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芜湖百年历史建筑复活计划——英驻芜领事署

(2017-04-13 08:52:01)
标签:

历史

分类: 近代建筑
芜湖百年历史建筑复活计划——英驻芜领事署
 
l
 
http://wh.house365.com/d0t1l2p3/7000000/2013/03/14/112659/07.jpg

    英驻芜领事署旧址坐落在风景如画的范罗山和雨耕山上,由英驻芜领事署旧址、总税务司公所旧址、洋员帮办楼旧址三个单体构成。
    领事署建于1877年2月,为英国建筑师设计,原设计图曾在绢上绘制,设计十分精巧。东、西、南三面均有拱券回廊,廊柱挺拔、圆券清秀,配以石砌基座、白色廊石柱和连续拱券,拱顶夹砌青砖,色彩搭配协调柔和。大楼之间为八角形大厅,大厅两边各有两间办公用房,皆有壁炉。整个建筑比例适当,造型庄重典雅,在建筑施工质量和内外装修均属上乘,是安徽省最早的、至今保存最好的外国领事馆之一。
    领事署建筑在我省留存极少,它延续了建筑文化之脉络,建筑设计中采用了中西建筑文化共存手法,是江城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碰撞的产物,是古今建筑过度时期之产物,是芜湖步入近代化的足印,是回顾历史的实物史料。上世纪九十年代及2004年、2007年,曾多次进行保护性维修,现保存完好。
    现英驻芜领事署旧址由市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进行整体的维修。维修后将作为范罗山民间收藏园对外开放。
    2004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单体建筑名称
建筑面积(平方米)
建筑类型
建造时间
产权(使用)单位
地点
保存状况
英驻芜领事署 932.20 办公楼 1877 市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范罗山 较好


芜湖近代建筑

 (英驻芜湖领事馆旧址,清至民国,安徽芜湖,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烟台条约签订后的次年(1877年),英国即开始在芜湖市区的范罗山建造英式风格的领事馆建筑群,到民国初年陆续完成。目前共存三座建筑,分别是驻芜领事署、洋员帮办楼及总税务司公所旧址,从山顶至半山腰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近年来已修葺一新。

芜湖近代建筑

芜湖近代建筑
(建于晚晴光绪年间的英驻芜领事署旧址) 

英驻芜领事署旧址建于1877年,为东、南、西三面出廊的券廊式建筑,或曰殖民地外廊式。此风格结构轻巧,便于通风,始于炎热的东南亚英属殖民地,后传播到闽粤沿海尚可,但其实不适合长江流域寒冷的冬季,于是在上海外滩首先被淘汰。芜湖这座领事署为两层砖木结构,已青砖为底,红砖装饰,平面方正,立面端庄且富于变化,既有近代建筑的科学理性,又不失外廊式样的审美趣味。四面屋顶都有略带巴洛克券式风格的老虎窗,也增加了形象的灵活性。这是英国领事署的主要办公楼,位于山顶,但由于常年树木遮挡,未必能一览芜湖市区及江景。

芜湖近代建筑

芜湖近代建筑
洋员帮办楼位于东侧山腰,建于20世纪初,也是三面出廊的券廊式建筑,共为两层,目前粉刷为白色,据说以前也是红砖所砌,屋顶为四面坡顶。连续均等的拱券颇具韵律,二层栏杆为木质,不同于领事署旧址的石质栏杆。此处当年应为洋员办公之所。

芜湖近代建筑
西侧山腰还有一处总税务司公所旧址,结构更为简单,是建于民国初年的外廊式建筑,没有拱券结构,线条较为僵直。也是四坡屋顶但出老虎窗,看来新修不久,倒有三三两两的芜湖年轻人来此游玩拍照。作为总税务司办公地点,其职能应与海关密切结合。英国在芜湖的一系列行政机构是为其经济殖民服务的,但客观上也促成了这座城市的近代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