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解 鸿 业
微信号dwfxhy88
便秘是指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大便在肠内秘结难排或便出不畅的病证。便秘可出现于各种急慢性疾病中。
病因病机:多因素体阳盛,嗜食辛辣之品,胃肠积热则便燥,或因饮食、劳逸、情志所伤而导致脾虚气血生化乏源,气虚大肠传送无力,粪便积滞肠道不通,血虚大肠失润,肠道干涩粪便难排,或因热盛伤津,燥屎乃成。
辩证施治
1.胃肠积热证:本证多因素体阳盛,过食辛辣之品《景岳全书.杂证谟.秘结》曰:“阳结证,必因邪火郁,以致津液枯。”证见大便干结,腹部胀满,口干口臭,小便赤短,喜冷饮,舌红苔黄,脉弦。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方药:麻子仁丸加味。方药组成:大黄、枳实、厚朴、杏仁、白芍、火麻仁、黄连、当归、甘草。
2.气虚便秘证:多因脾虚气弱,大肠传送无力,粪便积滞难排。证见大便干结数日不下,兼有头晕目眩,倦怠乏力,舌淡白脉弱。治法:健脾益气,润肠通便。方药:四君子汤加味。方药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火麻仁、当归、甘草。
3.血虚便秘证:本证多因脾虚生化乏源,或失血伤阴,大肠失润,证见大便秘结难排,兼有头晕目昏,心悸怔仲,少寐健忘,舌淡白脉细。治法:补血活血,润肠通便。方药:四物汤加味。方药组成:当归、川穹、白芍、熟地、木香、枳壳,甘草。
4.气血两虚证:脾虚气弱,大肠传送无力;血虚肠涩,肠道失润。证见粪便积滞,肠涩便秘,兼有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心悸怔仲,失眠健忘,舌淡白脉细弱。治法:健脾益气,养血润燥。方药:八珍汤。方药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穹、白芍、熟地、甘草。
5.燥屎内结证:热盛伤津,燥屎乃成。证见粪便干结,脘腹痞满,腹胀痛拒按,按之则硬,苔黄燥,脉沉实。治法:泻热攻坚,涤荡肠滞。方药:大承气汤。方药组成: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验案举例
李 x x , 男 , 63岁,本市退休工人,初诊2010年6月6日
主 诉:大便不通畅3年,加重15天。
现病证:患者3年前患有血糖增高症,空腹血糖6.8-7.5mmol/L,伴有大便不通畅,每2天多大便1次,每次大便均干燥,时带鲜血,经过治疗后逐渐好转,随之空腹血糖降至7.0mmol/L以下,近伴月来大便干燥难下,每3天排便1次,时带鲜血。刻诊:面色萎黄,身体瘦弱,时有头晕目眩,倦怠乏力,舌淡白,脉弱。中医辩证:气虚便秘证。治法:健脾益气,润肠通便。方药:四君子汤加味。方药组成:人参10g白术15g茯苓20g火麻仁15g当归20g甘草10g
6月11日复诊,服上药5剂,大便已软亦通畅,舌淡红,脉弱。上方去火麻仁继服20剂,以巩固疗效。
结尾
中医药治疗便秘,通过申证求因申因论治,疗效显著,可迅速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减轻痛苦,无不良反应。提示中医药治疗便秘具有良好的优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