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年级语文试卷

(2013-05-03 17:05:10)
标签:

教育

分类: 期末试卷

七年级语文试卷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总分

得分

 

 

 

 

亲爱的同学,又到了展示你才华的时刻了,相信你平日的汗水定会在这里收获到累累硕果。

温馨提示:本试卷共8页,23题,总分120分,其中卷面分5。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请你仔细读题,认真规范答题。

 

 

第一部分

(1-620)

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虫zhì) qìng   笑(shàn   倜傥tǎng

B(gèn)    (kàng)     痛(chì)   (jìn)

C.污(huì)    (chuò)    (fú)      徨(páng

D.哽yè)   然(mò)     (cī)      (chuà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鞠躬尽瘁    相得益彰    砭骨    深邃

B.毛骨竦然    人声鼎沸    怂恿    阴霾

C.疲惫不堪    叱咤风云    慷概    沟壑

D.眈眈相向    坚如般石    窥伺    晦暗

3.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它和人面对面地相(看)着。

B.我也怅然(不愉快的样子)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C.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瘦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的冰雪荒原。

D.第二天,我向午(下午)才起来。

4.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李杜诗篇万口传”中的“李杜”是指李白、杜甫。

B.“老旦”是指戏曲中扮演老年男子的角色。

C.《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

D.安徒生是丹麦作家,被世人称为“世界童话之王”。

5根据课文原句填空 (8)

1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2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3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4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5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6                       ,地维绝。(《共工怒触不周山》)

7弃其杖,                    。(《夸父逐日》)  

8)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6.学校要举行一个读书活动,特邀你给大家推荐一部名著,写一段不超过100字的推荐语。4分)

(备选书目:《童年》《昆虫记》《繁星》《春水》《伊索寓言》)

答:                                                                          

                                                                         

                                                                        

第二部分(7--2045)

(一)(16分)

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思。(4分)

⑴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

⑵出郭相扶将    郭:

⑶策勋十二转     策:

⑷著我旧时裳     著:

8.用课文原句填空。(4分)

①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                                                 

②写木兰辞官不就,突出她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格的句子是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句话。(4分)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答:                                                                         

②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答:                                                                         

10.画线的第二句是什么描写?表现木兰什么特点?(4分)

答:                                                                          


(二)(14分)

1℃值多少钱

天气预报所指的气温是指在离地面 1.5高度的位置上所观测的气温,以表示。

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环境温度升降1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候变化1,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暖,还跟经济盛衰、经商成败有关。

美国气象学家对全球平均气温变化1的评价是:气温上升1,经济效益也跟着上升;气温下降1,经济效益也跟着下降。世界平均气温下降1,全球产值就减少70亿美元。

                                    据估计,农业生产区气温每下降1,就会减少一周(7天)的生长季。美国达尔奇教授认为:若全球气温比20世纪70年代平均气温下降1时,玉米在全球的60%地区增加收成2100万美元;棉花在全球范围内歉收,损失约22亿美元水稻65%地区损失9.56亿美元森林产品在前苏联时期损失13.83亿美元。

中国气候学家张家诚研究论述了若气温升降1,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气温变化1时,中国华南因全年的日平均气温基本上大于10,故积温变化为365,这可种植三茬作物,相当于每一茬作物有122的积温变化。据测试,气温变化1,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一个熟级。每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10%,意即气温上升或下降1,粮食产量均具有增产或减产10%的潜力。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若当年平均气温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200亿至300亿斤。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斤。

经济学家发现,酷夏可激发人们消费热。若夏季平均气温偏高1,则35以上的高温天数就会飙升,空调器、电风扇、纸扇、冷饮、啤酒等销售量就会成倍增多,商家个个无不拍手称快。

德国刑侦专家研究发现:每年3月犯罪率开始上升,到78月可达顶峰,9月开始下降。统计分析:每当气温升高1,犯罪率上升15%,气温达37,碰到红灯待停时间长,司机间争吵比气温32时,高出达30%以上。

混凝土浇灌工程,务必严格按照每天气温来安排,夏天不超过28,冬天不能低于零下5,否则,会出现影响工程质量问题,百年大计可能毁于一旦。

气温变化1与人的死亡有关。如上海市在炎热日(≥34以上),夜间气温每升高1,死亡增加8人;午后每升高1,死亡增加10人。广州市炎热日最高气温的时候,每升高1,死亡增加2.3人;炎热日最低气温每升高1,死亡增加1.5人。

 

11.结合全文说说气温变化1会带来哪些影响?(3分)

                                                                                          

12.联系上下文,将第④段空白处需要补充的内容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

                                                                                          

13.文章的标题妙在何处?(3分)

                                                                                        

14. 第⑦段画线句综合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分)

                                                                                             

15. 第⑥段中的“飙升”一词换为“上升”好不好?为什么?(3分)

                                                                           

 

(三)(15分)

汤姆的午餐

在加利福尼亚州某中学有一个班,

学生顽劣异常。

    刚从大学毕业的露茜主动请缨,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校长问她:“你知道你正在要求的是什么吗?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位老师能够管得住这个班的学生呢!”露茜注视着校长,坚定地说:“如果您同意的话,我愿意接受这个挑战。”

    第二天早上,露茜就站在了这个班的学生面前。她说:“淘气包们,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了。我知道,想让你们每个人都很优秀,仅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办不到的,我必须依靠你们的帮助!”

    坐在最后一排的是一个又高又壮的男孩,同学们都叫他“大个子汤姆”。他听露茜老师说到这里,就低声对他的同桌说:“嘻嘻,我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就能把小个子汤米揍扁。”

    露茜老师笑了笑,说:“不过,我将允许你们自己制定班规,并将你们的创意写在黑板上。”学生们很兴奋,不一会儿,就在黑板上列出了10条班规。然后,露茜老师就“若违反这些班规该如何处治”向学生们征询意见。汤姆站起来说:“如果谁违反了班规,他就应该脱掉衣服,让您在他的后背上打10木板!”早已习惯了恶作剧的学生们自然是一呼百应。

    在接下来的两三天里,一切都很平静。但是到了第四天中午,汤姆却在教室里暴怒了,原因是他的午餐竟然被人偷吃了!此事涉嫌“偷窃”,露茜老师立刻就此事展开了调查。事情很快便水落石出:是小个子汤米偷吃了。汤米也承认确实是他拿走了汤姆的午餐。于是,露茜老师就问他:“你知道你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吗?”汤米眼含泪花,点了点头。

    汤米这几天穿的是一件厚厚的外衣,他向露茜老师乞求说:“我有错,我愿意接受惩罚,但是,请不要让我脱掉外套。”还没等露茜老师开口,汤姆就气势汹汹地命令道:“你必须脱掉你的外套!”没办法,小家伙开始动手解他身上穿的那件旧外套的扣子。当他脱下外套的时候,露茜老师看见他没有穿衬衫。更糟糕的是,她看见那件外套里面隐藏的竟然是一个极其虚弱和干瘦的躯体。

    露茜老师问汤米为什么不穿件衬衫。小个子汤米回答:“我爸爸死了,我们家非常穷。我只有一件衬衫,可妈妈今天把它洗了。”

    露茜老师站在讲台上,看着这个脊骨和肋骨都从皮肤底下凸出来的后背,她实在不忍心将那根硬硬的木板打在这样一个后背上。但是,她知道她必须执行对他的惩罚,否则,孩子们今后将不会再去遵守那些班规。因此,她狠了狠心,扬起了手中的木板。

    就在这时,原本气急败坏的汤姆再次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问老师:“班规里有没有说别人不能替犯错者挨打?”露茜老师想了一想,说:“没有。”

    汤姆说:“那好,我愿意替汤米接受惩罚。”说着,他脱掉了外衣,冲老师弯下腰来。

    “你有没有搞错?他吃了你的午餐啊!”“嗯,我知道,可他实在太弱小了……”大个子汤姆轻声说。

    露茜老师心里百味杂陈,但她还是打在了那个结实的后背上。一下,二下……教室里寂静得只能听到木板发出的“叭、叭”声。尽管露茜老师竭力控制着自己打下去的力气,但打到第五下的时候,那根旧木板突然从中间断成两截。

露茜老师再也忍不住了,把脸埋进她的手掌心里哭了。哭着哭着,她听到教室里一阵骚乱,抬起头,她发现所有学生都在用手抹眼泪,而且她的面前竟然多了几个脱掉了上衣的后背!

“你们都是好样的!”露茜老师显然被眼前的一幕感动了,“从今天这件事上我发现,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是优秀的,我们的班级也很快会进入优秀之列!”全班同学都含着热泪鼓起掌来。

   

16.请用一句话概述小说的高潮部分。(3分)

答:                                                                          

17.读划线句子“露茜老师心里百味杂陈”,结合上下文,揣摩露西老师此刻心里想到了什么?(3分)

答:                                                                          

18.划线句子“教室里寂静得只能听到木板发出的‘叭、叭’声”,这属于什么描写方式?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9.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并简述其性格特征。(3分)

答:                                                                          

20.露西老师说“我们的班级也很快会进入优秀之列”,她的自信来自哪里?(3分)

答:                                                                          

第三部分

(2150)

21根据要求作文。(50分)

题目:穿越

要求: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凡涉及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英文大写字母ABC……代替;不得抄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