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EDI水处理技术及其工作原理

(2013-03-15 11:21:17)
标签:

edi水处理技术

工作原理

分类: 技术资料

  edi超纯水处理技术及其工作原理

  EDI水处理技术被称为:填充床电渗析又称电脱离子法(Electrode ionization),简称EDI,主要替代传统的离子交换混床来生产高纯水。

  比如在半导体行业中,EDI高纯水设备水处理技术除了可以连续运行,供给16兆欧以上的纯水,更可以将普通混床难以去除的硅、硼离子处理到ppb级水平。

http://www.shihanshui.cn/d/file/news/zl/2013-03-14/4534ec59144925654a73788952878654.jpg

  EDI膜堆是由夹在两个电极之间一定对数的单元组成。在每个单元内有两类不同的室:待除盐的淡水室和收集所除去杂质离子的浓水室。淡水室中用混匀的阳、阴离子交换树脂填满,这些树脂位于两个膜之间:只允许阳离子透过的阳离子交换膜及只允许阴离子透过的阴离子交换膜。

  树脂床利用加在室两端的直流电进行连续地再生,电压使进水中的水分子分解成 H+及OH-,水中的这些离子受相应电极的吸引,穿过阳、阴离子交换树脂向所对应膜的方向迁移,当这些离子透过交换膜进入浓室后,H+和OH-结合成水。这种H+和OH-的产生及迁移正是树脂得以实现连续再生的机理。

  当进水中的Na+及Cl-等杂质离子吸咐到相应的离子交换树脂上时,这些杂质离子就会发生象普通混床内一样的离子交换反应,并相应地置换出H+及OH-。一旦在离子交换树脂内的杂质离子也加入到H+及OH-向交换膜方向的迁移,这些离子将连续地穿过树脂直至透过交换膜而进入浓水室。这些杂质离子由于相邻隔室交换膜的阻挡作用而不能向对应电极的方向进一步地迁移,因此杂质离子得以集中到浓水室中,然后可将这种含有杂质离子的浓水排出膜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