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操作法
(2013-03-17 19:48:51)读“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操作法”有感
操作法是幼儿通过亲自运用直观教具和活动物品材料,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方法。如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计数,亲手拨动玩具钟盘上的长、短针,以获得关于正点、半点的概念等。操作法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幼儿在头脑中构建初步数学概念的起步,是幼儿获得抽象数学概念的必经之路。它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基本方法,成人应将操作法运用到幼儿数学教育的一切活动中去。
操作法没有什么固定的形式和类别。它与其他各种方法结合在一起,贯穿在比较、游戏等方法之中。运用操作法时,一方面要明确操作目的,为幼儿操作活动创设必要的物质条件,给幼儿充分的操作时间;另一方面,要仔细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探索,并组织幼儿一起讨论他们的操作结果,帮助幼儿整理归纳在操作中获得的感性经验,促使他们思维的外部物质活动向内部思维活动转化。
(感悟):今天通过学习“操作法”的内容,让我对这一教学法又有了新的认识。要想让幼儿通过操作法学习到知识,得到实际体验,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1、明确操作顺序,2、创设操作条件,3、交待操作目的、要求及方法,4、体现年龄差异。所以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使用操作法时,我要紧扣这四方面,让幼儿通过操作、探索的过程中,促进思维发展。
前一篇:要做就做“野生植物”
后一篇:“做最好的自己”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