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失意豪杰、末路英雄林冲一叹!(上)

(2019-10-14 07:33:39)
标签:

林冲

文化

分类: 柳林村闲话

为失意豪杰、末路英雄林冲一叹!(上)

2019-10-14

(一)

有个姑娘曾言:“嫁人当如林冲。”多年前看到这句话,也觉得有道理,在梁山那些只爱打打杀杀的汉子里,林冲既矫矫不群,又落落寡合,别有一种男性魅力。

许多年后,这句话再度漫上心头,已无当初的共鸣,倒是很想问那姑娘一句:“你确定?”只因这些年来,将《水浒传》读了几遍,关于林冲的细节看得仔细,再有就是,对于人世也多了些了解。

现实在那儿摆着呢,林冲的老婆就挺不幸。当然,你可以说施害者主要是高衙内和高俅,可是,林冲又为她做过什么?后来高俅攻打梁山,反被梁山人擒获,高俅自己也许都以为死到临头,宋江却杀牛宰马,亲自持盏擎杯,希望高俅能成为一个好中介,在皇帝面前穿针引线,做成招安这件大事。

这场面挺滑稽的,说好的“替天行道”呢?国字号第一奸佞就在眼前,这些平日里自称天王老子都不怕的好汉们,倒纷纷低下身段。

别人还罢了,林冲与杨志是被高俅坑得最惨的两个,杨志也罢了,高俅虽然对他不善,却不是他被逼上梁山的关键因素。唯有林冲,几次差点被高俅弄死,老婆自缢身亡,丈人郁郁而终,他孑然一身在这梁山上,此刻与制造了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狭路相逢,难道不应该有个了结?

然而,他只是“怒目而视”,目光是杀不死人的;也曾有“欲要发作之色”,但这脸色,也可以解释为“敢怒不敢言”,让高俅片刻胆寒之后,就没了下文。最终,高俅还是怡然地享用盛筵,“大小头领,轮番把盏,殷勤相劝”,不知道这把盏相劝者里,有没有逐渐把自己劝消停了的林冲。

林冲有一种惊人的弹性,不到山穷水尽活不下去,他都可以忍耐。即使他为了生存,冲冠一怒,之后,也能迅速让生活复位,好像什么都没发生。

这样一个人,真的可以拟将身嫁与吗?他武功高强,神勇过人,内心却是软弱的,缺乏对抗力,害怕突如其来的时刻,甚至害怕自己的能量,因为这能量,有可能与他想方设法把自己安妥了的现实冲撞。

(二)

林冲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水浒传》里,主要说到两个八十万禁军教头,还有一个是王进。他们职务相似,都出于武将世家,仇人都是高俅。

只是,林冲在《水浒传》里戏份相当吃重,王进却只亮了几个相,看上去也不是凡人,好似将有一番作为,却刚开头就结了尾,无影无踪了,连他的徒弟史进都寻他不着,更不在梁山一百零八将之列。

我理解王进是一条辅助线,只为刻画林冲的个性而划下,背景相似度极高的两人,不同的处事风格,更能将两人的个性凸显得分明。

且说高俅刚当上东京殿帅府太尉,就以组织纪律性为由拿王进开了刀,王进识出他是当年帮闲的圆社高二,也曾学着使棒,被王进的父亲老王教头一棒打翻,三四个月将息不起。

老王教头这一棒,是一个不留神,还是有意为之,已经不得而知。反正高俅心里是恨上了,如今老王教头已不在,父债子还,他自然要好好收拾王进一番。

王进发现形势不妙,立即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带着老母,骗过看守他们的牌军,晓行夜宿,一路向西,脱离了高俅的控制。

相形之下,林冲就没有王进这份机敏,也没有这种行动力。他爹林提辖倒是没有得罪高俅,他自己却成了高俅的儿子高衙内的眼中钉。

这高衙内不是高俅的亲骨肉,是过继来的,不是亲生,胜似亲生,也是一肚子坏水。他在庙里遇见林冲的老婆张氏前来上香,拦住就要调戏,林冲闻讯赶来,将他的肩胛扳过来正要打,认出是高衙内,“先手自软了”,眼睁睁地看着这伙人出庙上马而去。

别人可打,高衙内不可打,只因打了高衙内就会破坏他生活的稳定性。他对鲁智深这样解释:“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就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

按照林冲的说法,他并不是怕高太尉,只是要给高太尉留面子,毕竟他在人家手下领薪水。这也说得过,打狗还要看主人嘛,他还可以对自己说,高衙内不知道这是他林冲的老婆。但他能饶过高衙内,高衙内饶不过他,在林冲所谓发小陆谦的设计下,高衙内派人将张氏赚到陆家,正要非礼,林冲再次得信及时赶到,跟高衙内算是正式结仇了,林冲居然依旧没意识到,他的生活里,有什么正在发生。

他在街上偶遇一个看上去很落魄的卖刀人,买下对方自称是祖传的宝刀,很快太尉府的人登门说,太尉要看看他这把刀,林冲脑子都不带转弯的,带着刀就跟人去了。他被带进白虎堂,商议军机大事的地方,他没有资格擅入,何况还带着刀,这成了他的大罪,即使孔目府尹对他怀有同情,依然被脊杖二十,刺配沧州。

王进远走高飞,林冲落入高俅的陷阱,命运走向已大为不同,接下来他们的路径依然有重合之处。都途经武术爱好者的庄院,都被主人要求展示武艺,整个过程中,王进主动果断,林冲勉为其难。

王进路过的是史进家,看到史进在那里舞棒,便道:“这棒也使得好了,只是有破绽,赢不得真好汉。”书中说王进失口,我看他是存心的,他当时处境窘迫,老母患病,寸步难行,虽然史进的父亲满口答应帮他们医治,王进却清楚,单靠对方的善心,非长久之计。他先激将,然后显出真功夫,史进服了他,拜他为师,王进换得了容身之地。

林冲路过的是柴进家,他一点也不想展露身手,柴进家的武师洪教头不知深浅,步步相逼,柴进都看不下去了,再三暗示林冲,这位洪教头资历不深,不用看自己的面子,林冲才肯出手。他打败了洪教头,第一次在读者面前秀了功夫,却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王进和林冲的差别,已经可以见得分明,王进伺机而动,林冲稍有容身之地,就能够对自己装聋作哑,这两种不同的性格,自有来由。

(三)

林冲比王进活得更主流。

跟很多梁山好汉一样,王进是个单身汉,家中只有一个老母。林冲不但有老婆,老婆还绝色,丈人也是个教头,当初极有可能是林冲的上司。能被上司或同僚挑中,把掌上明珠嫁给他,林冲自有大可取之处。

当爹的都愿意把闺女嫁给什么样的人?晋朝的郗鉴会选中狂放的王羲之做东床快婿,但更多的亲爹,还是愿意把闺女嫁给更妥当的人。

林冲无疑是稳妥的,他专业强,性格好,为人低调,温和靠谱里带着一点点疏离,一看出身就不错,没有讨好生活或是与生活PK过的痕迹。相反,他是被命运厚爱的那种人,他的背景与才华,注定他简单行事就能过得不错,他无须考虑跟谁竞争,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避免各种不必要的对抗。

在人际交往上,他不愿耗费太多精力,否则,陆谦人品那么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林冲与他交往多年,不可能没发现一丝破绽。但对于一个抽离感太强的人,对方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并不重要,他认识陆谦比较早,机缘也凑巧,就能成为多年至交。

他更多的心思,花在专业上,那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他钟情之所在,看见鲁智深墙内挥舞禅杖,他就能在墙外情不自禁地叫一声好,鲁智深也因这一声赞,认了他是个知己。这种以欣赏对方才华为基础的友谊,在《水浒传》里,如江清月白,又有一种“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的慨然古意。

但他不愿意跟鲁智深说家事,有人指责林冲不够朋友,鲁智深对他那样关心,他也只是随口敷衍,并不交心。可是,我们的文化里,不是一直都赞扬“君子之交淡如水”吗?他欣赏的只是鲁智深的禅杖功夫、江湖豪气,因此就得把这个不知底细的人,当成知心大哥吗?

林冲这一套处世哲学,在有序的生活里,言之成理,无可挑剔,如若生活可以就这么进行下去,这也是一个聪明人的活法,我们都知道,人际交往里,有太多无益的耗损,自我发展才是硬道理。

然而,林冲的问题是,他身处的,是个乱世,他不惹事,自有事来惹他,在这种情况下,他一以贯之地推行他的那一套,于人于己到底有多少好处,就很难说。

比如在他被刺配沧州之前,与岳父妻子告别的时候,他没有吁天呼地,也没有与妻子执手相看泪眼,反而是很冷静地说,他决定拟写一封休书,要老丈人将闺女另嫁他人。

对于林冲这一做法,众说纷纭,有人说他负责任,如他自己所言,不愿意耽误了妻子的青春年少,也有人认为他太自私,他的心机与心迹在另外一句话里:“林冲去得心稳,免得高衙内迫害。”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他只有把那玉璧放弃,才能获得安全。

很难评价林冲的这个决定。这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信邪的,一种是不信邪的,当年诸国联军攻打秦军,见秦军来势汹汹,诸国皆作壁上观,唯有项羽不信这个邪,破釜沉舟,拼死一搏,打败了秦军,他就是那种不信邪的人。

但他的对手刘邦韩信团队,是一群信邪的人,懂得包羞忍辱,缓图后来,他们虽然没有项羽式的神勇,却以理性与坚忍,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谈不上项羽是贵族刘邦是流氓,项羽有些事儿干的也挺流氓的,只是两种不同的处事方式,项羽更像尼采说的那种超人,有权欲,有胆量,要最大化地体现生命意志,开创新的历史,即使失败了,他也因体现了人类快意与激情的极限,为世人称羡和记取。

林冲不是超人,凡人是他的舒适区,当他的人生突然变成火灾现场,他不会去质问是谁制造了这灾难,而是考虑从灰烬里能不能抢救点什么出来。不被逼到极限,他总要给自己留点后路,他对于那种快意激情缺乏想象力。但他想得这么周全,他老婆最终还是被高衙内逼死了,被流放的他本人,高俅父子也并没有放过。(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