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金陵十二钗”排序之谜
(2017-06-08 09:09:22)
标签:
金陵十二钗 |
分类: 红楼十五钗 |
浅议“金陵十二钗”排序之谜
(2017-6-8)
从宏观考察,《红楼梦》“大旨谈情”,于是乎有好事者便生生出个“情榜”来,极言者称有“九榜一百零八钗”,误读红楼为水浒了。“九榜一百零八钗”依据何在?“金陵十二钗”簿册也。松樵倒是愿为极言者导岀“九榜一百零八钗”之依据:“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夜怨司”、“春感司”、“秋悲司”六司皆为一册,每册“十二钗”,称之为“一榜”,“薄命司”三册为“三榜”,岂不是“九榜一百零八钗”!哈哈,皆大欢喜!
不说闲话了,单道这“薄命司”之“薄命”,显然取意“红颜薄命”。如何“薄命”?“千红一哭(窟)”、“万艳同悲(杯)”之谓也。人世间有如此之大的家族吗?唯皇家堪当。回看历史,每一个封建王朝覆灭之时,其后宫惨状莫不“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红楼梦》是小说,塑造一个有“三四百丁”的荣国府,且有一个“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并无不可,应予认同和理解。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最费心思的当属“金陵十二钗”排序了。松樵认为,曹氏的排序至少使用了五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最简单明了,就是警幻仙子所说的:“以彼家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终身册籍,令彼熟玩。”这也就是说,贾府的十二位上等女子录入正册,十二位中等女子录入副册,十二位下等女子录入又副册。第二种方法就是文本上的排序,三册倒着排,先将“又副册”排出第一、第二,再将“副册”列出香菱一钗,最后将“正册”十二钗悉数排出。如此一来,排出序来就是晴雯,袭人,香菱,林黛玉、薛宝钗合一。第三种方法就是只看三册的第一,“正册”林黛玉、薛宝钗合而为一册,可以理解为钗黛并列第一,“副册”香菱未有排序,因仅列一位,可以理解为第一,“又副册”晴雯第一。如此一来,三册便有四个第一了。第四种方法就是,“正册”十二位,秦可卿居第十二,因为“副册”只列出了香菱,香菱便居第十三了,晴雯、袭人则分别居第十四和第十五了。第五种方法就是,否定“四个第一”,理由是:“副册”香菱未有排序,也可以不理解为第一,“又副册”晴雯第一,袭人第二,凡通读红楼者,都能悟出“晴为黛影”,“袭为钗副”,如此一来,三册便只有两个第一了——林黛玉和晴雯。
或问:如何认知曹雪芹排序“金陵十二钗”所使用的五种方法?松樵认为,曹氏的这五种方法都对,都无懈可击,所不同的是侧重点有异。
曹雪芹在开卷第一回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虽我不学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破一时之闷,醒同人之目,不亦宜乎?”
将历史定格在明清易代之际,“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的“当日所有之女子”, 非金陵秦淮河风尘女子莫属,那真个是“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秦淮八艳”之柳如是,其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被徐天啸评价为“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君不见“金陵十二钗”正册之十二秦可卿临终前念念不忘贾家,托梦王熙凤:“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於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竞争,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
“秦淮八艳”之陈圆圆,吴三桂带其入蜀后独占云南后,欲将圆圆立为正妃,圆圆托故辞退,吴三桂别娶。不想所娶正妃悍妒,对吴的爱姬多加陷害冤杀,圆圆遂独居别院。圆圆失宠后对吴渐渐离心,吴曾阴谋杀她,圆圆得悉后,遂乞削发为尼,从此在五华山华国寺长斋绣佛。
“秦淮八艳”之李香君,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的暮春,悄地合上了那把题有侯方域诗句的扇子,凄切地收拾好行装,与过去诀别。她独自来到栖霞山下,在一座寂静的道观里,出家为道士。史书言,李香君后不知所终。
静观“金陵十二钗”正册之六妙玉、之八贾惜春,在她们身上不是有“秦淮八艳”陈圆圆、李香君、卞玉京之影子么?
“秦淮八艳”之寇白门,脱籍从良嫁给圆滑狡黠的官僚朱国弼数月后,朱那儇薄寡情便渐暴露,遂将寇氏丢一边,依旧走马于章台柳巷之间。1645年清军南下。朱国弼投降了清朝,不久入京师,又被清廷软禁。朱氏欲将连寇白门在内的歌姬婢女一起卖掉,白门对朱云:“若卖妾所得不过数百金……若使妾南归,一月之间当得万金以报公。”朱思忖后遂答允,寇白门短衣匹马带着婢女斗儿归返金陵。寇氏在旧院姊妹帮助下筹集了20000两银子将朱国弼赎释。这时朱氏想重圆好梦,但被寇氏拒绝,她说:“当年你用银子赎我脱籍,如今我也用银子将你赎回”当可了结。
……
所谓“以彼家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终身册籍,令彼熟玩”,便是“昭传”金陵秦淮河风尘女子,“破一时之闷,醒同人之目”。
第二种排序方法,所排出的是贾宝玉生命中最重要的十五位女子,她们是:晴雯、袭人、香菱、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第三种排序方法,所排出的是作者心中的矛盾。林黛玉、薛宝钗为什么要合为一册?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至爱,理当排序第一,然薛宝钗毕竟是正妻,不排第一则名不正言不顺,无可奈何,只好合一,让她们并列。这一方法有袭人的言论为证:“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就费这样心思,比出这些正经人来!还有一说,他纵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第七十七回)可是作者偏偏就让晴雯“灭过”袭人的“次序”。
第四种排序方法旨在点破林黛玉、薛宝钗、秦可卿、香菱、晴雯五钗的模样形象之关系。秦可卿是在梦中同贾宝玉成过姻的钗女,“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而香菱“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象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晴雯则“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第七十四回王夫人语)。
第五种排序方法在于印证西方灵河岸三生石畔的神话传说。《红楼梦》故事本来就是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下凡造历幻缘”,而绛珠仙子则是下世“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作为绛珠仙子今生的林黛玉,在女性主人公中自然要排序第一。
最难解说清楚之谜是香菱即甄英莲。香菱是薛家的人,薛蟠之妾,警幻仙子说得明白:“金陵十二钗”三册系贾府“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终身册籍”,香菱何以被录入“副册”呢?或曰:史湘云、妙玉不也不是贾府的人吗?不对了,史湘云在林黛玉未到之前,曾在贾母身边生活过多年,妙玉则是贾府大观园栊翠庵的尼姑。
香菱之所以能被录入“金陵十二钗”副册,可追溯到第一回甄士隐梦的白日梦。梦中和尚对甄士隐说过:“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此物”即“蠢物”,亦即补天剩石幻化成的通灵宝玉,亦即贾宝玉落草时嘴中所衔的那块五彩晶莹的玉。“此物”与甄士隐有“一面之缘”,隐寓贾宝玉将成为甄英莲的丈夫,甄士隐的女婿。
《红楼梦》中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薛家率先告败,败之源在于“薛文龙悔娶河东狮”。国之将兴,必有祥瑞;家之将败,必现乱象。文本说:“合长安城中,上至王侯,下至买卖人,都称他家是‘桂花夏家’。”宝玉笑问道:“如何又称为‘桂花夏家’?”香菱道:“他家本姓夏,非常的富贵。其余田地不用说,单有几十顷地独种桂花,凡这长安城里城外桂花局俱是他家的,连宫里一应陈设盆景亦是他家贡奉,因此才有这个浑号。如今太爷也没了,只有老奶奶带着一个亲生的姑娘过活,也并没有哥儿兄弟,可惜他竟一门尽绝了。”《红楼梦》是小说,其遣词造句、姓氏设计、人物命名,乃非同寻常地讲究,而且多有寓意。我们想想,夏日何得有桂花?又桂花时节焉得又有雪(薛)?三事原系风马牛,全若强凑合,故终不相符。运败之事大都如此,当事者自不解耳。这夏金桂便是个败家的丧门星!
薛蟠那叫个悔呀,文本说他急的说又不好,劝又不好,打又不好,央告又不好,只是出入咳声叹气,抱怨说运气不好。当下薛姨妈早被薛宝钗劝进去了,只命人来卖香菱。宝钗笑道:“咱们家从来只知买人,并不知卖人之说。妈可是气的胡涂了,倘或叫人听见,岂不笑话。哥哥嫂子嫌他不好,留下我使唤,我正也没人使呢。”薛姨妈道:“留着他还是淘气,不如打发了他倒干净。”宝钗笑道:“他跟着我也是一样,横竖不叫他到前头去。从此断绝了他那里,也如卖了一般。”香菱早已跑到薛姨妈跟前痛哭哀求,只不愿出去,情愿跟着姑娘,薛姨妈也只得罢了。自此以后,香菱果跟随宝钗去了,把前面路径竟一心断绝。
无巧不成书。第一回甄士隐做了个白日梦,第五回怀揣“蠢物”的贾宝玉也做了个白日梦,而且还梦见甄士隐女儿英莲“过去未来的簿册”。文本说:“宝玉看了不解。遂掷下这个,又去开了‘副册’橱门,拿起一本册来,揭开看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配画中“画着一株桂花”,判词中有“两地生孤木”之句,意思完全一样的,“两地生孤木”也是“一株桂花”。这“一株桂花”为何?贾宝玉的遗腹子贾桂是也。君记否?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这两回曾异乎寻常地四写“桂花”、三现“玉桂”。 何为“佳谶”? 贾兰中秋诗含“兰桂齐芳”之句是也。
有两个疑惑需加以说明,其一,香菱何以胎孕贾宝玉的该子?薛宝钗嫁贾宝玉之时,香菱乃陪房丫环。贾宝玉虽然“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但对香菱还是饱含真情的,这只要看第六十二回“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和第七十九回“薛文龙悔娶河东狮”前面的情节便一目了然。其二,香菱“本来怯弱,虽在薛蟠房中几年,皆由血分中有病,是以并无胎孕。今复加以气怒伤感,内外折挫不堪,竟酿成干血之症,日渐羸瘦作烧,饮食懒进,请医诊视服药亦不效验”,
这是实情。但是,
至此,香菱即甄英莲入选“金陵十二钗”副册之谜还是没有完全解说清楚。为什么“副册”仅香菱一钗且未排序?未有排序是因为作者太为难。香菱是生产贾桂时大出血而“香魂返故乡”的,这是香菱的判词及配画告诉我们的。“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 香菱岂不是产后大出血而死?子在母亡,谁来抚养?彼时贾宝玉已出家,薛宝钗自杀身亡,王夫人老迈年高。抚养贾桂长大成人成才的另有其人,她就是傅秋芳(抚秋芳)——这是一位以未嫁女的身份充任贾桂养母的伟大女性,“金陵十二钗”副册若排序,香菱与傅秋芳,谁当排为第一?曹雪芹为难了,故而干脆只让宝玉看到香菱的薄册且未排序。
“副册”仅香菱一钗,且“又副册”晴雯排序第一,这是因为作者旨在以莲花、荷花、芙蓉花喻人,讴歌“出淤泥而不染” 的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宋人周敦颐《爱莲说》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香菱即甄英莲和晴雯不正是这样的红楼女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