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赏中秋两回何以四写“桂花”三现“玉桂”?

(2017-01-21 07:56:58)
标签:

兰桂齐芳

贾桂

分类: 红楼十五钗

赏中秋两回何以四写“桂花”三现“玉桂”?

2017-1-21


贾府末世中秋赏月宴会占居两个回目——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这两回“隐”去了哪些“真事”松樵不敢妄说,但就“假语存焉”而言,这两回接近小说尾声了,需要交代后事了:“异兆发悲音”预示着贾府大厦将倾,“新词得佳谶”预示着贾府中兴,“联诗悲寂寞”预示着林黛玉、史湘结局。“谁解其中味”之“味”在哪里?正在这两回交代的后事之中。

有论者道贾府赏中秋是末世狂欢,谬也。松樵以为,借用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下片“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倒还切中。

限于篇幅,本文着重“新词得佳谶”,余者恕免。

第七十五回、第七十六回,四写“桂花”三现“玉桂”,堪称神来之笔,颇费思忖。四写“桂花”在“赏中秋”现场,三现“玉桂”在“联诗”之中。“贾母便命折一枝桂花来,命一媳妇在屏后击鼓传花”,此一写也;“这里贾母仍带众人赏了一回桂花,又入席换暖酒来”,此二写也;“正说着闲话,猛不防只听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吹出笛声来”,此三写也;“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此四写也。“湘云笑道:‘这也难不倒我,我也有了。’因联道:分瓜笑绿嫒。香新荣玉桂”,此一现也;“黛玉笑道:‘虽如此,下句也不好,不犯着又用“玉桂”“金兰”等字样来塞责’”,此二现也;“黛玉笑道:‘你不说“玉桂”,我难道强对个“金萱”么?再也要铺陈些富丽,方才是即景之实事’”,此三现也。

柳永《望海潮》词云:“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意思是说,里外西湖绕着重叠的山峦,秋来桂子发出清香,湖上十里开满荷花。贾府中秋赏月宴会选在大观园凸碧堂,山下便是凹晶馆。想必此时的大观园,亦是凸碧凹晶清嘉,有漫山桂子,满池荷花。这凸碧山庄山脊上,满山桂树,八月十五桂花飘香。——大观园树林同类成片,沁芳桥边乃桃树林,沁芳桥一带堤上乃栁林,山石之后有一株大杏树,凸碧山庄山脊上则满山桂树。

击鼓传花可巧传至宝玉鼓止,乃起身辞道:“我不能说笑话,求再限别的罢了。”贾政道:“既这样,限一个‘秋’字,就即景作一首诗。若好,便赏你,若不好,明日仔细。”。 “即景”就是眼前的景物,“限一个‘秋’字”,明言这诗乃咏秋天景物的诗。然这“秋”又有中秋之义,所以这诗应是咏今日景物的中秋诗。这番道理想必作诗人都是知道的。宝玉的一首四句诗交卷后,贾政“点头不语”,贾母“知无甚大不好”,贾政认为“到底词句不雅”,遵母命奖励了宝玉:“把我海南带来的扇子取两把给他。”可巧花落在贾环手中,便也索纸笔来立挥一绝与贾政。贾政看了,亦觉罕异,只是词句终带着不乐读书之意,遂不悦道:“可见是弟兄了。发言吐气总属邪派,将来都是不由规矩准绳,一起下流货。妙在古人中有‘二难’,你两个也可以称‘二难’了。只是你两个的‘难’字,却是作难以教训之‘难’字讲才好。哥哥是公然以温飞卿自居,如今兄弟又自为曹唐再世了。”

有论者评曰,根据“二难”之典,加之贾赦的议论,宝玉、贾环的中秋诗,应是预示贾环夺嫡获胜,继承了贾府基业。且不言此评谬误,即便这样,能称之为“佳谶”吗?

贾兰作中秋诗与宝玉、贾环不同,并非击鼓传花传至他鼓止,依令而行,乃“令”外所作——“当下贾兰见奖励宝玉,他便出席也做一首递与贾政看”。贾兰如此作为,甚为符合他自强不息,不甘居人后的个性特征。果然,“贾政看了喜不自胜,遂并讲与贾母听时,贾母也十分欢喜,也忙令贾政赏他。”由此可见,“得佳谶”的“新词”正是贾兰的中秋诗。

贾兰的中秋诗“新词”何以“得佳谶”呢?这就涉及到本文所议的赏中秋两回为何四写“桂花”三现“玉桂”了。

让我们再看贾兰作中秋诗时之“即景”:天上一轮圆月,月中有玉兔、玉桂;地上,凸碧山庄山脊满山桂树;眼前,凡桌椅形式皆是圆的,上面居中贾母坐下,左垂首贾赦、贾珍、贾琏、贾蓉,右垂首贾政、宝玉、贾环、贾兰,团团围坐。“今日得母子团圆,自比往年有趣。往年娘儿们虽多,终不似今年自己骨肉齐全的好。”(第七十六回王夫人语)击鼓传花之“花”乃桂花。贾兰之“兰”金秋则是“金兰”。不甘居人后的贾兰中秋诗必有“金兰”竞放,“玉桂”飘香——“兰桂齐芳”之类佳句,所以“贾政看了喜不自胜,遂并讲与贾母听时,贾母也十分欢喜,也忙令贾政赏他。”

“金兰”竞放,“玉桂”飘香——“兰桂齐芳”之类句子何以为“佳谶”呢?

“玉桂”乃桂花的一种,可制作桂花香茶。史湘云诗句“香新荣玉桂”,本意为用刚开放桂花制作的桂花香茶,泡沏后散发出清香,当然还有隐义。“金兰” 乃兰科头蕊兰属植物,史湘云诗句中并无“金兰”之句,林黛玉连说“金兰”、“玉桂”,除对偶外,显然还有隐义。林黛玉诗句“色健茂金萱”之“金萱”即“金萱茶”,“金萱茶”是以金萱茶树采制的半球形包种茶。林诗句本意为用正繁茂生长的金萱茶树采制的半球形包种茶, 泡沏后茶色非常娇美,当然也还有隐义。

下边就要谈到“玉桂”、“金兰”、“金萱”的隐义了。

1、“玉桂”、“金兰”之隐义

文本中黛玉笑道:“虽如此,下句也不好,不犯着又用‘玉桂’‘金兰’等字样来塞责。”“玉桂”之“玉”与“金兰”之“金”合为“金玉”,寓“金玉良缘”。“玉桂”之“桂”与“金兰”之“兰”合为“兰桂”,寓“兰桂齐芳”。

2、“玉桂”之隐义

“玉桂”之“玉”隐含贾宝玉之名,“玉桂”之“桂”即“两地生孤木”,隐伏贾宝玉之子贾桂系香菱所生。第五回香菱的判词及配画说:“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一株桂花”隐伏贾宝玉之子贾桂,“两地生孤木”亦隐伏贾宝玉之子贾桂。——“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致使香魂返故乡”,香菱生下贾桂后大出血,“香魂返故乡”。

3、“玉桂”、“金萱”之隐义

文本中黛玉笑道:“你不说‘玉桂’,我难道强对个‘金萱’么?再也要铺陈些富丽,方才是即景之实事。”这里的“玉桂”、“金萱”主要是在说隐义。“萱”者,“萱堂”也,母亲或母亲居住的地方之谓也。“玉桂”隐伏贾宝玉之子贾桂,“金萱”隐伏薛宝钗做了母亲——贾桂之嫡母,香菱乃贾桂生母。与“金萱”之“金”相连属还可以是史湘云,但史湘云终身守寡,不可能成为母亲或嫡母。有人疑问,“玉桂”之“桂”何以就是贾宝玉之子而不是之女呢?一则,因为贾兰是小子,他不可能诗咏一个女孩和他“竞放”、“齐芳”;二则,若贾桂系贾宝玉之女,贾政看了就不会“喜不自胜”,贾母听了也不会“十分欢喜”,就构不成“佳谶”了。

4、“金兰”之隐义

“金兰” 源自《世说新语·贤媛》:“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原指朋友间感情投合,后来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红楼梦》中明写结为金兰姊妹唯有薛宝钗和林黛玉,所以这里的“金兰”隐伏金兰姊妹薛宝钗和林黛玉无疑。当初林黛玉与薛宝钗义结金兰之时,她便意识到,虽然自己得到了贾宝玉的心,但其在俗世不可能持久,接替她的必是薛宝钗。不然,她怎会与薛宝钗义结金兰?不然,警幻仙子怎会让薛宝钗等“一干风流冤家”陪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下世“了结此案”?如今薛宝钗成为贾桂之嫡母,林黛玉便是贾桂之义母了。

5、综合“玉桂”、“金兰”、“金萱”的隐义

贾兰的中秋“新词”必有“金兰”竞放,“玉桂”飘香——“兰桂齐芳”之类佳句,由林黛玉和史湘云联诗之句及对话得到证实。“兰”即贾兰,贾珠和李纨之子,“桂”即贾桂,贾宝玉和香菱之子。薛宝钗为贾宝玉嫡妻,自然为贾桂之嫡母。薛宝钗和林黛玉乃金兰姊妹,林黛玉与贾宝玉未婚先去,贾桂应追认林黛玉亦为母亲(义母)方合伦理。贾兰、贾桂之母均为仙界“风流冤家”,贾桂之父乃神瑛侍者与补天遗石合体,他们岂会混同于一般凡夫俗子?而且,贾桂必然胜过贾兰一俦,“兰桂齐芳”自然就是“佳谶”了。

《红楼梦》后四十回并非全是“狗尾”,诸如贾宝玉高魁子贵逃禅等,确定都是符合曹雪芹创作原意的。第一百二十回“甄士隐详说太虚情 贾雨村归结红楼梦”:雨村听到这里,不觉拈须长叹,因又问道:“请教老仙翁,那荣宁两府,尚可如前否?”士隐道:“福善祸淫,古今定理。现今荣宁两府,善者修缘,恶者悔祸,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也是自然的道理。”雨村低了半日头,忽然笑道:“是了,是了。现在他府中有一个名兰的已中乡榜,恰好应着‘兰’字。适间老仙翁说‘兰桂齐芳’,又道宝玉‘高魁子贵’,莫非他有遗腹之子,可以飞黄腾达的么?”士隐微微笑道:“此系后事,未便预说。”——正是这个“遗腹之子”,日后“飞黄腾达”, 光耀门楣,使贾府中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