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敏仙逝、林如海捐馆令林黛玉得以长住贾府

(2017-02-22 08:22:11)
标签:

贾敏

林如海

林黛玉

冯渊

薛宝钗

分类: 红楼十五钗

贾敏仙逝、林如海捐馆令林黛玉得以长住贾府

——前80回红楼梦仅写两个人出生却写19个人死亡(2

2017-2-22

(续昨)《红楼梦》前80回在写宝黛出生的同时,写了19个人的死亡。现将死亡者分类论述如下:

一、林黛玉父母——贾敏仙逝、林如海捐馆,为林黛玉长住贾府创造了条件,同时为贾府建造大观园提供了资金

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是通部《红楼梦》唯一没有明出场却占居半个回目的人物,就是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与第三回“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乃因果关系。文本写道:却说雨村忙回头看时,不是别人,乃是当日同僚一案参革的号张如圭者。他本系此地人,革后家居,今打听得都中奏准起复旧员之信,他便四下里寻情找门路,忽遇见雨村,故忙道喜。二人见了礼,张如圭便将此信告诉雨村,雨村自是欢喜,忙忙的叙了两句,遂作别各自回家。冷子兴听得此言,便忙献计,令雨村央烦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雨村领其意,作别回至馆中,忙寻邸报看真确了。次日,面谋之如海。如海道:“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此刻正思向蒙训教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但请放心,弟已预为筹画至此,已修下荐书一封,转托内兄务为周全协佐,方可稍尽弟之鄙诚,即有所费用之例,弟于内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劳尊兄多虑矣。”雨村一面打恭,谢不释口,一面又问:“不知令亲大人现居何职?只怕晚生草率,不敢骤然入都干渎。”如海笑道:“若论舍亲,与尊兄犹系同谱,乃荣公之孙。大内兄现袭一等将军,名赦,字恩侯,二内兄名政,字存周,现任工部员外郎,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故弟方致书烦托。否则不但有污尊兄之清操,即弟亦不屑为矣。”村听了,心下方信了昨日子兴之言,于是又谢了林如海。如海乃说:“已择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尊兄即同路而往,岂不两便?”雨村唯唯听命,心中十分得意。

如海遂打点礼物并饯行之事,雨村一一领了。

那女学生黛玉,身体方愈,原不忍弃父而往,无奈他外祖母致意务去,且兼如海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随了奶娘及荣府几个老妇人登舟而去。雨村另有一只船,带两个小童,依附黛玉而行。

不言自明,“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也为“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牵了线搭了桥。

屋漏偏遭连夜雨,狂风单打下岸人。林黛玉母亲贾敏仙逝几年后,其父亲林如海便“捐馆扬州城”了。第十二回末写道:“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却为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林黛玉回去。贾母听了,未免又加忧闷,只得忙忙的打点黛玉起身。宝玉大不自在,争奈父女之情,也不好拦劝。于是贾母定要贾琏送他去,仍叫带回来。一应土仪盘缠,不消烦说,自然要妥贴。作速择了日期,贾琏与林黛玉辞别了贾母等,带领仆从,登舟往扬州去了。” 

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文本写道:正闹着,人回:“苏州去的人昭儿来了。”凤姐急命唤进来。昭儿打千儿请安。凤姐便问:“回来做什么的?”昭儿道:“二爷打发回来的。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二爷打发小的来报个信请安,讨老太太示下,还瞧瞧奶奶家里好,叫把大毛服带几件去。”凤姐道:“你见过别人了没有?”昭儿道:“都见过了。”说毕,连忙退去。凤姐向宝玉笑道:“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宝玉道:“了不得,想来这几日他不知哭的怎样呢!”说着,蹙眉长叹。

——“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

贾母定为什么要贾琏送林黛玉去,仍叫带回来?昭儿赶回来“讨老太太示下”,这不仅是在说林黛玉将长住贾府,还在说如何处置林如海的积蓄和家产。“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只可惜这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第二回)

林如海的积蓄和家产有多少?第七十二回贾琏在和凤姐、平儿、旺儿媳妇等人说到荣国府家道艰难时讲过这样一句话:“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贾琏话中的“再”字很重要。它首先说明荣国府是曾经发过一次三二百万的财的。其次,这荣国府时下还有会发财的人吗?贾赦?贾政?王夫人?而且是发三二百万的财,这么一笔大数目,荣国府当然没有这样的人。因为荣国府“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第二回)设若贾赦或贾政能够发这么一笔财,由于这兄弟俩不和,他们是决不会把这笔财和荣国府的“官中钱”放在一起来给大家用的。

密处不容针。荣国府曾经发过的那一次“三二百万的财”,只能解释为得了林如海的积蓄和家产,即林父给独女留下的嫁妆银和“生活保障金”。贾琏的这句话,当然是指建造“大观园”挪用了林家的“三二百万”的事。否则,无论怎么说都是说不通的。

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说第四十五回文本中黛玉和宝钗两个人“金兰契互剖金兰语”时,黛玉说:“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其实,这只是作者故意的“虚虚实实”之笔。黛玉平时用的“月例银子”根本就不是荣国府的“官中钱”,而是自己的钱,是经由贾母发放的。

二、冯渊之死既为贾雨村判断“葫芦案”存照,又为薛宝钗进贾府开道

环环相扣。前面说过,“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也为“金陵城起复贾雨村”牵了线搭了桥。“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贾雨村接手“冯渊案”,枉顾王法,胡乱判案,薛家平安进京,薛宝钗住进了贾府,宝黛钗三角恋旷日持久展开,剪不断,理还乱。

冯渊是怎么死的?被薛宝钗之兄薛蟠打死的。第四回文本说:门子笑道:“不瞒老爷说,不但这凶犯的方向我知道,一并这拐卖之人我也知道,死鬼买主也深知道。待我细说与老爷听:这个被打之死鬼,乃是本地一个小乡绅之子,名唤冯渊,自幼父母早亡,又无兄弟,只他一个人守着些薄产过日子。长到十八九岁上,酷爱男风,最厌女子。这也是前生冤孽,可巧遇见这拐子卖丫头,他便一眼看上了这丫头,立意买来作妾,立誓再不交结男子,也不再娶第二个了,所以三日后方过门。谁晓这拐子又偷卖与薛家,他意欲卷了两家的银子,再逃往他省。谁知又不曾走脱,两家拿住,打了个臭死,都不肯收银,只要领人。那薛家公子岂是让人的,便喝着手下人一打,将冯公子打了个稀烂,抬回家去三日死了。这薛公子原是早已择定日子上京去的,头起身两日前,就偶然遇见这丫头,意欲买了就进京的,谁知闹出这事来。既打了冯公子,夺了丫头,他便没事人一般,只管带了家眷走他的路。他这里自有兄弟奴仆在此料理,也并非为此些些小事值得他一逃走的。这且别说,老爷你当被卖之丫头是谁?”雨村笑道:“我如何得知?”门子冷笑道:“这人算来还是老爷的大恩人呢!他就是葫芦庙旁住的甄老爷的小姐,名唤英莲的。”

贾雨村是怎样胡乱判案的?文本说:至次日坐堂,勾取一应有名人犯,雨村详加审问,果见冯家人口稀疏,不过赖此欲多得些烧埋之费,薛家仗势倚情,偏不相让,故致颠倒未决。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雨村断了此案,急忙作书信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等语。

冯渊者,逢冤也。“冯渊案”是贾雨村起复后所经办的第一宗冤案

那时王夫人已知薛蟠官司一事,亏贾雨村维持了结,才放了心。又见哥哥升了边缺,正愁又少了娘家的亲戚来往,略加寂寞。过了几日,忽家人传报:“姨太太带了哥儿姐儿,合家进京,正在门外下车。”喜的王夫人忙带了女媳人等,接出大厅,将薛姨妈等接了进去。姊妹们暮年相会,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忙又引了拜见贾母,将人情土物各种酬献了,合家俱厮见过,忙又治席接风。

第五回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

但很可惜,薛宝钗却有“从胎里带来一股热毒”,这热毒使薛宝钗违犯真情至性,颠倒黑白、损人利己。所以,尽管薛宝钗的美丽曾令宝玉心动神移,宝钗的贤淑在贾府有口皆碑, 但贾宝玉还是选择了林黛玉且无怨无悔。《红楼梦十二支.第二支.终身误》揭示贾宝玉的婚姻归宿是与薛宝钗齐眉举案,却终不忘林黛玉——“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待续)(原载天涯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