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厉害了我的大芜湖!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隍庙原来在这里!!!

(2017-05-03 08:32:15)
标签:

收藏

图片

文化

历史

情感

分类: 古城古迹
一提起城隍庙,很多人想起上海的城隍庙。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中国最早的城隍庙却在芜湖,正是这座始建于公元239年的城隍庙,在后世1700余年让中国形成了独特的城隍文化,故有“芜湖城隍,天下第一”之称。厉害了我的大芜湖!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隍庙原来在这里!!!

中国最早的城隍庙建于芜湖

城隍庙是用来祭祀城隍神的庙宇,是古代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城隍产生于古代祭祀而经道教演衍的地方守护神。其中“城”指城墙,“隍”指城壕(护城河)。“城隍”一词连用,最早出自东汉班固(32-92)的《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起苑圃,以备制度。”宋朝以后,各地奉祀城隍神之风盛行,各府州县大多数都修建了城隍庙,拜祭城隍列入国家祀典之中。各级官员在赴任时,都要到城隍神前宣誓就职祭拜,以取得保佑。

据《辞海》“城隍”条目中记载:“最早见于记载的为芜湖城隍,建于三国吴赤乌二年(239)”。这一记载来源于宋代赵与时的《宾退录》。

”赵与时(1174—1231),字行之,一字德行。南宋末年人,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其所作《宾退录》被后人誉为“宋人笔记中的上乘之作。”

《宾退录》卷八部分有关于芜湖城隍的介绍:“芜湖城隍祠,建于吴赤乌二年,高齐慕容俨、梁武陵王祀城隍神,皆书于史,则又不独唐而已。”

在1700多年的历史中,芜湖城隍庙对后世各地的城隍庙影响极大,最终形成中国特有的城隍文化现象。
厉害了我的大芜湖!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隍庙原来在这里!!!

图为民国时期日军军用明信片上的芜湖城隍庙
几经修复的芜湖城隍庙

芜湖城隍庙,不仅历史悠久,也是芜湖古迹之一,经过历朝换代,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几经损毁,又几经复建。

据民国八年《芜湖县志》记载:城隍庙在县治东。后因兵燹被毁。明洪武初年,知县杨偁“立城隍祠”。永乐八年(1410年)县丞周宗溥重修。成化间(1465—1487年)知县陈源增两廊、前门,规模始壮。万历初年,城隍庙再次被毁。十二年(1584年),因筑城时被束缩的芜湖学宫迁徙至城隍庙废址。十九年(1591),学宫回归原址。天启六年(1626年),知县雷起龙复修城隍庙。清康熙间(1662—1722年)邑人俞廷谨暨子亮臣,先后捐修。乾隆十四年(1749年)邑众与徽人合资新葺,阅五载告竣,殿庑肖像咸完美焉。五十五年(1790年)大殿前添建卷篷三楹,内速报司旧为邑人许传忠造。咸丰间(1851—1861年)毁,光绪六年(1880年)邑人胡毓英、何义彰、程乃封、王荣和甘嗣、彭永淇等募捐重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商民醵赀重修。
厉害了我的大芜湖!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隍庙原来在这里!!!
图为民国八年《芜湖县志》中关于“城隍庙”的记载

在抗日战争初期,遭到敌机轰炸,有部分的损坏。在沦陷期间,又修理一次,以至如今。这些修建经费,出于捐献与劝募。
图为1937年芜湖沦陷后,城隍庙被日寇轰炸后的惨况

1949年芜湖解放后,二野部队临时的驻过几次。至夏季,即有市公安第三大队进驻。两年后,由巢湖专署大队部进驻,后又改为芜专大队部。1962年年底,大队部迁走,由芜湖地委指归专属教育局使用。后来为解决专区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地,遂交由芜湖专区文化局使用。1963年改建皖南大戏院(后改皖南影剧院)。

芜湖城隍庙建筑

芜湖当年的城隍庙,气势恢宏,它与县衙一样,坐北朝南,正对青弋江,庙基由大方石砌成,很高的石阶在门前伸开,气势非凡。

城隍庙内房屋建筑共计:正殿两座,前后四十三间房屋,还有厢房两间。其中正殿为第二进大殿一座、第三进正殿一座;房屋为第一进万年台和大门,共楼上下十间、两边偏殿屋共十二间、第四进楼房上下六间,东边偏殿六间,火帝殿三间、前进西边住屋三间、后进客厅三间及前后进住屋二间厢房。

《芜湖县志•庙祀志》中附《明洪武封城隍文》,对芜湖城隍曾赞誉道:“芜湖县城隍之神,聪明正直,圣不可知,固有超于高城深池之表者。”

当年,芜湖城隍庙前有宽大匾额“江东首邑,城隍灵祠”, 三进庙宇廊檐下的石柱上,均刻有楹联:


“为善必昌,不是不昌,祖上有余殃,殃尽必昌;为恶必亡,不是不亡,祖上有余德,德尽乃亡。”

“欺己即欺天,亏心事难逃鉴察;有因必有果,到头时不爽毫厘。”


这些楹联警句,不仅诠释了人间善恶“因果相报”的哲理,同时也增添了城隍文化的内涵。



城隍庙中的芜湖传统习俗
厉害了我的大芜湖!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隍庙原来在这里!!!
芜湖很多传统的重要节庆活动,也与城隍庙有关。据《芜湖县志•风俗》中记载:“下元,有司祭厉坛于北郊,迎城隍神以主之俗,曰神于此时收厉鬼也。观者亦众,人皆墓祭,略如清明。”

“五月初一出城隍会,杂扮神鬼舁神,巡游街市,至金马门外行宫为止。相传旧城隍庙基址让为学基,至是各班工匠于金马门外,先期搭盖行宫,留驻神像,演戏十余日,至六月初一日,复舁返原庙。又,大城隍会,每十年出一次”。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时,城隍庙一带最为热闹。龙灯出游时,前面有锣鼓手吹奏江南丝竹,接着便有一队女孩子挑花担,还有走旱船、踩高跷、渔翁擒蚌精等。特别的还有晚间偷城隍庙子孙灯。传说偷到一盏灯即生贵子,因此妇女们去偷,也有家属代偷。

这些传统的习俗,也使得城隍庙成为芜湖人心中最富地方特色的文化。

(来源:芜湖市档案局官方微信芜湖档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