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医解鸿业
中医解鸿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391
  • 关注人气:1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癌病的辨证施治

(2017-07-14 01:13:05)
标签:

杂谈

分类: 中医内科
癌病的辨证施治

中医: 解 鸿 业
微信号bwfxhy88
[摘要]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癌病是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疾病。通过中医辨証施治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杀灭癌细胞,稳定病灶,缩小肿块,迅速改善症状,减轻疼痛,无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带瘤生存。
[关键词]癌病;病因病机;辩证施治的意义;验案举例;讨论
癌病是多种恶性肿瘤的总称,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现代医学认为,癌病是机体细胞在各种致病因子的长期作用下,细胞遗传学物质发生改变——基因突变(癌基因活化或抑癌基因失活、丢失)。细胞出现异常增殖而形成的新生物。癌病并不直接导致人体死亡,癌在短期内迅速生长繁殖,压迫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可引起疼痛;夺走人体所需之营养物质,会使人消瘦无力;严重者会出现代谢紊乱;压迫脏腑可危及人的生命。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都是细胞的非正常增生,前者增生的慢,细胞没有变形,外面有包膜;后者增生的快,细胞发生畸变,外面没有薄膜,容易侵害周围组织,转移到别的地方。
中医早在殷周时期,对肿瘤就有认识,殷虚出土的甲骨文上已有“瘤的病名记载。《黄帝内经》中有“癥瘕”、“积聚”病名,其中就包括肿瘤。内脏肿瘤后世文献多归属于“癥瘕”范畴。生于体表的肿瘤《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决》分六种,即气瘤、血瘤、筋瘤、肉瘤、骨瘤、脂瘤。
在中国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始于20丗记50年代,在病人没有失去手术机会之前,选择手术治疗,术后中医药治疗,可促进病人身体复康;在病人进行放化疗期间服用中药煎剂,可有效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放化了结束后服用中药治疗,可改善症状、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
近年来,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中医药的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如分子生物学等,中医药防治肿瘤的机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阐明,中医药能够针对肿瘤组织内变异基因进行修复,并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转移,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以及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等多个环节,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1]。
肺部x线检查、CT、支气管碘油造影,痰液检查,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确定病变性质及做病理检查,是诊断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                              
1、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外感六淫,内生五邪,饮食劳倦,情志所伤,禀赋不足,年老体弱,正气内虚等原因。其病机为:气滞、血瘀、痰结、湿浊、热毒等邪气亢盛,正气内虚无力抗邪,发为癌病。
2、辩证施治
2、1、痰气郁结证
本证多因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气郁结而发病。证见咳嗽多痰,痰黏不易咯,胸闷胸痛,痰色白时有微黄,舌淡红苔白腻,脉滑。治法:健脾燥湿,行气化痰散结。方药:平陈加味汤。方药组成:苍术、厚朴、陈皮、半夏、茯苓、枳实、三棱、莪术、夏枯草、僵蚕、甘草。
2、2、气滞血瘀证
本证多因怒气伤肝,肝气郁滞,气滞则血瘀。证见咳嗽,咳声不扬,胸痛夜甚,舌紫暗或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治法: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方药:血府逐瘀加味汤。方药组成:赤芍、桃仁、红花、当归、川牛膝、川芎、柴胡、枳壳、三棱、莪术、夏枯草、浙贝母、元胡、穿山甲、甘草。
2、3、阴虚毒热证
本证多因外感风寒,化火成毒,火毒伤阴或五志过极,耗气伤阴。证见咳嗽,无痰或少痰,或痰中带血,面赤颧红,午后潮热,或发热不退,口渴尿黄,舌红或红绛,无苔或苔黄,脉数。治法:养阴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方药:百合固金加味汤。方药组成:熟地、生地、玄参、川贝母、桔梗、麦冬、赤芍、当归、桑叶、白花蛇舌草、乌梅、甘草。
2、4、气阴两虚证
本证多因外感热邪或欲念妄动,伤阴耗气。证见咳嗽少痰而稀、咳声低弱、气短而喘,面色晃白,神疲乏力,自汗或盗汗,形瘦恶风,口干不欲饮,舌红苔薄润,脉细弱。治法:益气养阴,化痰散结。方药:生脉散加味汤。方药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桔梗、生地、玄参、川贝母、浙贝母,大枣,阿胶,杏仁、白花蛇舌草、甘草。
3、验案举例
张某,男,63岁,住本市人,初诊2010年5月3日
主诉:咳嗽6个月,加重15天。
现病症:患者半年前开始经常咳嗽,遇风寒咳嗽加重,口服止咳化痰药方可缓解,近半个月来咳嗽频繁口服药无效。在某医院门诊检查后诊断为肺癌。刻诊:面色灰暗,神疲乏力,咳声频发,痰少而黏,气急作喘,口渴不欲饮,午后颧红、潮热。舌红苔薄润,脉细数。中医辨证:肺癌气阴两虚证。治法:益气养阴,化痰散结。方药:生脉散加味方。方药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生地、玄参、浙贝母、桔梗、赤芍、丹皮、当归、桑叶、百部、紫菀、白花蛇舌草、夏枯草、薏苡仁、甘草。一日一剂,水煎服。
5月8日复诊,服上药5剂后,咳嗽气喘好转。
5月13日复诊,服上药5剂后,午后潮热、颧红,神疲乏力,面色灰暗,口干均有些好转。以后每周复诊调治一次,至今已五年病情稳定,生活自理。
4、 讨 
中西医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是现价段治疗癌病最合理的方法。通过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确立诊断,辨証是通过中医四诊(望、问、闻、切)辨别病人整体的阴阳、寒热、虚实证候。扶正是扶助人的正气,增强病人的抗病能力,分别选用补阴、补阳、补气、补血等法。祛邪是祛除病人体中的病邪,分别选用行气、化瘀、化痰、祛湿、解毒等法。扶正是为了祛邪,祛邪是为了扶正,扶正不助邪,祛邪不伤正,对变异基因进行修复(恢复抑癌基因的活力,使癌基因失活),并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癌细胞凋亡以及直接杀死癌细胞,防止新生血管形成,破坏瘤体生长环境,使瘤体生长、转移发生困难而逐渐萎缩,瘤体长期处于萎缩状态,即所谓带瘤生存。手术切除,癌细胞会大量生长繁殖和转移,放化疗治疗杀死了癌细胞,会有大量正常生命细胞和免疫细胞被杀灭,癌细胞可乘机大量生长和繁殖和转移。恶性肿瘤的产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2],中医药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和改善症状是中医药治疗肿瘤的重要特色[3]。攻击性治疗不可取,正如中医古代文献治癌方法《医学入门.妇人门》指出:“善治癥瘕者,调其气而破其血,消其食而化其痰,衰其大半而止,不可猛攻峻施以伤元气。宁扶脾胃正气,待其自化。”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肿瘤定义为可治疗,控制甚至治愈的慢性病[4]。
5、结 论
中医药在癌病的治疗中始终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长期的医疗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并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5];中西医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扶正、祛邪治疗,加强变异基因修复,调动全身强大的免疫细胞对癌细胞地杀灭,且无副作用是中医治病的一大特色。中西医相结合,辨病与辨証相结合,扶正与袪邪相结合,是现阶段治疗本病最合理、最根本的方法,越来越被广大学者和患者所接收。中医药在治疗癌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早发现可治愈,晚期患者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稳定病灶缩小肿块,改善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代瘤生存。
参考文献
[1]郝希山,魏于全,赫捷,等.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73
[2]将树龙,史东梅,徐霞,等.中医药抗肿瘤免疫机制研究近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13(10):78-80.
[3]林洪生,李道睿.生存质量与中医肿瘤疗效评价[J].肿瘤进展杂志,2007.5(3).249-251.
[4]孙燕.从可控慢性病.肿瘤靶向治疗看中西医结合[J].医学研究杂志,2008,37(6)1-2.
[5]郝希山,魏于全,赫捷,等.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7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