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州衣裳街

(2020-08-31 10:10:13)
标签:

失物

回收

分类: 朝花夕拾

衣裳街是湖州城里的一条古街,地处繁华商业区,依傍着缓缓穿城而过的苕霅之水。经历了旷年日久的争论和论证,又经过数年的修复和改造,终于,衣裳街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得以完成。

 

衣裳街的历史很是久远,往上追溯,可至一千六百年前的东晋,据说馆驿河头一处遗迹,便是东晋谢安在吴兴(即湖州)做太守时的故居。谢安是个人物,但官瘾不大,正当盛年却去职到会稽(今绍兴)东山当隐士,在国家有难才临危受命重出江湖,后官拜宰相,“东山再起”说的就是他。他运筹帷幄,淝水之战以少胜多大败前秦苻坚,从此有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成语。            

 

    在这条街上,南梁时吴兴太守萧琛建过白苹馆,唐代颜真卿建了霅溪馆,杜牧又把它改称碧澜堂。岁月悠悠,到了清代中期,衣裳街已是湖城的主要商业街坊,有当铺、钱庄、银楼、嫁妆店等,尤以估衣行业为最盛,店铺林立,竟有十几家之多,可谓壮观,因而得名“衣裳街”。

 

说来见笑,我刚来湖州时,想当然地认为,顾名思义,衣裳街应是街道的形状像一件衣裳的样子吧?认真走过几趟,却也看不出个端倪来,心里很是纳闷了一阵。呵,望文生义害人呐!

 

如今,年轻人已不知“估衣店”为何物,别说是买旧衣,就是向灾区捐衣也过时了——都改捐现钱了。但衣裳街估衣店的繁华与红火确实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并一直延续到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之后才日渐式微。

 

衣裳街靠河边有一个码头,岸上石牌坊上“接官厅”三字赫然醒目。古代官员到任,由水路乘官船在此上岸,接入厅堂,很显排场和官府的威严。

 

距今934年前的那个初夏,北宋苏轼(号东坡居士)出任湖州知州。但到任还不满三月,就因诗作讽刺新法而被人告发,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可见华夏文字狱的源远流长。他在牢里坐了103天,几濒被砍头的险境。幸亏宋太祖赵匡胤当年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才算逃过一劫。也是,砍头不是割韭菜,过几天又能长出来。况且,文人士大夫也不是梁山强寇,也就说说写写而已,朝廷有什么好怕的呢?

 

今天再看这码头,可以想见,当年苏大人意气风发的被幕僚簇拥着迎上岸;未几,又身披枷锁的被公差押上船解往京城,可见宦途之凶险!

  

苏东坡在任时,湖州南郊碧浪湖一带正是荷花盛开时节。他爱泛舟游赏,赞叹“环城三十里,处处皆佳绝,蒲莲浩如海,时见舟一叶。”在大文豪眼里,乡野村色皆是景,妙笔随意入诗来。清代的李煊因此说“怪道当年苏学士,杭州不住住湖州。”我想,不是苏东坡不喜欢住杭州,更多的还是他在宦海沉浮中练就的随遇而安,寄情于山水,自我调适罢了。杭州西湖无疑是他的最爱,那条“苏堤”足以证明,更何况还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千古之绝唱。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当年苏学士为之痴迷的碧浪湖荷影夏色,今已不复存在,它由波光粼粼的湖面变成了金光灿灿的稻田,又由金光灿灿的稻田变成了鳞次栉比的商品房——碧浪湖居住区。我的家就在这里。

 

苏东坡当年初入仕,在朝受恩师欧阳修影响,跟那个“砸缸”的司马光弄在一起,反对王安石的变法新政,属于站错了队,犯了“路线错误”。由此不容见于朝廷,终生颠沛,乃至蒙受冤狱。但他的文学成就却是辉煌至极,留下了无与伦比的不朽名作,尤以豪放旷达的词风为著。今人咏诵《赤壁怀古》,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依然心旌激荡,意气飞扬!

 

苏东坡喜欢竹子,作对联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崇尚竹子的气节,其实也体现他的风骨。我本竹乡俗人,这两者皆为所爱,不忍舍取,于是冒昧加了个横批——“咸肉煨笋”,不知苏老夫子怪罪否?

 

湖州溪水穿城郭,傍水人家起楼阁。如今,徜徉在衣裳街的石板路上,恍惚有一种穿越在清末民初的感觉。千百年过去了,历史早已被岁月尘封湮没。这个衣裳街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也算是给今天湖州的老百姓留下了一个长长的念想。


湖州衣裳街


湖州衣裳街


湖州衣裳街


湖州衣裳街


                                                                                                                     (2013年5月3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清明猫头山
后一篇:窗外的变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