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
(2016-11-02 07:53:24)
标签:
红楼梦至理名言 |
分类: 红楼十五钗 |
“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
(2016-11-2)
(续昨)6、“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第五回)
第五回《红楼梦曲子?6?1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这支《聪明累》曲子是吟唱王熙凤其人其事的。王熙凤的所谓聪明,不仅害了自己,而且连累了家族。曲中通过叙述王熙凤“机关算尽”,最终害人害己,一方面揭示了她的惨痛结局,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封建制度必将垮台的历史命运。
“机关”二句:意思是王熙凤费尽心机,策划算计,聪明得过了头,反而连自己的性命也给算掉了。机关,心机、阴谋权术。卿卿,语本《世说新语?6?1惑溺》,后作夫妇、朋友间一种亲昵的称呼。这里指王熙凤。“死后性空灵”:所依据的情节不详。从可以知道的基本事实来看,使王熙凤难以瞑目的事,最有可能是指她到死都牵挂着她的女儿贾巧姐的命运。“死后性灵”是迷信的说法。“奔腾”:在这里是形容灾祸临头时,众人各自急急找生路的样子。“意悬悬”:时刻劳神,放不下心的精神状态
曲名“聪明累”,是受聪明之连累、聪明自误的意思。语出北宋苏轼《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王熙凤是贾府的实际当权派。她主持荣国府,协理宁国府,而且交通官府,为
按照曹雪芹的原意,这个贾门女霸的结局是很惨烈的。王熙凤这个脂粉堆里的英雄之所以会落得这样的结局是因为她的心狠手辣,不懂得该放手时需放手,聪明反被聪明累。
《红楼梦》里有着为数众多的各种性格鲜明的角色,其中也不乏性格鲜明的腐败分子,而王熙凤可谓其中最典型的一个。解读这一个人物,可以给我们的领导干部不少的启发和教育。这一个人物在书里的最后下场——“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聪明累》)——这正和我们现在社会上的许多贪官污吏一样,是被自己“算计”掉的,自己毁掉了自己。从头开始寻思就可以发现,这样的下场是经历了一个很长的“酝酿”的过程的。
在一开始,王熙凤只是贾府的王夫人的内侄女,王夫人何许人也?贾府里主管人事、财政的重量级人物。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王熙凤是多么阔绰的一个大小姐,她可以嫁个门当户对的大腕,美满老实的过着日子。可是,并非如此,她天生就不平凡,就是当领导者的材料,且看《红楼梦》里是如何描述的:“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材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单唇未启笑声闻。”这样的人物放在商界,绝对是一个卓越的商人,足以令“无数英雄竞折腰”。这样一个有背景,有潜质的人物,她如果自己不上进不争气,那也没有可能成为后来的王熙凤了。
能取得这样的地位,和她对三种人的不同态度有关。第一种是她的上层,王夫人,贾母等这一类,她对她们是不得罪,不对抗,小心翼翼地平衡着,顺其心投其下怀,从而为自己的攀升制造机会。第二种是贾琏,贾珍,贾蓉等和她同一级别的人物,她因人制宜笼络在自己的关系网里第三种是那些下人,她则是狠施淫威,贾瑞和尤二姐就是惨死在她的心计之下。
到了这时候,王熙凤已经是根基稳固了,便开始大肆发挥其腐败的“天赋”,贪污、受贿、行贿无所不有,买通下人做伪证,扰乱司法办案,拉拢腐蚀办案,挪用公款等等,沦落成这样一个面目全非的腐败分子,映证了曹雪芹给她设好的悲剧。这样的悲剧的造就,除了王熙凤自身的财迷心窍心术不正之外,还有贾府对这些掌权的领导级别人物的疏于管理有重大关系。但是说到底,如果王熙凤就是毁在她自己的手掌心里的。
在我们社会时下的领导干部之中,还是有少部分“王熙凤”或因为缺乏监督管理机制,或因为一己私利,或因为动摇了被拉下水,这些同志应当及时回头是岸,不忘自己手中的权力来自于谁,应该为谁所用。
7、“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第五回)
第五回《红楼梦曲子?6?1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理解《好事终》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画梁”的理解,“画梁”系指有彩绘装饰的屋梁,并非仅仅是指贵族女子的厅室。首先看看词典上的两个举例。南朝陈阴铿《和樊晋侯伤妾》:“画梁朝日尽,芳树落花辞”。这里“画梁”代表侯妾的住宅是不错的,可与“侯”的地位不无关联。这里真正代表“妾”的是“花”字。唐卢照邻《长安古意》:“双燕双飞饶画梁,罗帏翠被郁金香”。显然“画梁”表示了居室的华美,也就象征富贵。这才是基本意义。
《好事终》的第一句“画梁春尽落香尘”就是曲牌“好事终”的形象比喻。这句里的画梁是代表“贾府”,决不是特指秦可儿的卧房。
一百多年来阅读、理解《红楼梦》散曲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很多学者认为《红楼梦》十二曲子对应着十二钗,多半还能一一对应,此识非真。只要我们跳出“一一对应”的思维臼槽,就会理解到此曲中的“箕裘颓堕”、“家事消亡”,正是“画梁春尽落香尘”的具体陈述。如果说“春尽”是外部环境的影响,那么自身有没有问题呢?警幻仙子教导“痴儿”,“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这就是警告“宝玉”,他有可能让宁、荣二公失望,他是既擅风情,又秉月貌。宝玉是唯一被明确描写为“面若中秋之月”的人物(第三回)。这一句正是点到了宝玉的要害。他只“有情”于尽心在女子身上,根本就没有用心于“齐家”,完全是依自己性情而为。没有齐家的承担,就只能是败家的走势。宁国府的贾敬依自己的好道的性情而放弃了“齐家”的责任,所以警幻把贾家败家的原因归咎于他。有人不愿意从“齐家”的目的和责任来审视这一曲,可能是执着于“反封建”的主题。其实“反封建”和“齐家”是不是在小说里不能相容,这是个可探讨的问题。而我们面对的问题没那么严重,只要弄清警幻仙子是不是可以从她的立场对宝玉敲响警钟!更何况作者在第十九回中借袭人之口表明贾宝玉是赞同“明明德”的!袭人原话是宝玉“说除了‘明明德’外就没书了”,这句话袭人记住了,《红楼梦》的读者也不该忘记。
有的学者为了解释“皆从敬”,也把“敬”往“淫”上拉。大胆猜想有余,而小心求证空缺。其实,《好事终》内无淫字;警幻仙子的整篇《红楼梦》新曲只有一个“淫”,那就是《喜冤家》里的一句“一味的骄奢淫荡贪欢媾”,这是谴责“中山狼、无情兽”的,不是针对贾家的人。请注意这里特别针砭了“无情兽”,看来“无情”比“有情”更可恶。贾宝玉不是“无情”而是“多情”了。所以仙姑警告他:“宿孽总因情”。有情人摆脱不了情,所以造孽也避免不了。一旦“春尽”,“画梁”必然“落香尘”,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也!
《好事终》是不折不扣的教育篇,不是讨伐秦可卿的檄文,不要误解了警幻仙子的拳拳苦心。(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