是奸臣,在芜湖澛港的抗蒙战役中当了逃兵,但他古玩知识丰富,是南宋著名收藏家,一度权倾朝野,巧取豪夺书画,谁敢欺他?此卷从南宋初到清末的题跋长达621公分,最早题跋的在黄庭坚离世不到半个世纪,保存有他的八世孙及族人题跋,不但肯定了此卷为真迹,也提供了这是其早年书风的观点。这个“早年”,据专家考证,写于1095年前后,这段时间,正是他在芜湖的逗留时间。黄庭坚是1094年受命出任宣州知府的,才出京就遭陷害,于是停职待查,寓居芜湖,直到他受命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也是翌年底。所以,笔者推测,这一惊世之作是在芜湖写的。停职待查期间,既有等待判决的惴惴不安, 又有“无官一身轻” 的闲暇,与他晚期的书法有点偏差很自然。如果真是在1095年后写的,经过芜湖锦绣风光陶冶了他的性情,通过与芜湖文人结交丰富了感情,书法作品里,含有一份水乡情韵更自然。

 

    传说中黄庭坚是芜湖女转世

 

    黄庭坚是孝子:二十四孝里“涤亲溺器”记录的就是他的孝举:说他从小就为母亲倒洗马桶,当了朝廷命官,也不用奴仆动手,每天亲自操劳此事。母亲生病,他衣不解带地侍奉,直到养老送终。连苏东坡也赞叹他:“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

 

    他不仅孝顺自己母亲,还另外奉养了一个老妇,据说是他前世的亲娘。这不是芜湖人的谣传,而是出自于黄庭坚家乡的《修水县志》,在一些古人笔记之中也有见闻。

 

    传说他26岁在黄州做官,衙门在芜湖,午睡做梦,来到乡村,见一个老太在家门前祷告,供桌上的芹菜面他端起来吃了,在衙门里醒来,嘴里还有芹菜香味。第二天旧梦依然,起身循着梦中道路找去,居然看见梦中房子与老人,老妇说她26年前死了女儿,到女儿的忌日供上她生前喜欢吃的芹菜面,在门口叫她回来享用。黄庭坚想,昨天是自己26岁的生日,难道如此巧合?姑娘生前的闺房他很熟悉,那家人都找不到的大柜钥匙,他居然找到了早已经丢失的钥匙,打开柜子,发现许多文稿,都是每次科举考试写的文章,于是明白那姑娘是他的前生,老太太便是他前世的亲娘,跪地认母,奉养终身。在府衙后园种植了竹子,修建了亭子,取名为“滴翠轩”,亭中有黄庭坚的石碑刻像,他自像赞说:“似僧有发,似俗脱尘。作梦中梦,悟身外身。”那就是对自己转世的感想。清代的袁枚读过这故事后专门题诗,留下一句千古名言:“书到今生读已迟。”那意思就是说,黄庭坚这样的大文学家前世就饱读诗书了,那么我们现在也应该为后世读书。

 

    有意思的是,芜湖“宋属宣州,后属江南路(后为江南东路)太平州”,他想到太平为官,就是想再回到芜湖来呀。崇宁元年(1102)四月,黄庭坚终于接到太平知州任命,两个月,就马不停蹄地来上任。可惜,天不遂人愿,太平知州只当了九天,吏部公文下来就免去了职务。因为他又受到“幸灾谤国”的诬告,被“除名羁营宜州”(今广西省宜山县),崇宁四年(1105)九月三十日病逝于破败的戍楼,终年六十一岁。


黄庭坚石刻像

黄庭坚的芜湖情结


滴翠轩遗址在今日广济寺旁的玉佛楼
黄庭坚的芜湖情结

黄庭坚的芜湖情结

黄庭坚的芜湖情结

黄庭坚的芜湖情结

黄庭坚的芜湖情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