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告密之嫌是抹之不去、否定不了的
(2017-10-20 07:16:41)
标签:
红楼梦袭人文化 |
分类: 红楼十五钗 |
袭人告密之嫌是抹之不去、否定不了的
(2017-10-20)
不少论者研读《红楼梦》评价袭人,乐于充当讼师,竭力为袭人辩护。比如有研究者指出,袭人是一个告密者,讼师们立马跑出来大疾呼没有证据。松樵认为,袭人告密之嫌是抹之不去、否定不了的。
首先得弄清楚,袭人要告谁的密,她向谁告密。
我们知道,怡红院的丫环分了好几等。大丫环者如袭人、麝月、秋纹、晴雯等,中等丫环如小红、碧痕、芳官等,低等丫环如四儿、坠儿等。众多丫环并非个性一律,声调同腔,是分派系的,以袭人为首的,属老实温和派,包括麝月、秋纹等人;以晴雯为首的,称风流灵巧派,包括芳官、小红、四儿等人。袭人在怡红院的丫环里面最有脸面,一般的年轻主子,包括黛玉和宝钗,见到她时都要叫一声姐姐,下人见了到袭人,都会叫一声姑娘。这说明袭人在怡红院的丫环头里地位最高。为什么呢?因为袭人是老太太房里的人,也是宝玉的第一个性伴侣,且王夫人又许诺其为准姨娘。袭人平素日的为人如何呢?第二十一回回目称之为“贤袭人”,她是大观园里出了名的老好人,服侍主子很用心,对谁都很好。但是,贾母为宝玉择定的未来侍妾是晴雯,宝玉最喜欢的丫环也是晴雯。宝玉对晴雯的纵容和喜爱,是对袭人的极大挑战;晴雯的存在乃袭人姨娘道路上的极大障碍。因此,袭人心里对晴雯很是不爽。第三十一回:袭人推晴雯道:“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们的不是。”晴雯听他说“我们”两个字,自然是他和宝玉了,不觉又添了酸意,冷笑几声,道:“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教我替你们害臊了!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上‘我们’了!”袭人听了晴雯的这一番话,羞的脸紫胀起来,可见晴袭矛盾非浅。设若袭人告密,第一个要告的就是晴雯。
还有一个人的存在令袭人敢怒而不敢言,这个人就是林黛玉。第二十一回文本写道:“一语未了,只见袭人进来,看见这般光景,知是梳洗过了,只得回来自己梳洗。忽见宝钗走来,因问道:‘宝兄弟那去了?’袭人含笑道:‘宝兄弟那里还有在家的工夫!’宝钗听说,心中明白。又听袭人叹道:‘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凭人怎么劝,都是耳旁风。’”袭人将矛头指向黛玉,敢在宝钗面前拨弄是非,可见其选边站。何至如此?这就关系到“木石姻缘”和“金玉良缘”了。贾琏的心腹小厮兴儿说:“只是他已有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木石姻缘”连小厮都知道了,岂有袭人不知道之理?从内心讲,袭人是不愿意林黛玉成为宝二奶奶的,她认为薛宝钗才是宝二奶奶的最佳人选,因之百般向宝钗靠拢。设若袭人告密,第二个要告的就是林黛玉。
那么,袭人要告密,她向谁告呢?不可能是贾母,也不可能是王熙凤,更不可能是是邢夫人,只能是王夫人。
首先,王夫人是荣国府二房的太太,一个很传统的封建贵族妇女,封建礼教和三从四德的坚决维护者,是荣国府主内的实权人物。
向王夫人告密,一般的丫环是做不到的,因为吿密者必定是在主子面前有些身份地位的,不然人贱言轻,搞不好还会被当成搬弄是非。另外,告密者还必是深得主子欢心的,或者是主人的贴身心腹。这两点,袭人都具备。
第二,贾母力挺“木石姻缘”,王熙凤是“木石姻缘”的支持者,王夫人则力挺“金玉良缘”。这个情势,铁定了袭人告密必是在王夫人那里。
主张袭人告密者到底有沒有证据呢?当然有。
证据之一:袭人建议将贾宝玉搬出大观园去,让王夫人“吃一大惊”
第三十四回袭人对王夫人说:“那一日那一时我不劝二爷,只是再劝不醒。偏生那些人又肯亲近他,也怨不得他这样,总是我们劝的倒不好了。”“偏生那些人又肯亲近他”之“那些人”是哪些人?恐怕连傻子都会知道这“那些人”包括了林黛玉,王夫人岂有想不到的?
袭人又说:“我也没什么别的说。我只想着讨太太一个示下,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还教二爷搬出园外来就好了。”王夫人听了,吃一大惊,忙拉了袭人的手问道:“宝玉难道和谁作怪了不成?”
请听袭人是怎样应答的::“太太别多心,并没有这话。这不过是我的小见识。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象……二爷素日性格,太太是知道的。他又偏好在我们队里闹,倘或不防,前後错了一点半点,不论真假,人多口杂,那起小人的嘴有什么避讳,心顺了,说的比菩萨还好,心不顺,就贬的连畜牲不如。二爷将来倘或有人说好,不过大家直过没事;若叫人说出一个不好字来,我们不用说,粉身碎骨,罪有万重,都是平常小事,便後来二爷一生的声名品行岂不完了,二则太太也难见老爷……”
王夫人听了这话,如雷轰电掣一般,正触了金钏儿之事。
袭人虽然将黛玉、宝钗并提,但这种折衷主义的伎俩,明眼人一听就知道这是在诋毁林黛玉。
袭人的一番大道理把王夫人说的连声称颂,最后竟然说出从今“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这样的话。从这以后
袭人建贾宝玉搬出大观园去是为了防备丫环吗?非也。王夫人并不怕宝玉与丫环有什么绯闻——即便是与丫环有什么绯闻,宝玉也不会身败名裂,她怕的是如果宝玉与黛玉发生不才之事,那就要身败名裂了。所以王夫人感动得连连直叫“我的儿”,已经把袭人当成自己的孩子了。
袭人建议王夫人将贾宝玉搬出大观园去,就是告林黛玉的密。
证据之二: “咱们私自顽话怎么也知道了?又没外人走风的,这可奇怪。”宝玉矛头直指袭人告密
袭人建议王夫人将贾宝玉搬出大观园去以后不久,就发生了王夫人瞒过贾母抄査大观园事件,重点清扫了怡红院,惟宝钗居住的蘅芜苑例外。抄査大观园,清扫怡红院,袭人安全得体地除掉了晴雯,稳稳坐居怡红院第一大丫头位子。
对于抄査大观园,清扫怡红院,贾宝玉觉得事情有些蹊跷,他曾对袭人说过,我们平日里说的玩笑话为何太太都知道了? 为什么其他人有事,单单挑不出你和麝月、秋纹的不是?
众所周知,麝月和秋纹是袭人忠实的跟班。
清扫怡红院,扫掉的是最漂亮晴雯,伶俐的芳官等跟袭人不是一路人,也被扫掉了。
第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文本说:
宝玉听到王夫人所责之事皆系平日之语,一字不爽,料必不能挽回的。宝玉内心打算:“谁这样犯舌?况这里事也无人知道,如何就都说着了。”……宝玉道:“这也罢了。咱们私自顽话怎么也知道了?又没外人走风的,这可奇怪。”……宝玉道:“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袭人听了这话,心内一动,低头半日,无可回答,因便笑道:“正是呢。若论我们也有顽笑不留心的孟浪去处,怎么太太竟忘了?想是还有别的事,等完了再发放我们,也未可知。”宝玉笑道:“你是头一个出了名的至善至贤之人,他两个又是你陶冶教育的,焉得还有孟浪该罚之处!……”
讼师们还想辩护吗?宝玉已经说得很肯定了,“犯舌”、“走风”即告密的,就是袭人。
证据之三:太虚幻境“薄命司”又副册排序及晴袭的判词和配画——这可是曹雪芹的证词啊
第七十七回文本说,宝玉道:“不是我妄口咒他,今年春天已有兆头的。”…….袭人因笑道:“真真的这话越发说上我的气来了。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就费这样心思,比出这些正经人来!还有一说,他纵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便是这海棠,也该先来比我,也还轮不到他。想是我要死了。”
听听,袭人说晴雯跟我比算个什么东西,她纵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这个屋子里的人要比海棠花,也应该拿我先比。
曹雪芹毫不客气,太虚幻境“薄命司”又副册之排序,晴雯的“次序”偏偏就“灭过”袭人,晴雯排序第一,袭人排序第二。袭人判词的配画上倒是“画着一簇鲜花”,但却不是海棠花,而是兰花桂花,配画又画着“一床破席”,很不协调,且判词云“空云似桂如兰”——“一簇鲜花”不鲜了。
晴雯的判词“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晴雯的“风流灵巧”招谁怨?贾宝玉对袭人说:“只是晴雯也是和你一样,从小儿在老太太屋里过来的,虽然他生得比人强,也没甚妨碍去处。就是他的性情爽利,口角锋芒些,究竟也不曾得罪你们。想是他过于生得好了,反被这好所误。”——招谁怨不是很清楚么?
晴雯“寿夭多因毁谤生”。“毁谤”指以言语相攻击或嘲讽丑化,将不好的事夸大化,故意捏造事实,以诋毁和破坏他人名誉,与诋毁、诽谤、讪谤、离间、中伤、诬蔑、谴责、造谣、贬斥、弹劾、标谤、唾骂同义。袭人吿密,就包含了毁谤。王夫人一口咬定晴雯是“狐狸精”,其内涵便是来自袭人吿密。
为袭人辩护的讼师们应明白:《红楼梦》像大海中的一座冰山,露在水上的少,藏在水下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