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阻塞不孕“寒凝瘀滞证”治验
(2017-02-17 04:05:14)
标签:
健康 |
分类: 中医妇科 |
解鸿业
潍坊市高新区本草堂,山东省潍坊市福寿街5039号
通讯作者:2768813240@qq.com
[摘要]人类生育的需要,中医在治疗不孕症方面,应当发挥更大优势,通过临证治疗、病例分析、病机研究、千例经验总结,得出输卵管阻塞不孕症,寒凝瘀滞证新的治法和方药,在临床应用中疗效迅速无不良反应,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输卵管阻塞不孕,寒凝瘀滞证治验,验案举例,讨论,结论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西医多采用输卵管通液、输卵管介入治疗、宫腹腔镜手术等手段进行治疗。中医通过辨证施治,发挥多靶点治疗优势,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中医常见的证型为:“气滞血瘀、湿热瘀阻、肾虚血瘀、寒凝瘀滞[1]”。寒凝瘀滞是属于本虚标实之阴证,比较而言,发病率高,病程长,缠绵难愈。本文通过“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化痰散结,行气利湿”,自拟通脉汤进行治疗,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1、病因病机
2、辨证施治
多年不孕,月经后期,量少或多,色紫黑,有血块,经行不畅,甚或漏下不止,少腹冷痛拒按,经前痛剧;带下量多、色白而清稀,小便清长。舌紫黯,或舌边有瘀点,脉弦涩[2]。
方药组成:苍术、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当归、川芎、白芍、川牛膝、葫芦巴、沉香、川椒、泽泻、甘草。一日一剂,水煎服。
刻诊:身体消瘦,面色晃白,乏力。月经周期38天,经期6天,经量时多时少,夹有血块,左下腹隐痛及压痛、畏寒经前加重。带下量多,色白,质稀,舌淡紫边有瘀点,苔薄白而润,脉沉弱。
2016年1月13日复诊:带下量中,诸症较往见减轻,舌淡紫边有瘀点,苔薄白润,脉沉弱。上方葫芦巴加量至10g以增加温阳化气,行水化痰逐瘀通脉之力。
2016年1月23日复诊:左下腹畏寒压痛减轻,舌淡紫边有瘀点,苔薄白润,脉沉弱。因脉沉弱,上方加怀山药30g继服,以补气扶正达邪。
2016年2月2日复诊:面色有润,本次月经周期35天,经期6天,量多有血块,经前左少腹疼痛及压痛不明显,舌淡红边有瘀点,苔薄白润,脉沉弱。因脉沉弱,上方加熟地30g,补肾益精,调养冲任,促进受孕,打丸继服,令其每周网上门诊随访1次,每月来门诊复诊1次。
2016年6月5日网上随访,有孕在身……。
三、讨论
寒凝瘀滞证,初起发病原因为热毒、湿热所致的湿、痰、瘀为阳证热证,因治疗不当寒化为阴证,应分别采取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化痰散结,行气利湿。
本例治疗方案:苍术、白术,燥湿运脾;茯苓、陈皮、半夏、甘草,燥湿化痰;当归、川芎、白芍、川牛膝,补血活血;葫芦巴、川椒,温里除湿;沉香、陈皮,行气通腑;泽泻利水湿。诸药共除阻塞冲任,损伤胞宫胞脉之寒、湿、痰、瘀;因脉虚加山药滋肾益精气,熟地补肾益精血,两药扶正达邪,促种子。
四、结论
用现代科学技术诊断疾病,能够早发现,早治疗,不误诊;用中医的理、法、方、药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治效果良好。通过中西医结合,可发挥各自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工作的不断完善,中医药在疾病治疗方面必将具有更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新世纪.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330:37-37
[2]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新世纪.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329:27-29
[3]周华.齐聪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J]中医杂志,2012,53(23):2042-2044
[4]周华.齐聪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J]中医杂志,2012,53(23):2042-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