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打造高效复习课的几点有效策略
高新一中初中校区 丁群
临近期末考试,各科老师的教学已经进入复习阶段。各班学生也在全力以赴迎接期末考试。但,随之而来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期末参加考试的科目数量增多,势必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程度的压力。如果在这个阶段,教师不能充分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效率,不仅不能缓解学生复习备考的压力,还会以题海战术等轰炸式复习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降低学习的动力,增加对复习的排斥感。因此,提高复习课课堂效率尤为重要。
当前道德与法治学科复习课几种误区:
一、以背为主,学生忙于记忆忽视了对知识的理解。
二、以讲为主,教师忙于讲课忽视了对学生复习的落实。
三、以课后要求家长督促为主,加大了家庭及学生的学习负担。
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认为高效课堂就是让学生在40分钟时间内消化吸收本节课的知识并做好练习巩固,从而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同时,教学策略上面指的是让学生在复习课上充分地忙起来,减轻教师复习课堂上的负担、彻底摆脱复习课老师一讲到底的现状。
打造道德与法治学科高效复习课堂的几种具体做法:
一、相对充分的课前准备。这是打造“高效复习课堂”的前提基础。上课就好比打仗,备课就好比战前的备战。《孔子兵法》说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备课之关键在于备知识、备方法、备学生,三者缺一不可。备知识就是“知己”,备学生就是“知彼”,而备方法就是研究战略战本,战略战术就是学生学会的方法。关于教学方法的设计,应与学生的个体情况结合起来,孔子说:因材而施教,所以方法应是灵活多样的,它是根据知识的难易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确定的。
在课前准备中,需要做的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对学生的学情有所了解,这样对一节课的强度和难度才能初步做出预估,避免教学计划无法完成导致占用学生课后时间的情况出现。
其次,要对考试的情况有所了解。本次考试的考试范围、题型要求、难度要求等,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应试技巧的指导做到点拨到位。
二、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
道德与法治学科复习课的教学模式一般包括:第一,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前告知学生本节复习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这样使学生做到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复习,避免复习中浪费不必要的时间,提高效率。第二,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要明确每个环节的时间,并形成严格按照时间安排进行教学环节的习惯。使得学生在整节课的复习中集中注意力,高效完成任务。第三,要有对上节课复习内容的突击提问。第四,要布置本节课的复习任务,要强调复习重点,20分钟左右为宜。要重点讲解,可以采用启发式在学生复习的基础上一块把知识点串一下,形成知识体系,15分钟为宜。第四,要当堂检测,不一定成套,选择几个与本节课有关的题目,限定时间做完,当堂解决,5-10分钟为宜。
三,相对规范的课堂要求。
在初始年级的初始课堂上就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上课要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要端座在凳子上,起立时要站直;听课时目视老师,重点内容课本上有的要勾画;老师板书时要目视黑板;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问老师;书写时执笔要正确,要认真,书写解答过程要规范,写在规定的位置,不写错字、别字。这些课堂听讲和学习的良好习惯,需要平时的课堂上不断强调,不断要求,才能在复习课上做到水到渠成、习惯成自然。
四、相对高效的补差措施。
补差工作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有事实表明,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尤其值得我们重视。补差,首先是“治懒”,造成学困生的原因首先是“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不集中;练习中懒的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拖拉等。
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请学困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二是给他们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三是课堂作业堂堂清,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抄袭的机会。
五、相对强大的课堂驾驭能力。
这是课堂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要做到这点,我认为教师必须具备三种过硬的基本功:1、语言。2、板书。3、严密的逻辑思维。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教师怎样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试想教师没有抑扬顿挫,幽默风趣的语言,怎么吸引学生的听觉?没有一手漂亮的板书,又怎能吸引学生的视觉?没有对知识严密的逻辑分析,又怎能给学生的智慧的光芒,给学生以心智的启迪?学生的能力又从何而来?所以我认为教师具备了这三点,学生才会欣赏你,佩服你,才会对你的课兴趣浓厚。
“时间如流水,稍稍即逝,生命像激光一晃而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当我们在课堂上给学生强调时间的重要性时,也应该不断进行自我的反思。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工作效率,不仅对学生是一种解放,更是对教师的解放。最大化40分钟时间的使用率,让学生的思维总是处于活跃状态,那就是最好的课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