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一题多变”
(2017-02-24 12:45:12)分类: 开题报告 |
高陵区2016-2017年度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时间:2017年2月22日
立项号 |
|
课题名称 |
数学课堂教学中“一题多变”的训练策略研究 |
负责人 |
刘媛媛 |
所在单位 |
西安市高陵区姬家朝李小学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背景:一题多解,指对同一数学问题的结论可以由多种途径获得,就是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运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运算过程,解答同一道数学问题,它属于解题的策略问题。从传授知识变到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从注重让学生“学会”书本知识转变到注重让学生“会学”知识,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进取精神,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意义:一题多变,不但能诱发学生的解题欲望,激发求知欲,调动积极性,而且又能训练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不仅仅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分析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有效的培养和开发。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关键词:一题多变 研究对象:四、五、六年级学生 研究方向和角度: 2、训练策略:就是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运用各种方法、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创造学习。在学生形成初步知识和技能后加以应用,以其来加深和巩固已获知识,数学课堂的“一题多变”,既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又能深刻体会数学思想的核心作用,提高数学能力。通俗地说,课堂教学中一题多变的训练策略是通过一系列的针对学生实际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能力上有提高。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12—2017.1)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课题组,明确研究目标和任务,开展前期研究。 主要工作包括: (1)成立课题组,明确研究思路,研究实施方案,制定实施计划; (2)查阅相关资料,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研究水平; (3)深入开展教学状况调查,观察课堂教学实况,研讨“一题多变”案例。 第二阶段:过程研究阶段(2016.2—2017.10 )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围绕研究目标开展研究,细化研究过程,逐步形成课题研究成果。 主要工作包括: (1)分析处理调查资料,形成数学学科课堂教学现状分析报告;通过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成绩的现状和变化,对不同教学方式的优缺点做好记录,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深入进行教学调查与课堂观察,组织“一题多变”研讨、交流和展示活动;探讨各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深入了解老师的教学习惯和心理倾向,使课题研究的过程同时成为指导教学的过程。 (3)着重研究平时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发现不足和缺憾,着力通过数学变式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来加以克服,观察克服的程度,再加以改进,总结经验,试图发现一种科学的教学体系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4)给出不同条件时如何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能以不变应万变,把握数学知识的核心部分,提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7. 10—2017.11) 本阶段的重点工作是对本课题研究进行改进、调整和完善,并进行全面总结,推出课题研究成果。 主要工作包括: (1)总结、梳理、汇编“一题多变”教学研究成果。 (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提出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的建议。 (3)参加经验交流,展示研究成果。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通过一题多变的形式,让题目进行变化,以简单题入手由浅入深,使大部分学生对当堂课内容产生兴趣。在习题课中,把较难题改成多变题目,让学生找到突破口,对难题也产生兴趣。 1、构建一个操作性较强,可在一定范围内推广的有效教育模式。 2、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进一步开发,个性得到进一步张扬,人格得到进一步完善。 3、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及相关前期准备工作。 4、在研究过程中,对一些可行性较强的研究方法及典型事例,及时总结。 5、最后,在总结结题阶段,对前期的研究进行反思总结,形成结题报告,并以论文的形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