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橘颂》赏析
《橘颂》为楚国诗人屈原所作,诗人通过赞颂橘树灿烂夺目的外表、坚定不移的美质和纯洁无私的高尚品德,表达了诗人扎根故土、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和特立独行、怀德自守的人生理想。
1/屈原其人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重要政治家。中国最伟大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之一。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被誉为“衣被词人”。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其名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等,可谓屈原一生的精神写照,为后人所景仰和追求。
2/《橘颂》创作背景
南国多橘,楚地可称为橘树的故乡。《汉书》盛称“江陵千树橘”。可见早在汉代以前,楚地江陵即已以产橘而闻名遐迩。不过橘树的习性也奇:只有生长于南土,才能结出甘美的果实,倘要将它迁徙北地,就只能得到又苦又涩的枳实了。《晏子春秋》所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在深深热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正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志相通。所以在他遭谗被疏、赋闲郢都期间,即以南国的橘树作为砥砺志节的榜样,深情地写下了这首咏物名作——《橘颂》。
3/屈原与“橘”
屈原认为认为橘树是天地间最美好的树,因为它不仅外形漂亮,“精色内白”、“文章烂兮”,最重要的是它具有非常珍贵的内涵,比如它天生不可移植,只肯生长在南国,这是一种一心一意的坚贞和忠诚;再如它“深固难徙,廓其无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这使得它能坚定自己的操守,保持公正无私的品格。后人认为屈原的形象与“橘”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体现了诗人屈原忠于楚国,至死不渝的精神,体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形象。
4/《橘颂》全诗解析
《橘颂》是一首咏物抒情诗。前半部分缘情咏物,以描写为主,重在描述橘树俊逸动人的外在美;后半部分缘物抒情,以抒情为主,从对橘树的外在美描绘,转入对它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
|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你的品质坚贞不变,生长在江南的国度。)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根深难以迁移,那是由于你专一的意志。)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绿叶衬着白花,繁茂得让人欢喜。)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枝儿层层,刺儿锋利,圆满的果实。)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青中闪黄,黄里带青,色彩多么绚丽。)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外观精美内心洁净,类似有道德的君子啊。)
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长得繁茂又美观,婀娜多姿毫无瑕疵。)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啊,你幼年的志向,就与众不同。)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独立特行永不改变,怎不使人敬重。)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坚定不移的品质,你心胸开阔无所私求。)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你远离世俗独来独往,敢于横渡而不随波逐流。)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小心谨慎从不轻率,自始至终不犯过失。)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遵守道德毫无私心,真可与天地相比。)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愿在万物凋零的季节,我与你结成知己。)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内善外美而不放荡,多么正直而富有文理。)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你的年纪虽然不大,却可作人们的良师。)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品行好比古代的伯夷,种在这里作我为人的榜样。)
|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