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本草堂医馆-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解鸿业
中医:解 鸿 业
微信号dwfxhy88
https://pic.wenwo.com/fimg/67782103229.jpg
微信号dwfxhy88中医:解
鸿[摘要]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给广大不孕症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福音,但是由于母体素患病证,IVF—ET后的妊娠成功率低,正常分娩率甚至还要低。移植前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可明显提高妊娠成功率和正常分娩率。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移植前中医辨证施治;验案举例
1978年英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例IVF—ET婴儿,俗称试管儿,这是不孕症治疗史上的里程碑[1]。至2010年已超过400万个试管儿诞生[2]。但是妊娠成功率却仅有30%~40%,成功妊娠后正常分娩率则更低[3]。如何提高IVF—ET成功率及正常分娩率是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IVF—ET的失败属于中医不孕、堕胎、小产的范畴,历代医家十分重视这方面研究,并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移植前中医辨证施治
1.肾气虚证:本证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房劳过度,久病失养或多次流产损伤肾气。肾气虚天葵不至月事不下故无子;肾气虚精不化血,冲任、血海匮乏;肾气虚摄纳无权,冲任不固,IVF—ET则胎元不纳。证见久婚不孕,月经先期,经期延长,经量少或闭经,兼有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腰酸腿软,小便频数,舌淡红苔薄,脉沉细弱。治法:补肾气。方药:自拟补肾益气汤。方药组成:人参、黄芪、山药、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阳虚者,阳虚气弱,命门火衰,冲妊、胞宫虚寒,IVF—ET则胎元不纳。证见久婚不孕,月经后期量少,经血暗有块,小腹冷痛喜按,带下量多色白清稀,兼有头晕目眩,腰腿冷痛,夜尿频多,眶黑唇黯,舌淡苔白,脉沉迟弱。治法:温补肾阳。方药:《景岳全书》右归丸。方药组成:熟地、山药、山芋肉、菟丝子、枸杞子、鹿角片、杜仲、当归、制附子、肉桂。阴虚者,因房劳多产,久病失养,伤阴耗血,冲妊、胞宫阴虚血少或无血,IVF—ET则胎元不纳。证见久婚不孕,月经先期量少色红质稀,经期短或闭经,兼有头晕耳鸣,腰酸腿软,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补肾阴。方药:《小儿药证直訣》六味地黄丸。方药组成:熟地、山药、山芋肉、茯苓、泽泻、丹皮。
2、肝气郁滞证:本证多因怒气伤肝,肝气郁滞,冲任、胞宫失调,IVF-ET则胎元不纳。证见久婚不孕,月经周期长短、经期时间、经量多少不定,胸胁闷胀,经前乳胀,经期小腹胀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行气,活血止痛。方药:《医学统旨》柴胡疏肝散。方药组成: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白芍、甘草。
3、痰湿内阻证:本证多因饮食伤脾,脾运不健,聚湿生痰,痰湿内阻,冲任、胞宫不畅,IVF-ET则胎元不纳。证见久婚不孕,月经后期,经量少不畅,经期延长或闭经,形体肥胖,带下量多,色白无臭,伴有头晕胸闷,动则气喘,舌淡或淡紫、苔滑腻,脉滑。治法:健脾益气,燥湿化痰。方药:《叶氏妇科证治·调经》苍附导痰汤加味。方药组成:人参、白术、茯苓、苍术、厚朴、陈皮、半夏、制南星、枳实、神曲、香附、甘草。
4、血热证:多因血分热盛,热扰冲任、胞宫,IVF-ET则胎死腹中。阳盛血热者,多因素体阳盛,复感风邪,热灼血分,血分实热,热扰冲妊、胞宫,IVF-ET则胎元不纳。证见月经先期,量多色红质稠,经期延长,伴有午后潮热,口渴心烦,便燥溲黄,舌红苔黄,脉数。治法:清热凉血。方药:《傅青主女科》清经散。方药组成:青蒿、地骨皮、丹皮、黄柏、熟地、白芍、茯苓。 阴虚血热者,多因失血伤阴,血分虚热,虚热内扰冲任、胞宫,IVF-ET则胎元不纳。证见月经先期,量少色红质稀,伴有颧红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舌红苔少,脉细数。治法:滋阴清热。方药:《傅青主女科》两地汤。方药组成:生地、麦冬、玄参、地骨皮、阿胶、白芍。肝郁血热者,多因怒气伤肝,肝气郁结,郁久化火,热扰冲任、胞宫,IVF-ET则胎元不纳。证见月经先后无定期,量多少不定,经期延长,经前胸闷乳胀,经期腹痛剧,舌黯红边或尖有瘀斑或瘀点,脉弦数。治法:疏肝解郁,清热调经。方药:《古今医统》丹栀逍遥散。方药组成: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白术、煨姜、薄荷、丹皮、栀子、甘草。
5、寒凝血滞证:素体阴寒内盛,嗜食寒凉之品,经期产后复感寒邪,寒凝则血滞,冲任、胞宫血行受阻,IVF-ET则胎元不纳。证見久婚不孕,月经后期,经行不畅或闭经,经色紫暗有块,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兼有畏寒肢冷,四肢不温,舌紫黯苔白润,脉沉紧。治法;温经散寒,活血调经。方药:《医林改错》少腹逐瘀汤。方药组成:小茴香、煨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肉桂、赤芍、生蒲黄、五灵脂。
6、血虚证:本证多因饮食伤脾,气血生化乏源,或久病失血,冲妊、胞宫缺血,IVF—ET则胎元不纳。证见久婚不孕,月经后期、量少色淡或闭经。经期、经后小腹绵绵作痛,兼有面色萎黄,头晕目昏,胸闷气短,倦怠乏力,心悸少寐,舌淡苔白,脉细弱。治法:健脾益气,补血调经。方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全大补丸。方药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芪、肉桂、甘草。
7、血瘀证: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寒、热、虚、实、外伤均可导致瘀血瘀阻冲妊、胞宫、胞脉,IVF_ET则胎元不纳,以上各证兼见经色紫暗有块,经期小腹痛,夜间痛重,舌紫黯、边或尖有瘀斑或瘀点,脉涩。其治疗中均应加入活血化瘀药,如桃仁、红花、益母草,重者加三棱、莪术,严重者加水蛭、土鳖虫。
二、验案举例
张xx,女,32岁,本市坊子区,2010年10月3日初诊。
主诉:胚胎移植2次失败。
现病症:患者婚后1年,经常小腹疼痛拒按,带下黄色黏液状,有臭味,性交、劳倦后小腹疼痛加重,在本市某医院确诊为盆腔附件炎,1年后治愈。婚后同居5年未孕,再次检查确诊为左侧输卵管不通,右侧输卵管通而不畅。婚后第6、7年在本市某医院做过两次胚胎移植术均未成功,要求中医治疗再做第3次胚胎移植。刻诊:患者14岁月经初潮,较规则,面色暗淡,眶黑唇黯,近2年来月经38天左右来潮,经期3~5天,量少色暗,小腹痛喜按,腰酸腿软、畏寒,带下量多、清稀,舌淡白苔白,脉沉弱。西医诊断:慢性附件炎,继发不孕。中医辨证:肾阳虚。治法:补肾温阳。方药:《景岳全书》右归丸。方药组成:熟地20g、山药20g、山芋肉15g、莵丝子10g、枸杞子10g、杜仲10g、当归10g、鹿角10g、肉桂6g、制附子10g。1日1剂,水煎服。40天肾阳虚证消失,停服中药进行胚胎移植成功,后经随访,足月顺产一婴儿。
结 尾
IVT-ET失败的主要原因,母体患有病证,中医进行辩证施治,首先从月经入手,月经先期多为气虚、血热。月经后期多为肾虚、血虚、血寒、气滞。月经先后无定期多为肝郁。月经过多为气虚、血热、血瘀。月经过少多为肾虚、血虚、血瘀、痰湿。经期延长多为气虚、血热、血瘀。结合全身症状、体征、舌、脉象以确立病证,进行治疗,可提高IVF-ET的成功率和正常分娩率。
参考文献
[1]韩望,郑源强,石艳春,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19(6):606-609.
[2]林戈,卢光绣.“试管婴儿”技术30年-回顾和展望[J].生命科学,2010,22(12):1200-1206.
[3]吴晓婷,傅萍,王亚萍.中医药在现代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概况[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9):1910-191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