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瀛国”皇宫和木华黎墓

(2016-07-28 14:54:14)
标签:

武连勤

瀛国

木华黎

葛王碑

锦州历史

“瀛国”皇宫和木华黎墓

大塔是锦州的标志性建筑。然而,在金末元初时,塔下的大广济寺的声名却远远地超过大塔。当时,今天的大塔胡同叫大广济寺胡同,以后又叫起了皇宫胡同。因为在金贞祐年间,锦州建起了“瀛国”,大广济寺改作瀛国皇宫,纳百官,议朝政,置诸将,住帝妃,所以广济寺更加显赫。

在金代后期,蒙古崛起朔方,女真人在锦州的统治已经风雨飘摇,金政权出现了土崩瓦解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女真人看到了以自身的能力对付不了蒙古人,于是便起用了汉族将领。据《金史》记载:锦州人张鲸,拥兵自立,先为辽西节度使,为地方军政最高长官,其军以锦州为中心,驻守辽西、蒙古一部,关内一部。西至平州(一说卢龙,或谓迁安)、山海(关)、瑞州(绥中),北至懿州(阜新)、兴平府(朝阳),东至广宁(北镇),南达于海。张鲸把能征惯战的将领派到各地进行统治,并与金州、复州、海州(海城)的金朝残余势力完颜氏互相联络。

据《元史·木华黎传》载:金贞祐二年(1214年)四月,张鲸在锦州聚众十余万人,杀了金朝的督军,降于蒙元,但暗自称为“临海郡王”,拥兵自立为国。以其子张东平为太子,登极坐殿,封文武百官,晋后妃,置朝纲政制。因起事仓促,未及建得王府。其弟张致为“徒河王”,建议将锦州城内北街大广济寺改作皇宫,并言:“大广济寺,居高临下,院落众多,八面威风,有帝王之气。”至此,将唐朝建立的大广济寺内正殿的药师、文殊、释迦三塑像扒掉,将中殿的关帝毁去,将前殿的四大天王废去。由“丞相”张太平主持,找来瓦工、木工、漆匠,把大广济寺彩绘一新。头殿充作“午门朝房”,二殿改为“议政殿”,后殿改为“泰极殿”。殿旁东厢诸房为“关雎宫”“龙鳞阁”,为王后、太子居所。西厢诸房为“御书房”“逍遥园”“徒河王府”。

正在张鲸安稳地做着太平皇帝的时候,成吉思汗挥蒙古兵由和林南下。据《蒙兀儿史》载:贞祐三年(1215年),成吉思汗下诏木华黎,令张鲸为总北京十提控兵,随从南征尚未投降金、宋诸郡。木华黎已察知张鲸有反意,遂暗派肖也监视其行动。果然张鲸到平州(河北卢龙之南),谎说有疾,遂逗留不前,并谋之逃窜。监军肖也先窥其事,擒张鲸,解木华黎,将张鲸杀掉。

这时居于锦州的张鲸之弟“徒河王”张致,闻之事变,毅然起事,公开宣布建立“瀛国”,年号“隆武”,并自称为“隆武皇帝”。并与义州豪强杨伯杰相联络,攻下义县,守将王珣败走,进取平州。治滦州(河北开滦)、瑞州、利州(朝阳县西南古尔板苏巴尔汉城)、懿州、广宁等地,辖今内蒙古一部以及辽西各地。

张致据锦州二年,军势很盛,统治得很牢固。西部设重镇于红罗山(今虹螺岘)派杜秀连营防守,懿州派田和尚统治,神水县遛石山(今锦西一带)派张东平把守,广宁派刘琰把守,并继续与金、复、海州的完颜众家奴联络。张致每日在锦州操练兵马。传说锦州西关的关帝楼,明朝以前为一高大土台,张致将此作为点将台,曾在其上登坛拜将。并每日从锦州城内派出斥堠,连下诏令,檄羽书驰,并往北发展占了兴中府(朝阳)。

因此,成吉思汗不得不又派他的“四狗”又称“四杰”之一的把兄弟木华黎出兵辽西,攻打张致。《元史·帝纪》载:“朕与弟(指木华黎)平分天下,赐大驾,建九斿(古代有铃铛的旗),上饰龙、虎、豹、熊、罴、狮、鹰、雕、鹞等白旗,出号令,如朕出也”。

木华黎率蒙古不花等军数万,先征讨平、滦、瑞、懿、广宁等地,多杀掠致所置长吏,并围攻红罗山,守将杜秀降。八月又攻广宁,亦降。十一月,讨兴州(有谓河北滦平或谓迁安),擒张致所设节度使赵守玉。

贞祐四年(1216年),蒙古不花屯永德县(锦州西北),等候张致派来的张东平军,在神水县(有谓在今锦州西北,或谓在今锦西市附近)东,张东平被斩,蒙古军接着攻占开义县(今义县七里河镇),进围义州。

锦州西、南两面是小凌河,古代河水既深且宽,是一道军事上的天然防线,但是东、北两面则是平原,无险可守,十分脆弱。蒙古的骑兵又善于平原作战,每日里轮番攻城。张致于城中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急万分,尽放些滚木礌石、酥油火器。可是,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张致只好到大广济寺月台上点将,激励三军,冒死出战。出战前,张致又令名将具结,立军令状,许胜不许败。

起初出城作战,互有胜负。但经蒙元军一个多月的围困,瀛国兵马困乏,又加木华黎狡黠多端,瀛将多被杀败。

正值春寒料峭,败军每日伤痕累累。张致一筹莫展,每日只知在金銮殿上饮酒潦愁,毫无办法,军事压力很大,精神发生异常,常因小事儿,鞭笞士卒,更认为诸将在城外作战,不肯为其出力。于是,便狂捕滥杀将官数十人,闹得瀛国将士人人自危。谋士上前劝解,也遭到杀头之祸。殿下所立诸将十分恐惧,认为战也是死,不战也是死。于是,高益、张太平用酒将张致灌醉,当张致酒醒之后,已被倒剪双手捆绑在大广济寺月台下的栏杆柱上了。

高益等将把张致押送城外,交给元军主将木华黎。木华黎将张致等人斩首于城外,然后进入了锦州城。广宁的刘琰、懿州的田和尚相继投降元军。刘琰、田和尚等均被斩首,广宁、懿州惨遭屠城,只存工匠、优伶人等。张氏所建的瀛国,只经一朝二世三年便告灭亡。

木华黎因为功劳巨大,成吉思汗赐其领有山东、河北、辽宁等地,封其为太师国王。死后,迁葬于锦州城东北二十里处,后其地名因木华黎墓碑而称为葛王碑(国王碑之音变),今袭之未改。对于木华黎墓,清康熙时《锦州府志》《锦县志》均有明确的记载,“木华黎墓。按《明一统志》,在广宁左屯卫东北二十里。翰林学士揭傒斯撰碑”。其碑高丈余,宽五尺,赑屃巨大,象征功比天高。

《蒙古备录》曰:“到至元(1335-1340年),追封穆呼哩为鲁国王,谥忠武,葬入锦州。”

《辽东志》谓“木华黎墓,在广宁左屯卫东北二十里,元翰林学士揭斯撰。

《沈故》一书载,“国王碑,地名,在锦县境。为元木华黎国王之后乃马代追封其父兀斯和尔所建。”

可见,木华黎死后,初始的坟墓可能不在锦州,而是元顺帝将其追封为鲁国王后迁葬锦州的。

关于“葛王碑”,我前些年曾见过其碑头存于锦州市北一小学院内,即原锦州文庙南院,后来移至老图书馆院东门前之旷地上。

《武连勤讲述锦州旧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