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床笏》富贵寿考故事正好迎合贾母心思
(2016-12-31 07:41:44)
标签:
满床笏荆钗记 |
分类: 红楼十五钗 |
《满床笏》富贵寿考故事正好迎合贾母心思
(2016-12-31)
(续昨)其二、《满床笏》又名《十醋记》,是李渔阅定的八种传奇之一。全剧三十六出,其中十出写节度使龚敬惧内,其妻吃醋事。《古典戏曲存目会考》卷十一:
《今乐考证》著录。清初刊本。《曲考》、《曲海目》、《曲录》并见著录,列入无名氏,与李渔十种曲并列。《曲考》云:“即《满床笏》,龚司寇门客作。”《考证》列于四原居士六种,并按:或云范希哲作。近得五种刻本,署曰四原居士。今刻本作李渔阅定。或谓范作。演唐郭子仪事。共三十六出,而出名有《醋表》、《醋义》、《醋成》、《醋感》、《醋授》、《醋功》、《醋锦》、《醋阻》、《醋致》、《醋慨》,适占其十,故名《十醋记》。子仪进封汾阳王,八子七婿,奉觞上寿,堆笏满床,中间点出节度使龚敬惧内情形。据作者以龚鼎孳取秦淮名妓顾湄为继室,作此于湄生日演之云。近尚演者,有《纳妾》、《跪门》、《卸甲》、《封王》诸出。
此考与《缀白裘》、《集成曲谱》大致类似,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龚敬“十醋”,所以又名《十醋记》。《曲海总目提要》记有剧情,卷四十记载为范希哲作品《满床笏》。另据焦循《剧说》:《满床笏》一名《十醋记》,乃合肥龚司寇门客作。《竖阁批评旧戏目》说:《十醋记》即范希哲的作品《满床笏》,乃取同姓同职,为取悦龚司寇之妻顾眉,并于所生日时演出。
在曹雪芹《红楼梦》中三次出现“满床笏”字眼,恰好代表了《满床笏》典故与传奇两种不同的流传方式。《好了歌》解中出现“当年笏满床”,但只是作为鼎盛时期的过眼烟云而已。《红楼梦》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多情女情重愈斟情”中:
“……第二本是《满床笏》。”贾母点头道:“倒是第二本也还罢了。”
《满床笏》富贵寿考的故事正好迎合了贾母的心思。第七十九回中,贾母八十大寿,甄家送来一架大屏,只见“十二扇大红缎刻丝《满床笏》”。曹雪芹生活的时代位于传奇《满床笏》产生之后,权门豪贵搬演此戏,并用作日常装饰,可见《满床笏》的影响巨大,人们依然视为报国治家的榜样。
《南柯梦》为明汤显祖《玉茗堂四梦》之一,亦称《南柯记》。《今乐考证》著录,有明万历间玉茗堂刊本、唐振吾刊本,明末柳浪馆刊本,明末汲古阁刊本,明崇祯间沈际飞刊本,陈眉公刊本,闵刊朱墨本,暖红室刊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本据万历间刊本影印。《曲品》、《传奇品》《曲考》、《曲海目》、《曲录》并见著录,全剧四十四出。本事源于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演淳于棼入梦招驸马,经历了极富极贵,终究家破势败,醒后彻悟成佛事。
此处所演三剧,当预示贾府家族兴衰史。
十、《荆钗记?6?1男祭》应伏“千红一窟(哭)”“
第四十三回写到,九月初二凤姐生日,“当日演的是《荆钗记》”。四十四回,“黛玉因看到‘男祭’这出上,便和宝钗说道:‘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上来做什么!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
《荆钗记》为元明南戏剧本,据考证系出才人之手,各本所署柯丹邱、李景云、温泉子均非原作者。《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影印明嘉靖姑苏叶氏刻本和万历后期屠赤水评本两种,通行本为《六十种曲》本,四十八出。剧演王十朋与钱玉莲夫妻二人曲折的人生经历。此剧自问世以来,盛演不衰,影响巨大,温州几种《竹枝词》均有叙及,如:“乡评难免口雌黄,演出《荆钗》话短长”;“风鬟袅袅夜来香,艳说《荆钗》枉断肠”等。
《荆钗记》剧情介绍:
书生王十朋幼年丧父,家道清贫,与母亲相依为命。贡元钱流行见王十朋聪明好学,为人正派,便将自己与前妻所生的女儿玉莲许配给王十朋。十朋母亲因家贫,便以荆钗为聘礼。而玉莲继母嫌贫爱富,欲将玉莲嫁给当地富豪孙汝权。玉莲不从,只愿听从父亲安排,嫁给王十朋。婚后半载,试期来临,王十朋便告别母亲与妻子,上京应试,得中状元,授江西饶州佥判。丞相万俟见十朋才貌双全,欲招他为婿。十朋不从。万俟恼羞成怒,将十朋改改调广东潮阳任佥判,并不准他回家省亲。十朋离京赴任前托承局带回一封家书。不料信被随十朋至京的孙汝权骗走,加以篡改,诈称十朋已入赘相府,让玉莲另嫁他人。孙汝权回到温州后,即找玉莲继母,再逼玉莲嫁给汝权。玉莲誓死不从,投江殉节。幸被新任福建安抚钱载和救起,收为义女,带至任所。钱载和来到福任上后,即差人去饶州寻找王十朋。差人打听到新任饶州太守也姓王,到任不久便病故,回来告知玉莲。玉莲误以丈夫已死,悲痛欲绝。而十朋在赴任前接取母亲与妻子来京城,听说玉莲已投江而亡,十分悲恸。五年后,王十朋调任吉安太守,而钱载和也由福建安抚升任两广巡抚,赴任途中路过吉安府,王十朋前去码头拜谒。当钱载和知道了王十朋就是玉莲的丈夫后,就在船上设宴,使十朋与玉莲得以团圆。
舞台上常演的有《见娘》、《男祭》、《投江》等几折。
王十朋是南宋温州乐清县人,字龟龄,号梅溪,官至龙图阁学士。《荆钗记》借用了他的名字,剧中情节却与他的生平事迹不符。《瓯江逸志》说是权臣由于受到王十朋弹劾,便指使门客写了这个剧本诬蔑他。另一说,钱玉莲本娼家女子,在王十朋中状元后遭到抛弃,愤而投江。在现存《荆钗记》中,王十朋是被肯定的人物。千古名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即出自王十朋手。
《六十种曲》本《荆钗记》第三十出,《祭江》,昆曲又称《女祭》,是王十朋之母在江边祭玉莲,曲中“寻踪觅迹,含泪到江边”可证。第三十五出《时祀》,舞台演出称《男祭》,剧演王十朋告知王母,他梦见玉莲托梦道“十朋,我只与你同忧,不与你同乐”。王母认为是玉莲前来讨祭,十朋便备下祭礼哭祭玉莲,并没提到在江边设祭。《缀白裘》八集中此两出均有录。戏曲选集《醉怡情》收《时祀》却更名为《祭江》,可能是艺人作家们在传抄改编过程中混淆所致。李渔《比目鱼》第二十八出《巧合》,谭楚玉点《王十朋祭江》,其中“折桂令”曲云:“我那妻呵,你当初在此投江,我今日还在此设祭”,
贾府上演《祭江》,定是在江边,以至黛玉看了《祭江》发出一番议论,影射宝玉跑到水仙庵去祭祀金钏儿。曹雪芹“借题发挥”的创作手法,无声处意到笔随,不得不令后人惊叹。
《荆钗记?6?1男祭》似伏“千红一窟(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