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则天称帝未必是个人野心膨胀

(2019-08-29 07:25:34)
标签:

武则天

历史

分类: 柳林村闲话

武则天称帝未必是个人野心膨胀

2019-8-29

武则天(624-705年),又名武曌、武媚娘、武才人,原籍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生于利州(今四川广元),一说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637-649年为唐太宗李世民妃子,651-655年为唐高宗李治妃子,655-683年为唐高宗皇后,683-690年为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皇太后;690-705年在位,建立武周政权,但史书一般还是把这段历史归于唐朝之内,上承“贞观”、下启“开元”。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杰出女性政治家;而且作为政治家,她比历代那些男性政治家——“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洪武康熙”,也毫不逊色。就是放眼整个世界历史,她也是出类拔萃、无与伦比的女性政治家。

过去多数人认为,武则天称帝,主要原因是她野心太大、志向太高、太过于嚣张跋扈、对名利看得太重,一定要做其他所有女人所不敢做的事情,做一个史无前例的女皇帝,跟男人一样君临天下、九五之尊、独掌乾坤,尝一尝“凤在上,龙在下”的滋味,为达此目的终生孜孜不倦、想方设法,最后终于如愿以偿。总之,完全是从个人利益角度考虑的。

其实不然,武则天称帝未必是个人野心膨胀。若以这样的观点来评判武则天,那就把一位杰出女性政治家看低了,或者说是冤枉她了。武则天作为一代女杰,她称帝也许有一些个人野心在起作用,但主要原因不是这个。因为她先后做过唐高宗妃子、皇后达33年,做过唐中宗、唐睿宗太后达8年,直到67岁高龄才自封皇帝,在位时间只有15年,相对她82岁高寿并不算长。她要真是野心勃勃、一门心思要当皇帝,何必等到这么晚呢?她完全可以在唐高宗还在世时就让丈夫禅位于她——而且唐高宗还一度多次有此打算,但都被她拒绝了;或者在唐高宗一去世就自己称帝,何必要让两个儿子先后继位呢?

武则天其实并非伊始便一意要登基当女皇帝,她本来也是可以不当的,她之所以决心称帝,主要是当时现实情势所致,所谓逼上梁山,因为她在选择接班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几个儿子,除了早夭的长子李弘以外,李贤、李显(李哲)、李旦都不是理想的、有出息的帝王人选,为了大唐江山的千秋永固、天下百姓的安居乐业,为了继承、发扬太宗皇帝“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她只好自己亲自出山,从权借用大唐神器暂时执掌朝政、君临天下;到晚年,她发现武家子弟的人品、能力比李家的更差,于是又先后还政于两个儿子,重新恢复李唐政权,因为她当时已发现,她的孙子,即李旦的儿子李隆基,比几个父叔都强,将来会是一个很好的继承人、一代优秀君王。

作为一位真正的政治家,首先考虑的不是一己私利、个人权位、或进或退,而是江山社稷、天下百姓、为国为民,所以王朝姓李姓武、皇帝是男是女,都是次要的,都可以突破陈规。

武则天称制,比玄武门之变要阳光得多,中宗皇后韦氏欲效武则天,较东施效颦要可笑得多。前有贞观之治,后有开元之治,就中间夹杂着个武周黑暗,这根本就不符合史实。武后辅佐李治执政,此乃同长孙功臣集团斗争的需要,有谁能证明长孙功臣集团就一定始终能对李唐忠心耿耿?

时势造英雄,但英雄自身的素质起关键作用。客观而论,且不说王皇后、萧淑妃之辈,就是李世民的那一群皇子公主,就其综合素质,没有一个可与武媚娘相比。还有人拿吕雉、萧太后、孝庄、慈禧同武则天类比,这就更不可同年而语了。吕雉书读得太少了,萧太后是少数民族即夷狄之女枭雄,孝庄善为人,但为人难,慈禧则是专制末日的畸形儿。

然而,令几乎所有人无法想到的是,武则天在其遗嘱中充满了善意和谦虚,她在遗制中宣布:

“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其王、萧二族及褚遂良、韩瑗等子孙亲属当时缘累者,咸令复业。”

她不再当皇帝了,甘愿回到李家当媳妇。

她宽恕甚至讨好政敌王皇后、萧淑妃、褚遂良、韩瑗的子孙亲属,让他们全部复业。

她不再有任何锋芒,她与整个世界和解了!

有人说:“这个与她生平作风截然不同的遗嘱,基本上否定了她一生最大的事业,让我们很是惊讶。”松樵则认为,这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这恰恰证明了武则天系从权借用李唐神器。既是借用,当然要归还。归还要候时间、地点、条件成熟。武则天的儿子睿宗虽已降为皇嗣,但仍居住在东宫。武则天虽将儿子赐姓为武(这是起码的策略),而内心深处,仍将儿子划在李家后代的范畴。她将庐陵王李显接回神都洛阳,皇嗣李旦主动提出让位于皇兄,改封为相王,乃立庐陵王为皇太子,复名显,这一切明显都是在为归还李唐神器做准备。

武则天看似平淡的遗嘱,再次显示了这位女子的不凡!

由于这一遗嘱,武则天的灵柩在儿子中宗皇帝的亲自护送下返回长安,与唐高宗合葬于乾陵。安葬仪式上宣读的《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中,武则天被褒扬为“英才远略,鸿业大勋,雷霆其武,日月其文”。她也因此永恒地配享李唐的太庙,受到李氏子孙的尊礼。直到唐玄宗一朝,仍加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的明智还表现在那块无字碑上。武则天死后只给立了一块无字碑。无字碑无字,既不是因武则天事业广大而难书,也不是因身份争议而不好写,而是因为她看透了男权社会的骨髓,在其身后必定竭尽污蔑诋毁之能事,让男人们去评说吧!

武则天一生有很多谜,她称帝就是一个谜,而且是最大的一个谜。

武则天称帝未必是个人野心膨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