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议薛宝钗的处世原则

(2017-07-13 07:12:07)
标签:

薛宝钗

文化

分类: 红楼十五钗

浅议薛宝钗的处世原则

2017-7-13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后半回回目“蘅芜苑夜拟菊花题”告诉读众,菊花题是在蘅芜苑夜拟的。是夜,史湘云在院子较大、房间较多(比潇湘馆)的蘅芜院下榻,与她崇拜的宝钗姐商量如何做东拟诗题。薛姐提醒——你可不是啥大款爷,手头不宽余,回家要不来钱,省点事吧,还是姐姐我来帮你……更重要的,这位心思缜密的皇商女说了几句极能显露其“生存层面”作人原则的话——“虽然是个顽意儿(指诗会),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了罪人,然后方大家有趣”——这听似几句随便的话,其中有三点可分析:1、这可称之普遍性日常生活做事的原则追求;2、足见薛宝钗基本事事按此原则来做;3、“自己便宜、不得罪人、大家有趣”是薛宝钗的意识追求。

将拟菊花题之夜薛宝钗对史湘云所说的那一段“生存层面”的话简化、提炼一下就是:懂世故,但不弄世故,是薛宝钗的处世原则。

1、 不说不该说的话,说能提升自己形象的话

宝钗是极少说话的,沉默寡言,“一问摇头三不知,不干己事不张口”,很会察言观色,明哲保身。宝玉夸黛玉伶牙俐齿,而贾母却说“会说话的也有可嫌的,不会说话也有可疼的”,“从我们家四个女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冷嘲热讽使性子的话宝钗不会说,得罪人的话宝钗更不会说。凤姐说小戏子扮相活像一个人,宝钗心里也知道,却点头不说,湘云就脱口而出说“像林姐姐的模样”,得罪了小性子、爱生气的林黛玉,惹她哭闹一场。

宝钗是“人才赞善”的淑女,从小博览群书,但是她的学识却不会让人有压迫感,她总在别人百思不得其解时点化一下,让人茅塞顿开。

宝玉厌烦看一些热闹戏,宝钗信手拈来戏文中《寄生草》“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一句,迎合了宝玉的口味,被宝玉赞为无书不晓。

宝钗说的话基本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展示过人的学识才干,化解他人的尴尬,笼络人心。

2、 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笼络人心,深明大义。

在薛宝钗的处世态度中,她特别注意揣摩和迎合贾府统治者的心意,以博取他们的好感,对于被人瞧不起的赵姨娘等人,也不会表现出冷淡和鄙视的神色,因而得到了贾府上上下下各种人等的夸赞。贾母夸她“稳重和平”;从不称赞别人的赵姨娘也说她“展洋大方”。就连小丫头们,也多和她亲近。

在贾母为她操办生日的时候,她点热闹的戏、软烂的菜,都按照老年人的喜好去说,赢得了贾母的夸奖。所以人们常说一顿饭看透一个人,你又会点谁爱吃的呢?

在金钏被王夫人逼迫跳井之后,宝钗知道后就赶过来进行了一番巧妙的劝慰。“也不过是个糊涂人,多赏几两银子发送她,也就尽了主仆之情了。”,并在言语中不露痕迹为她的罪行开脱,而且不忌讳把自己的衣服用来装殓,贴心贴肺为领导的错误善后。

黛玉行酒令时不假思索脱口念出《西厢记》、《牡丹亭》里的唱词:良辰美景奈何天,纱窗也没有红娘报。在那个对女子限制繁多的时代,大家闺秀不能看这个,更不能当众说出来。别人对黛玉的话都没有在意,而宝钗是很在意了。宝钗当时的反应是,扭头看了黛玉一眼,没言语,但记在心里。就她们两个的时候,宝钗先是开玩笑似地说“你跪下,我要审你”,先给黛玉一个下马威,让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又说“好个千金小姐,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满嘴里说的都是什么!”烘托出紧张气氛,让懵懵懂懂的黛玉心里发虚;紧接着,宝钗说“你还装憨,昨儿行酒令,你说的是什么?我竟不知哪里来的?”一个惊雷将黛玉炸醒,让她知道已祸从口出。黛玉立即想起有失检点之处,羞得满面通红;看到黛玉一口一个“好姐姐”求饶,宝钗见好就收,拉她坐下吃茶,款款给她讲大道理:我们女孩子啊,不要看那些杂七杂八的书,乱了心性。如果真是这样,就不如不识字的好。既然识了字,该看正经书。看些杂书,乱了性情,就不可救了。女孩子的正经事还是针线纺织,这才是正理。黛玉感动宝钗没有当众揭穿她,给她难看,也都忘记了她是她的情敌了。

3、 处事周到,办事公平,关心体贴人,爱帮助人。

宝钗帮人有几个原则:一在他们最难的时候雪中送炭,二是忌讳第三人在场,三是打消对方的心理负担,四把姐姐的亲情相扮足了。宝钗富有帮助别人的热心,如湘云、邢岫烟、黛玉甚至香菱,就连极不怎么样的贾环,在分送礼品时,都不忘了他的一份。她的做法符合她平时的一贯处世态度,圆润,面面俱倒,不漏一处,也不厚此薄彼,拉拢着人心。她能够在妒心极重,“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的贾府,广得人缘,好评如潮,这也是很让人钦佩的。

一次,袭人想央求湘云替她做点针线活,宝钗知道后,马上对她讲明史湘云“在家里一点做不得主”,“做活做到三更天”,说出了湘云“一来就说累得慌”的苦衷,责怪她“怎么一时半刻不会体贴人”,并主动接去了要湘云做的活计。

湘云一时冲动想要开社作东道,但是她在史家的待遇,甚至不如贾府的大丫鬟,根本拿不出银子来办一个像样的答谢宴。宝钗邀她至自己居所,灯下为她分析:请几十号人吃饭,要花很多钱;因为干这个不要紧的事去向婶娘要钱还是向贾府借都不妥;刚好我家有个伙计送来免费螃蟹,味道鲜美,于是让下人告知薛蟠把桌凳,酒饭,螃蟹都搞定了。还劝她“你可别多心,想着我小看你了,咱们两个都明白就好了”。名义是湘云做东,全是宝钗出钱,因此,这位心直口快、性情豪爽的小姐,曾经真心地这样称赞宝钗:“这些姐妹们,再没有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样一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

对于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宝钗从自己的月钱中拨出银两给黛玉买燕窝;对于家境贫寒的邢岫烟,宝钗命莺儿瞒住众人取了邢岫烟当掉的冬衣。即使对大观园的下人,她也能体贴他们的起早睡晚,终年辛苦的处境,为他们筹划一点额外的进益。

宝钗是“山中高士”,她不像凤姐一样依靠依附巴结贾母来获得荣府的实际统治权,不跟人,也就不会跟错,领导倒台她也不会连坐;像宝钗一样能察言观色看透世故,但不去搬弄世故,才能避免待宰的命运。(据昌平新观察《宝钗的处世原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