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中的“二房情结”何解?

(2018-02-09 08:16:38)
标签:

红楼梦

二房情结

文化

分类: 红楼十五钗

红楼梦中的“二房情结”何解?

2018-2-9

《红楼梦》作者的确有一种“二房情结”,贾氏家族分宁国府、荣国府两大支,一代宁国公贾演居长,长房,一代荣国公贾源老二,二房。然而,小说的镜头自始至终突出的都是荣国府,书中故事绝大部分都发生在荣国府内,此其一。其二,宁国府也曾发生两件大事——“秦可卿死封龙禁尉”和“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但这两件大事,要么是离奇的因缘引起,要么是引起奇葩结局,有曹氏惊叹为证:“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有论者说,作者的这种“二房情结”, 有可能是“是受不肯出头、甘居老二的哲理左右,还是有什么不得已的避讳或苦衷?当然,更大的可能是作者有意混淆素材来源,避免知情者‘对号入座’、按图索骥。”松樵认为,这三个可能因由都难以令人心悦诚服,因而都不可能,而应是“存在决定意识”,文学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法则、原则使然。

其实,宁国府的贾敬也是二房,因为其兄贾敷“至八九岁上便死了”。 但《红楼梦》作者的“二房情结”,钟情的乃是老二房、荣国府第三代和第四代二房,无意宁国府贾敬这个二房。为什么?因为老二房出了两位荣国公——贾源和贾代善。宁国府的二代贾代化虽然任京营节度使,但世袭的只是一等神威将军,而荣国府的二代贾代善,世袭的却是荣国公,这说明贾源比贾演的功勋更为卓著。

有趣的是,贾代化和贾代善迎娶的都是金陵世勋史侯府的千金,她们在娘家是亲姊妹,到了婆家则是堂妯娌。虽然如此,但一位是一等神威将军诰命夫人,一位是二代荣国公诰命夫人,这等级差别是很大的。

从上可知,到了第二代,荣国府便压赛宁国府了。当然,贾府的族长还是由宁国府担任,这是规矩。

两府至第三代,宁国府只剩了贾敬,荣国府则有二男一女(本来是二女的,但夭亡了一位),在人丁上盛衰已现了。还没有完,本来贾敬是可以重振宁府的,因为他既袭了爵,又中了进士。但是,贾敬“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名唤贾珍,因他父亲一心想作神仙,把官倒让他袭了。他父亲又不肯回原籍来,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们胡羼。这位珍爷倒生了一个儿子,今年才十六岁,名叫贾蓉。如今敬老爹一概不管。这珍爷那里肯读书,只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有人敢来管他。”——这便是曹氏所叹的“造衅开端实在宁!”

天不假年,宁荣二府第二代唯史老太君即贾母健在,被奉为活着的老祖宗,二府的子侄孙男每年除夕在宁府祭宗祠后,都要去荣府跪拜贾母。如今史老太君坐镇荣囯府,儿孙、重孙绕膝。女婿林如海,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乃前科探花,已升至兰台寺大夫,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其独女林黛玉,为内侄贾宝玉至爱,是为贾母力挺的“木石姻缘”;长子贾赦,现袭一等将军,次子贾政,现任工部员外郎,夫人王氏,乃京营节度使王子腾胞妹;现住荣国府的薛姨妈,“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之薛家掌门人,与王夫人为同胞姊妹,其女薛宝钗,贾宝玉嫡妻,是为“金玉良缘”。

到了第三代,“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便齐集于贾府了——精准地说,齐集于二房荣国府了,另加一个林家。

任何文学艺术形式,其丰沃的土壤都在现实生活,它们源于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生活,但这种反映不是照镜子或照相、摄影,因而又高于现实生活,反过来对现实生活发生积极或消极的能动作用,正如《荀子.乐论》所云:“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乐姚冶以险,则民流僈鄙贱矣”。《红楼梦》当然也不例外。松樵相信在红楼主要人物的身上,有作者的影子,小说中的贾府,也有作者家族的影子,但《红楼梦》绝不是作者的自传,更不是作者家史。可以这样说吧,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有如贾宝玉的人生经历,除非君主,也没有任何一个家族经历过贾府这样的荣枯,除非皇家

曹氏既写小说,当然要选择典型的现实作为原型,反映到《红楼梦》中来,就是贾府及其分支宁荣二府。倒过来说,似贾府及其分支宁荣二府这样的现实原型,无论是古代,或是今天,不仅有,而且很多。用俗话俚语说,就是二房发了,大房塌了。

既然二房发了,曹氏自然要浓墨重写二房,至于塌了的大房,就只能轻描淡写了。如此一来,所谓“二房情结”就形成了。

所谓浓墨重写二房,实际上是写荣国府第三代、第四代二房。第三代大房既袭了爵,却又不住荣国府,而住在中路大门往东的另一座院落里,这就有点说不通,究其原因,恐怕在贾母身上,此乃贾赦与母亲矛盾之源。荣国府第三代二房有两件大事——“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和贾宝玉衔玉而诞,前者当是移花接木,后者则纯粹借助神话塑造。因为元妃要省亲,故而贾府修造了大观园;因为贾宝玉“此人来历不小”,遂在大观园上演绛珠仙子林黛玉还泪于神瑛侍者贾宝玉的“儿女真情”悲剧。与此同时,“木石姻缘”与“金玉良缘”进行着拉锯式的持久战。林黛玉在“通灵宝玉案”中率先“魂归离恨天”,接着贾宝玉与薛宝钗成大礼,薛宝钗的丫环香菱陪嫁,贾宝玉在甄宝玉的点化下出家为僧,薛宝钗因“得是非(待时飞)而自杀,香菱产下贾宝玉的遗腹子后因血崩(大出血)“芳魂返故乡”。最后,傅试之妹傅秋芳在栊翠寺将贾宝玉的遗腹子贾桂抚养长大,“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第七十五回“赏中秋新词得佳谶”谶语成真。

或问,荣国府第四代二房贾宝玉的遗孤贾桂,为什么是在栊翠寺长大成人的呢?这涉及到贯穿《红楼梦》始终的三条主线,即三大矛盾:“木石姻缘”与“金玉良缘”的对立统一;贾雨村及其制造的三大冤案——“冯渊案”、“石呆子案”和“通灵宝玉案”;荣国府第三代二房的嫡庶矛盾。在“通灵宝玉案”过程中,贾宝玉出家,赵姨娘和贾环夺嫡胜利,王夫人和贾桂祖孙被赶出荣国府,但准许到栊翠寺安身——此时妙玉已离开栊翠庵,遂更名栊翠寺。

傅秋芳抚养贾桂长大根据何在?根据就在傅秋芳是个“琼闺秀玉”,乃贾宝玉“遐思遥爱”,根据就在二十三岁尚待字闺中的傅秋芳的芳名。傅秋芳者,谐音抚秋芳也。“秋芳”者谁?贾桂是也。

纵观华夏文明史,自古忠义与奸邪相比较而存在。春秋晋国奸邪屠岸贾抄杀赵氏满门,但有忠义之士程婴历尽艰险抚养赵氏孤儿。《红楼梦》中贾府有三位门生,其中两位是“中山狼”:孙绍祖吞噬了贾迎春,贾雨村令贾府“家亡人散各奔腾”,“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傅试虽然趋炎附势,但其妹傅秋芳却是一位程婴式的千古巾帼忠义之士。

由是观之,《红楼梦》作者的“二房情结”,源于荣国府第一、二代二房功勋着著的战功,源于荣国府第三代二房“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况,源于荣国府第四代二房意绵绵的宝黛恋情,源于荣国府第三代二房惊天地、泣鬼神的殊死斗争,源于荣国府第五代二房星星之火可望燎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