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主题教学中的单元整合教学初探

(2016-03-01 14:58:52)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遵循“一条线”式的教学思路,即每个单元从第一篇开始按照顺序勤勤恳恳地教到最后一篇,每一课都认认真真地完成各自的教学目标。虽说这种教学模式做到了扎实教学,但是对学生来说就是循环往复地学习一篇又一篇的课文,而没有一个总的知识结构体系。学生是可以学到知识,但是这些知识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枯燥的教学模式也让语文课堂的效率降低了许多。单元整合教学可以有效的弥补这些不足,让学生可以整体把握每个单元的核心内容与知识,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一、单元整合教学的定义

  “单元整合”简单说,就是打破原有结构,按照生字词-课文-习作-实践(拓展)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教学序列,如学习生字词,把整个单元所有的生字新词整合在一起,集中学习,全部读会、写会、会运用;再如课文学习,将课文分为两组,每组一课时完成,教师精讲一篇课文,学生习得方法后,自学剩余课文。教学序列中,小练笔、小背诵、阅读拓展等内容也穿插进行。

    二、单元整合教学的意义

1、单元整合教学是符合新课标理念的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是有主题的,每一组课文的开头都会有序言性质的文字,告诉每一位学生,本组我们主要学习一个怎样的主题。以往,我在讲授课文基本是单篇讲述,注重单篇课文的写法、单篇课文的思想感情、单篇课文的谋篇布局,往往忽视了前面的这一段话。随着教学经验的累积,语文主题教学的学习,我越来越明白这一段话的意义,利用单元课程的点睛之笔让学生循序渐进、系统地学习知识锻炼能力。

  2.单元整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对于教师而言,单元整合教学使课堂变得更高效,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一个一个模块化的教学内容,可以让教师统筹全局,整体把握住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师生之间由此出发实现良性的互动,真正做到高效课堂、高效学习,把有效教学推向一个全新的阶段。

  3.单元整合教学,适应学生学习

    单元整合教学是以学生对单元文章的整体感知作为基础的,在此基础之上,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教师依据单元教学主题目标,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有计划地推进单元整合教学过程。这一过程中,在整体目标不改变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作出调整,适应学生的学习。学生在这里既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动者,也是教学过程的推动者,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三、单元整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新的教学思想必然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针对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小学语文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尝试:对单元教学目标加以确定、对单元整体教学内容加以整合、设计相应的教学流程、对单元整体内容进行导读、实施具体的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成果。

   1.对单元教学目标加以确定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指出教学应该注意将教学目标协调发展,也就是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将与教学相关的知识技能、学习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相结合,共同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比如要思考,本单元需要学生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提高哪方面的语文素养,进行哪些方面的情感熏陶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略读课文《七月的天山》,它们虽然是选取有关山水景物的文章来组织单元,但实际上暗含着围绕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来编排,比如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排比句式并学习运用,体会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在诵读中体会山水景物之美。品味赏析之余还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优美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搜集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2.对单元整体教学内容加以整合

在单元教学的整体目标已经确定后,教学设计就要根据这一目标对教学内容加以审视,从而根据实际教学状况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整合或重组。它主要是指教师同样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处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原有的教学内容安排打散,再按照教学的实际情况以相关知识点的性质和特征为依据对知识点进行重组,方便学生通过异同对比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有的课文都可以有独立的学习主题,而多篇课文可以有一个统一的学习主题,这些被放在一起的文章有一定的交集,或文体特征相似,或写法艺术相近,或内容思想相通……把这些文章进行抽取、整合、统一。

  以四下课文为例,我先设计了品读《古诗三首》,接着深情朗诵《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之《春江花月夜》、《登高》、《江南春》、《山居秋暝》,感受诗人笔下的自然之美。《桂林山水》是重点课文,精读后进行迁移写作:写写感受或运用典型句式写几句话,对比阅读《青岛海景》,深刻领会水在祖国各地的特点与描写方式。最后是品读《记金华的双龙洞》自读阅读《七月的天山》和《三访雁荡山》

   3.设计相应的教学流程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重组后,教师应该根据小学各阶段学生的实际状况对教学流程进行合理的整编。其整编内容应该包括协调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内容以及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等。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实际安排和相应教学方式的选择,还应该处理好各个课时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每一个课时教学所能够达到的单元教学目标。

还是以四下第一单元为例,我设计了一个单元的整体流程:用前三个课时进行单元导读出示单元导读内容,进行课例展示认读课文生字词。接下来用三课时进行品读《古诗首》和《桂林山水》,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之《春江花月夜》、《登高》、《江南春》、《山居秋暝》,感受诗人笔下的自然之美。最后用两个课时品读《记金华的双龙洞》自读阅读《七月的天山》和《三访雁荡山》。用三课时进行群文阅读自主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剩余的篇章,并分享读书成果。最后一个课时就是拓展延伸

    4.对单元整体内容进行导读

   “导”的基本含义是引导、指导,其性质直接说明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只是教学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扮演好领路人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导读,向学生提供一个单元教学内容的概览结构框架,便于学生理清单元教学内容。导读还包括对各单元之间的教学关系进行整理,让学生对整体教学内容形成全局性的把握。

   5.创造自己的个性化课堂

课堂教学是整个小学语文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教师个性化教学展示的舞台。窦桂梅老师开展了题为“语文教育要关注人的发展"的教改实验,建立了“积累——感悟——创新"这一全新的教改模式,提出了“为生命奠基——语文教学的‘三个超越’,即“尊重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这也正是叶澜教授所阐述的:“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看课堂教学,包含着多重丰富的涵义。首先,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与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总之,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

6.反思教学效果

在完成基本的单元教学后,教师还应该对单元教学目标的完成度、教学课堂内容增量和学生学习时的薄弱环节等问题进行整理和反思,对教学的不足之处及时查明并进行相应的补救。例如,对没有完成教学目标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课后辅导,帮助其矫正自身不足之处;还可以进行回顾交流,学生学到了哪些知识?识字,写字,词、句、段、篇的积累,课文内容的理解,美、情、理方面的教育与感染等等。学生掌握了哪些本领?识字写字的本领,背诵积累的本领,听、说、做的能力等。

教师对教材的整合能力,决定了课堂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在以后的教学中,如果我们将课标和教材两把利剑握在手,保证整合不走偏,可以模仿更要有超越,有自己的创新,就能涂抹出自己教育生涯中的一片亮丽色彩。在此,我为自己的教育生涯进行一个五年规划:在第一个五年规划里,希望能在课程整合这片菜园中收获自己的一片绿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