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松樵
松樵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519
  • 关注人气:5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冤枉!薛宝钗何曾抢了闺蜜林黛玉的男友?

(2017-07-08 07:32:24)
标签:

薛宝钗

林黛玉

分类: 红楼十五钗

冤枉!薛宝钗何曾抢了闺蜜林黛玉的男友?

2017-7-8

首先声明,在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松樵不选边站,因为演义《红楼梦》本来就是为了“怀金悼玉”。这里的“金”“玉”,当然不只是指代薛宝钗和林黛玉,但主要是指代薛宝钗和林黛玉。

薛宝钗和林黛玉之成为闺蜜,并非始于红楼之初,而是在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之后,此前的钗黛不是闺蜜,而是情敌。第三十四回文本道:(宝钗)次日早起来,也无心梳洗,胡乱整理整理,便出来瞧母亲。可巧遇见林黛玉独立在花阴之下,问他那里去。薛宝钗因说“家去”,口里说着,便只管走。黛玉见他无精打采的去了,又见眼上有哭泣之状,大非往日可比,便在后面笑道:“姐姐也自保重些儿。就是哭出两缸眼泪来,也医不好棒疮!”

第四十九回文本道:宝钗忙起身答应了,又推宝琴笑道:“你也不知是那里来的福气!你倒去罢,仔细我们委曲着你。我就不信我那些儿不如你。”说话之间,宝玉黛玉都进来了,宝钗犹自嘲笑。湘云因笑道:“宝姐姐,你这话虽是顽话,恰有人真心是这样想呢。”琥珀笑道:“真心恼的再没别人,就只是他。”口里说,手指着宝玉。宝钗湘云都笑道:“他倒不是这样人。”琥珀又笑道:“不是他,就是他。”说着又指着黛玉。湘云便不则声。宝钗忙笑道:“更不是了。我的妹妹和他的妹妹一样。他喜欢的比我还疼呢,那里还恼?你信口儿混说。他的那嘴有什么实据。”宝玉素习深知黛玉有些小性儿,且尚不知近日黛玉和宝钗之事,正恐贾母疼宝琴他心中不自在,今见湘云如此说了,宝钗又如此答,再审度黛玉声色亦不似往时,果然与宝钗之说相符,心中闷闷不乐。因想:“他两个素日不是这样的好,今看来竟更比他人好十倍。”一时林黛玉又赶着宝琴叫妹妹,并不提名道姓,直是亲姊妹一般。那宝琴年轻心热,且本性聪敏,自幼读书识字,今在贾府住了两日,大概人物已知。又见诸姊妹都不是那轻薄脂粉,且又和姐姐皆和契,故也不肯怠慢,其中又见林黛玉是个出类拔萃的,便更与黛玉亲敬异常。宝玉看着只是暗暗的纳罕。

一时宝钗姊妹往薛姨妈房内去后,湘云往贾母处来,林黛玉回房歇着。宝玉便找了黛玉来,笑道:“我虽看了《西厢记》,也曾有明白的几句,说了取笑,你曾恼过。如今想来,竟有一句不解,我念出来你讲讲我听。”黛玉听了,便知有文章,因笑道:“你念出来我听听。”宝玉笑道:“那《闹简》上有一句说得最好,‘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这句最妙。‘孟光接了梁鸿案’这五个字,不过是现成的典,难为他这‘是几时’三个虚字问的有趣。是几时接了?你说说我听听。”黛玉听了,禁不住也笑起来,因笑道:“这原问的好。他也问的好,你也问的好。”宝玉道:“先时你只疑我,如今你也没的说,我反落了单。”黛玉笑道:“谁知他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他藏奸。”因把说错了酒令起,连送燕窝病中所谈之事,细细告诉了宝玉。宝玉方知缘故,因笑道:“我说呢,正纳闷‘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原来是从‘小孩儿口没遮拦’就接了案了。”黛玉因又说起宝琴来,想起自己没有姊妹,不免又哭了。宝玉忙劝道:“你又自寻烦恼了。你瞧瞧,今年比旧年越发瘦了,你还不保养。每天好好的,你必是自寻烦恼,哭一会子,才算完了这一天的事。”黛玉拭泪道:“近来我只觉心酸,眼泪却象比旧年少了些的。心里只管酸痛,眼泪却不多。”宝玉道:“这是你哭惯了心里疑的,岂有眼泪会少的!”

凡事因果相因。薛宝钗之成为林黛玉的闺蜜,是因为她决定退出三角恋,封存“金玉良缘”。薛宝钗何故如此?一因她在贾府一直被视为“外人”,二因元妃赐礼而导致贾母清虚观之行,三因贾雨村和赵姨娘之故而屡屡“得是非(待时飞)”。

林黛玉之成为薛宝钗的闺蜜,究其原因,除了第四十九回黛玉对宝玉所讲的外,便是林黛玉得到了贾宝玉的心,心满意足,虽死无憾,因为“宝黛之恋”的核心是互为“知己”、“知心”。即便贾宝玉将来娶别人为妻,姬妾成群,她也不在乎,也全无嫉妒之心。还有就是,“近来我只觉心酸,眼泪却象比旧年少了些的。心里只管酸痛,眼泪却不多。”林黛玉心里明白,她“魂归离恨天”后,取代“木石姻缘”的必是“金玉良缘”,林黛玉打心眼里认定,她死后取代自己的唯有薛宝钗,史湘云不可,她已是“议婚”之人。正因为如此,“蘅芜君兰言”才能“解”她的“疑癖”,她才愿与薛宝钗“金兰契互剖金兰语”,结为闺蜜。

有论者断言,“薛宝钗因为得到宝玉母亲的认可,抢了自己好闺蜜黛玉的男朋友宝玉,赢了婚姻”。即便是按照一百二十回通行本,此说也难以成立。松樵一贯认为,虽然“研(言)红无类”但要求自圆其说;研读红楼梦,当坚持宏观在胸微观在握有机统一。该论者的断言,根本就无法自圆其说,微观上讲不通,宏观上更讲不通。薛宝钗何曾抢了闺蜜林黛玉的男友?冤枉!

“金玉良缘”最后成真,那是林黛玉死了以后的事,而且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所谓“抢了自己好闺蜜黛玉的男朋友宝玉,赢了婚姻”毫不相干。其实,这在书中是有隐伏的。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茜纱窗真情揆痴理”文本写道:

这里宝玉和他只二人,宝玉便将方才从火光发起,如何见了藕官,又如何谎言护庇,又如何藕官叫我问你,从头至尾,细细的告诉他一遍,又问他祭的果系何人。芳官听了,满面含笑,又叹一口气,说道:“这事说来可笑又可叹。”宝玉听了,忙问如何。芳官笑道:“你说他祭的是谁?祭的是死了的菂官。”宝玉道:“这是友谊,也应当的。”芳官笑道:“那里是友谊?他竟是疯傻的想头,说他自己是小生,菂官是小旦,常做夫妻,虽说是假的,每日那些曲文排场,皆是真正温存体贴之事,故此二人就疯了,虽不做戏,寻常饮食起坐,两个人竟是你恩我爱。菂官一死,他哭的死去活来,至今不忘,所以每节烧纸。后来补了蕊官,我们见他一般的温柔体贴,也曾问他得新弃旧的。他说:‘这又有个大道理。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你说可是又疯又呆?说来可是可笑?”宝玉听说了这篇呆话,独合了他的呆性,不觉又是欢喜,又是悲叹,又称奇道绝,说:“天既生这样人,又何用我这须眉浊物玷辱世界。”

《红楼梦》贯串始终的是三大奇案,“冯渊案”“古扇案”无须介绍,八十回后铁定还有一个“通灵宝玉案”。不然,“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体现在哪?贾雨村高吟之联“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怎么解释?元妃省亲所点第一出戏为什么是《豪宴》?曹雪芹为什么设计金陵甄家有一个面相和个性与贾府贾宝玉一样的甄宝玉?

在“通灵宝玉案”全过程中,贾府曾先后两次造假,第一次造假,即以赝品通灵宝玉蒙混。在这次造假中,贾宝玉曾避祸他乡。正是在贾宝玉避祸他乡时,林黛玉遭遇不如意指婚而自镒。贾宝玉避祸返回贾府后,完成了人生两件大事:“洞房花烛夜”——与薛宝钗成亲,“金榜题名时”——乡试中举。

贾宝玉最后出家当和尚,虽然与“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有关,但起决定作用的是“通灵宝玉案”。

由上可知,断言薛宝钗抢了闺蜜林黛玉的男友贾宝玉,乃活天的冤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