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薛宝钗“总远着宝玉”吗?

(2019-06-04 07:51:31)
标签:

薛宝钗

贾宝玉

文化

        薛宝钗“总远着宝玉”吗?

           2019-6-4

  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文本说:“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

  这段文字后面有甲戌眉批曰:“峰峦全露,又用烟云截断,好文字。”

  “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这话等于说,薛宝钗嫁给贾宝玉应该是天作之合,天经地义。薛姨妈说这话清楚地表明了她们母女二人长住贾府不走的主要目的。试想,《红楼梦》全书中不就贾宝玉这一个有玉的男子吗?可薛宝钗装得很无辜的样子,以使人相信自己陷入这样的尴尬境地并非自己的初衷,而是和尚的本意,是天意!这实际上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手法。所以,这条批语提到了“峰峦全露,又用烟云截断”,这个解释得非常到位,作者这样写也确实是想使故事更加曲折,实在是好文字!

  我们仔细想想,薛宝钗真的“总远着宝玉”吗?第二十六回里晴雯背后抱怨宝钗的时候说:

  “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

  薛宝钗这叫“远着”宝玉吗?给读者的感觉,她好象是经常大晚上往宝玉屋里跑,这哪是“远着”呀,明明是拼命往宝玉身上上扑呀!

  “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这话未必说明薛宝钗去怡红院去得很晚,但走得很晚是一定的。不是说薛宝钗举止娴雅,通达了悟,谨守闺阁之礼吗?

  第二十八回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很有意思:

  宝钗笑道:“我告诉你个笑话儿,才刚为那个药,我说了个不知道,宝兄弟心里不受用了。”林黛玉道:“理他呢,过会子就好了。”宝玉向宝钗道:“老太太要抹骨牌,正没人呢,你抹骨牌去罢。”宝钗听说,便笑道:“我是为抹骨牌才来了?”说着便走了。

  松樵倒是很想知道:宝钗不是为抹骨牌才来的,那到底是为什么来的呢?

  我们从前八十回中的情节里细细分析宝钗的举动后就会发现,每当黛玉跟宝玉在一起的时候,宝钗就会忽然出现,比如在第十九回里,宝玉跟黛玉两个人在床上讲小耗子精的故事,正讲到热闹的时候,宝钗就不期而至,来得可真巧,早不来晚不来,时机把握得真准,连二人出轨的机会也不给!

  在宝玉挨打之后,宝钗来给宝玉送药,不但表现得很体贴,而且她的表情让人回味,书中是这样描写的:

  (宝钗)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

  在第三十六回里,宝钗独自一人来到怡红院找宝玉,可宝玉这时正在睡午觉,按一般的情况来说她应该先离开,过一会儿再来,毕竟是男女有别,就算两个人再熟也得分时间呀。这里是这样描写的:

  宝钗走近前来,悄悄的笑道:“你也过于小心了,这个屋里那里还有苍蝇蚊子,还拿蝇帚子赶什么?”袭人不防,猛抬头见是宝钗,忙放下针线,起身悄悄笑道:“姑娘来了,我倒也不防,唬了一跳。……”

  把袭人都吓了一跳,可见她来的多不是时候?不知道半夜三更来的那次,也就是晴雯为此发脾气的那一回又是什么情景?这回宝钗居然坐下来跟袭人有话没话地扯闲天,死活夸袭人做的针线好,就是不走,而袭人还是很知趣的,估计她早知道宝钗来的目的了,其实都不用估计,傻子也能看出来呀,于是她主动找借口离开不在这里当灯泡:

  袭人道:“今儿做的工夫大了,脖子低的怪酸的。”又笑道:“好姑娘,你略坐一坐,我出去走走就来。”说着便走了。宝钗只顾看着活计,便不留心,一蹲身,刚刚的也坐在袭人方才坐的所在,因又见那活计实在可爱,不由的拿起针来,替他代刺。

  宝钗终于得到了一个与宝玉可以独处的机会了,居然忘情地一边做针线一边替宝玉赶蚊子,临时过了一把“宝二奶奶”的瘾!

  这个曾经见了宝玉来了就躲开的姑娘,这个曾经宝玉多看了会她的臂膀就脸红的姑娘,这会子竟然给宝玉绣起了贴身之物,还是鸳鸯肚兜,而且是坐在袭人刚刚坐的地方,而且是宝玉的床上,而且此时宝玉的房里并没有人……这也叫谨守闺阁之礼吗?

  我们再来看随后宝玉在梦中说的一段话,原文:

  这里宝钗只刚做了两三个花瓣,忽见宝玉在梦中喊骂说:“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薛宝钗听了这话,不觉怔了。

  宝玉的这个梦话说的很蹊跷,但也特别及时,好像就是专门说给宝钗听的,而宝钗恰好此时就坐在宝玉身边,所以宝钗听后是“不觉怔了”,这是个什么反应呢?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懵了,愣了呆了的意思。宝钗的这个反应,是因为宝玉突然说梦话吓倒了她,还是宝玉梦话的内容吓倒了她?

  薛宝钗“总远着宝玉”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