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何以“任是无情也动人”?
(2019-7-10)
《红楼梦》人物的年龄,作者本来就写得有点忽悠,到了读者这儿,就成灾难了。比如林黛玉、薛宝钗进贾府,虽然跨度两年,但实际相隔只有两个多月。林黛玉旧年虚7岁进贾府,时令岁末,在安排黛玉住处的时候,贾母曾说,“今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里,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橱里。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罢。”其时,贾宝玉7岁半,8岁未满。薛宝钗比林黛大七岁。也就是说,薛宝钗进贾府时已满十四岁。
第六十三回写道:“大家算来,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他同庚,黛玉与他同辰……”宝钗与袭人同庚是可信的,因为她们的母亲都健在,母亲自然知晓女儿的年庚生日。第六回写,袭人“本是个聪明女子,年纪本又比宝玉大两岁”。结合前后文,袭人比宝玉“大两岁”就是 “大几岁”的意思。第十九回,宝玉笑问袭人道:“今儿那个穿红的是你什么人?”袭人道:“那是我两姨妹子。”:“如今十七岁,各样的嫁妆都齐备了,明年就出嫁。”袭人的两姨妹子如今十七岁,那么袭人至少十七岁,而宝玉在第二十三回才十二三岁。
说薛宝钗进贾府时已满十四岁,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明是贾母为薛宝钗过生日。
第二十二回写道,凤姐听了,冷笑道:“但昨儿听见老太太说,问起大家的年纪生日来,听见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虽不是整生日,也算得将笄之年。老太太说要替他作生日。”文本白描说:“谁想贾母自见宝钗来了,喜他稳重和平,正值他才过第一个生辰,便自己蠲资二十两,唤了凤姐来,交与他置酒戏。”
文本中写得明白:“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老太太说要替他作生日”,“正值他才过第一个生辰”。 将这三句话连起来就是,老太太要替薛宝钗作的生辰是薛宝钗进贾府后的第一个生日——她的十五岁生日。所以,这个第一个生辰十五岁是作者在明确告知读者,薛宝钗进贾府时乃十四岁。
林黛玉6周岁那年“残冬”进贾府,在贾府过年后,二月十二日过7岁生日。林黛玉进贾府的次年,最早也应在正月二十一日以后,薛宝钗才进贾府。薛宝钗的十四岁生日,应该是在金陵过的,或者是在进京的旅途中过的。薛宝钗进贾府的第二年,在贾府过的第一个生日,即十五岁生日。不然,如何解释贾琏所谓“往年怎么给林妹妹过的,如今也照依给薛妹妹过就是了”?
林黛玉进贾府的次年薛宝钗才进贾府,此说是有文本支撑的。林黛玉与贾雨村“残冬”(腊月底)同到京都,贾雨村等了不到两个月便等到空缺,谋了官职,去金陵路上算半个月,总计两个多月(第三回)。之后接手薛蟠案件,三天之内结案,此时应该是三月初至上旬。消息从金陵传到京都花了一段时间,在王夫人得到结案消息后,没几天王子腾调任外省,几日后薛姨娘就带着薛蟠薛宝钗进贾府了,此时应该是三月中下旬。
林黛玉虽然只比薛宝钗早进贾府三个多月,但她却是同贾宝玉一起生活在贾母身边。第二十八回有一段贾宝玉对林黛玉的诉说,谈到过他们是“一桌子吃饭,一床上睡觉。”原文为:
当初姑娘来了,那不是我陪着顽笑?凭我心爱的,姑娘要,就拿去;我爱吃的,听见姑娘也爱吃,连忙干干净净收着等姑娘吃。一桌子吃饭,一床上睡觉。丫头们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气,我替丫头们想到了。我心里想着:姊妹们从小儿长大,亲也罢,热也罢,和气到了儿,才见得比人好。如今谁承望姑娘人大心大,不把我放在眼睛里,倒把外四路的什么宝姐姐凤姐姐的放在心坎儿上,倒把我三日不理四日不见的。我又没个亲兄弟亲姊妹。──虽然有两个,你难道不知道是和我隔母的?我也和你似的独出,只怕同我的心一样。谁知我是白操了这个心,弄的有冤无处诉!
林黛玉同贾宝玉一起生活在贾母身边多年,道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情投意合恰到好处,但若道14岁的薛宝钗进贾府时,宝黛产生了至死不渝的爱情,那就有点匪夷所思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自从薛宝钗进贾府后,一切情况开始改变了。在贾府上下看来,黛玉是孤儿,宝钗是富商;黛玉是小性,宝钗大度;黛玉身子弱,宝钗丰满,因此,“人多为黛玉所不及。”
本篇专议“黛玉所不及”的薛宝钗,剖析一下薛宝钗真正的人品。有论者说,薛宝钗的真正的人品,用七个字便可概括。哪七个字?“任是无情也动人”。
这七个字,本是第六十三回薛宝钗花签上的一句唐诗。是回群芳为怡红公子过生日,抽花签饮酒。宝钗先抓,伸手掣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
之于薛宝钗花签上的这一句唐诗,作者可是做足了文章。文本上说:
芳官只得细细的唱了一支《赏花时》……才罢。宝玉却只管拿着那签,口内颠来倒去念“任是无情也动人”,听了这曲子,眼看着芳官不语。
经宝玉“口内颠来倒去念”,“任是无情也动人”就变成了宝玉对薛宝钗真正的人品的点评了。
根据“任是无情也动人”本义,加上文本提示,点评薛宝钗的真正人品,须分为“无情”和“动人”两个方面。
强求所有的读者公正评价钗黛也难。事实上,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母亲贾敏是国公贾代善和贾母的千金。林黛玉的身子是弱,但薛宝钗呢?也有病吧!宝钗从娘胎里带来一股“热毒”,要靠“冷香丸”来医治。说黛玉小性、尖刻,但在小说中她的为人很坦然,所谓正大光明,没见她害过人。而薛宝钗就大不一样了,她表面上心胸豁达,但骨子里处处藏拙。至少有三件事,可以窥见其大度背后隐藏的冷漠本性。
第二十七回,林小红和贾芸私相授受,让坠儿充当红娘,不料被“戏彩蝶”的杨妃薛宝钗听到,其竟使“金蝉脱壳”,嫁祸给黛玉。而且,薛宝钗还恨恨地暗骂:“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况才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红儿的言语。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
第三十二回,王夫人丫鬟金钏因与宝玉开玩笑,被其逐出,不堪羞愧投井而死。宝钗明知与宝玉有关,还昧着良心说金钏“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尤三姐自刎,柳湘莲出家,薛姨妈薛蟠都是性情中人,唏嘘悲切,而宝钗却表现得异常冷漠。第六十七回原文写道:
正在猜疑,宝钗从园里过来,薛姨妈便对宝钗说道:“我的儿,你听见了没有?你珍大嫂子的妹妹三姑娘,他不是已经许定给你哥哥的义弟柳湘莲了么,不知为什么自刎了。那柳湘莲也不知往那里去了。真正奇怪的事,叫人意想不到。”宝钗听了,并不在意,便说道:“俗语说的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前日妈妈为他救了哥哥,商量着替他料理,如今已经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说,也只好由他罢了。……”
薛宝钗的“无情”是想否定也否定不了的,但她“动人”吗?
何谓动人?前面的引文中说宝玉“眼看着芳官不语”。
宝玉为什么要“眼看着芳官不语”?因为彼时的芳官很“动人”。文本写道:
一时将正装卸去,头上只随便挽着儿,身上皆是长裙短袄。当时芳官满口嚷热,只穿着一件玉色红青酡绒三色缎子斗的水田小夹袄,束着一条柳绿汗巾,底下是水红撒花夹裤,也散着裤腿。头上眉额编着一圈小辫,总归至顶心,结一根鹅卵粗细的总辫,拖在脑后。右耳眼内只塞着米粒大小的一个小玉塞子,左耳上单带着一个白果大小的硬红镶金大坠子,越显的面如满月犹白,眼如秋水还清。
由此可见,所谓“动人”主要指对象的外在美。薛宝钗的“动人”,当然也是指她的外在美。
第八回宝玉到梨香院探视宝钗,宝钗的外在美第一次打动了宝玉。文本说:
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纂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宝玉一面看,一面问:“姐姐可大愈了?”
到了第二十八回“薛宝钗羞笼红麝串”,宝钗的外在美就不仅是打动宝玉了,文本说:
此刻忽见宝玉笑问道:“宝姐姐,我瞧瞧你的红麝串子?”可巧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见宝玉问他,少不得褪了下来。宝钗生的肌肤丰泽,容易褪不下来。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正是恨没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宝钗褪了串子来递与他也忘了接。宝钗见他怔了,自己倒不好意思的,丢下串子,回身才要走……
从以上两回的引文可知,在宝玉心目中,宝钗“动人”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形容,“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二是体态,“雪白一段酥臂”。
完全可以想见,八十回后林黛玉不屈而自缢,宝玉同意与宝钗成亲,就在于宝钗有此两点“动人”之处。但是,《红楼梦曲子. 终身误》提前预告了:“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