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贾府时的林黛玉是个乖乖女
(2017-03-26 08:10:09)
标签:
林黛玉 |
分类: 红楼十五钗 |
刚进贾府时的林黛玉是个乖乖女
(2017-3-26)
林黛玉进贾府在《红楼梦》中是百读不厌的章节、百说不厌的话题。从小说创作角度看,林黛玉进贾府是古今中外小说把人物出场写绝了的上品。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段还通过林黛玉纯真的眼睛观察了贾府复杂的人性、人情、人际关系。可以说,林黛玉进贾府就先上了人生重要的一课。这一课,既教给她认识外祖母家的人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又教给她知道贾府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么回事,还教给她在贾府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应该怎么样吃饭、怎么样喝茶。
林黛玉进贾府时多大年纪?红学家有的说九岁,有的说十一岁。不管九岁还是十一岁,都是小学生的年纪。这种年纪的人对人生不过一知半解,懵懵懂懂。但林黛玉特别懂事,特别清醒,这是因为她早慧。关于林黛玉的早慧,小说里早就有描写,那就是贾雨村对冷子兴说到,他教的女学生总是在读到“敏”的时候读“密”,写的时候也省写一两笔,贾雨村一直很纳闷,通过冷子兴的介绍,他才知道,原来林黛玉的母亲叫“贾敏”。五岁的林黛玉就知道对母亲的名字得避讳。林黛玉的懂事除了早慧的原因之外,更因为母亲曾经提醒黛玉,她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因此黛玉进入贾府之初,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去”。
林黛玉的外祖母与别家不同,先是林黛玉接触贾府的三等仆妇就觉其不凡,后是林黛玉进入贾府后更觉得外祖母家与众不同。林黛玉的外祖母家到底跟别家、首先跟林黛玉自己家有何不同?主要在于,贾府居于封建大官僚的宝塔尖。解开这谜底的最重要文字,是林黛玉看到的荣禧堂的堂皇气派。
林黛玉从苏州来到京城,先在荣宁街看到“敇造宁国府”,知道这是外祖母家的长房,然后看到荣国府,当然也是敇造,是皇帝下令建造的。林黛玉一步一步看到贾母等人居住的地方后,来到贾政居住的荣国府正房荣禧堂。
为什么是荣国公的次子贾政居住正房而不是长子贾赦居住正房?这是红学家众说纷纭的话题,也是索隐者津津乐道的话题。松憔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长子贾赦娶妻后被分出另立门户,次子贾政尚未娶妻、女儿贾敏尚未出嫁,自然要跟代善夫妇一起生活,自然也居住在正房;其二,贾赦系先娶妻生子后袭爵位的,且其袭爵是皇上的旨意。“次子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不料代善临终时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了。”(第二回)贾政娶王夫人后,贾敏嫁林如海,贾代善作古,贾政夫妇自然要留在正房伺奉贾母。总不能让贾政夫妇也被分出另立门户,正房只留下贾母一个孤老婆子吧?或曰,为什么不让贾赦、贾政对调,让长子居住正房?这则有三个因由:一为贾政系“祖父最疼”,二为贾赦为贾母所不爱,三为二儿媳系“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之女。
荣禧堂从外边看是轩昂壮丽的大正房,迎面,在墙的上边,悬着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青色的底子,上边雕着九条龙,龙的上边是赤金斗大字“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这是皇帝赏赐的,盖了日理万机的皇帝的印章。皇帝下令建造荣国府,又亲自给荣国公的正房赐名“荣禧堂”。在荣禧堂紫檀木大条几上,摆着价值连城的古玩和外国进口的昂贵玻璃装饰品。荣禧堂正面墙上在皇帝赐的匾下边,挂着一幅墨龙大画。叫“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上面画了一条气势磅礴的雨天海潮中的墨龙,“雨”字切“漏”,百官等待时辰上朝的“待漏”的“漏”,海潮的“潮”和百官上朝的“朝”同音,所以表面上是一条龙,但因为龙的背景是雨天海潮,就成了“待漏随朝墨龙”,是大臣侍奉皇帝的象征。画旁有一副银雕对联,跟皇帝亲自题名的匾对应:
座上珠玑昭日月
堂前黼黻焕烟霞
到荣禧堂来的客人佩戴的珠玉可与日月争辉,高官的礼服联成片像天上的彩霞。所以,荣禧堂内,皇帝亲赐的匾,象征皇帝身边重要大臣的墨龙大画,透露来到荣禧堂的朋友皆非等闲之辈的对联,几百个字,就把封建大官僚之家的绝顶气势、派头、地位写出来了。
林黛玉的父亲是探花,任职盐政,官不小,钱不少,但跟受到皇帝钦赐匾额的外祖母家比起来,小巫见大巫了。林黛玉看到外祖母家的荣禧堂,不能不进一步提醒自己格外小心谨慎。
仔细推敲黛玉进府的为人处事,我们发现,这时的林黛玉相当懂事,相当内敛。是个说得少、想得多的好孩子。不该说的话,一句也不说;该说的话,一句也不少,还都说到点子上;该行什么礼,一步也不缺,都行到礼数上。林黛玉进贾府第一天遇到的人,遇到的事,她的应对,件件完美,桩桩得体,无懈可击。这时的林黛玉在贾府人眼中,是个美丽文弱、懂事明理的乖乖女。林黛玉如果能够按照初进贾府时的样子表现下去,《红楼梦》的故事就不是现在的样子了。(原载天涯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