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语省略句(十四)

(2014-04-19 11:57:46)
标签:

英语省略句

教育

英语省略句(十四)

取录自《英语自学参考系列·句法手册》第四章 英语句型中的变式句 第三、四节 省略句

编者 川竹 樑翁

 

(续前:四、英语习惯省略与单部句2英语句型单部句⑶单部句的运用

三、省略句的运用与翻译

“省略”不但是一种“以无为有”最为简便的表达方法,而且也是一种简便至极“虽无胜有”的修辞手段。所以,运用省略的结果不仅能使句子结构更加精练,仍然能够表达其完整的意义,而且可起到连接上下文并使相邻词语达到强调的作用。

 

1. 省略句的运用

⑴简单句省略法的运用

在日常会话中,最常用到的省略句,莫过于省略式的简单句——在问与答的语句间,都可以有字词省略。省略式简单句大多用于:

在陈述自己的意见时

例:Must have gone to work. 【指所问及之人准是上班去了。

Nice day again. 又是一个好天。

Not feeling very well today. 今天感觉有点不舒服。

 

在对方说话自己接话时

例:a).It looks like a shower. 看起来要下一阵雨了。

Yes, somewhat. 是的,有点像。

b).I went to an exhibition this morning. 我今天去参观了一个展览。

With whom? 和谁去的?

c).I hope I’m not disturbing you too much. 我希望我不会过分打扰你。

Certainly not. 当然不会。

 

提出问题或要求时

例:Anybody against it? 有人反对吗?

Just a drop more. 再喝一点点。

 

在回答别人问题时

例:a).When are we due to arrive? 我们什么时候到?

In about two hours. 大约两个小时后到。

b).Will you join us? 你愿意和我们一道去吗?

I should love to. 很愿意。

c).Have you spoken to him? 你给他讲了吗?

Not yet. 还没有。

 

⑤对所见所闻感叹时

例:What a thing to do! 干的什么事儿啊!

Just wonderful! 太妙了!

A good idea! 好主意!

Stupid! 愚蠢!

 

日记、书信多用省略句——在记日记或写书信等非正式文体中,也时常使用字词的省略,只写出能表达信息最突出的字词,以使文字简洁,省笔便阅。

例:Out with Bill in the morning. A wet day. 早上和比尔出去,下着雨。

Having a wonderful time. 玩得很好。

Marvelous weather. 天气好极了。

 

省略句的一些特殊用法

①用于习惯说法——如what if (假如…怎么办)how about (…怎么样)等。

例:What if it rains when we can’t get under shelter? 假如下起雨来,我们又没处避雨可怎么办?

How about going to France for our holidays? 咱们到法国去度假好吗?

 

②用于成语、谚语

例:More haste, less speed. 欲速则不达。

An idle youth, a needly age.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First come, first served. 先来先卖。/先到的先招待。

Better late than never. 迟做总比不做好。

No pains, no gains. 不劳则无获。

 

③用于电报、广告、报纸标题等

报纸类文章的标题,由于受字幅限制,必须常得省去一些非关键词语,如系动词iswasbecome及冠词之类;电报、广告更是常用省略文句。

例:Johnson (Is) Ready for Tokyo Meet. 约翰逊准备参加东京运动会。

Senator (Is) to Seek Reelection. 参议员争取再次当选。

Wanted: a typist.  招聘:打字员一名。

Keep off the Grass (Lawn)! 勿踏草地!

No Unauthorized Photography! 未经准许,不准拍照!

Passed TOEFL Exam Marks 636. 通过托福考试成绩636分。

Congratulations on Your Great Sess in Exam for Ph.D. Degree! 祝贺你参加博士学位考试成绩优异!

Premier Wen (becomes) Popular on (the) Facebook. 温总理成为Facebook【美国知名网站】网上最受欢迎的人物。

 

2. 省略句的翻译技巧

由于句中省略了总分词语或成分,这无疑给理解句意会带来困难,所以我们有必要再从汉译的角度来说说省略句。

⑴英文汉译两原则

原文“空缺”,译文“增补”

两个主语不同的句子,谓语有相同部分,也有不同部分,如果用连词连接起来进行对比,则其相同部分在后面分句中可以省略,这样,后面分句中就出现“空缺”现象。“空缺”处通常被省略的是动词,或动词及其宾语、补足语等。汉译时不妨采用“补齐”的方法。

例:A sound must be hearda colour seena flavour tastedan odour inhaled

声音必须耳闻,颜色必须目视,滋味必须口尝,气味必须鼻吸。后三句省略must be

Histories make men wisemathematics can fine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

历史使人聪明;数学使人精细;逻辑和修辞使人善辩。原文后两句省略make men

 

②比较状从中省略部分可不汉译

than引出的比较从句中,套有when引导的时间从句或if引导的条件从句,而且该比较从句中的省略部分与整个句子的主要结构一致时,则比较从句的省略部分可省略不译。

例:My uncle is better than when I wrote to.

我伯父的身体比我上次给你去信时好些了than后面省略了he was

 

⑵一些习用省略结构的汉译

对英语中一些特殊省略结构译法需灵活,指的是按正常语法规则分析,有的无法增补,有的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增补,使之成为完全句。因此,汉译英时,视上下文加以灵活处理。

①“宾语+主语+谓语…,and+谓语”结构

其中and连接的,是用作不同成分的同一个词,这个词既是第一分句的宾语,又是第二分句的主语。此结构的特点是,把宾语提到句首,使之兼任后一分句的主语,达到简化句子结构的目的。汉译时,可仍先译宾语,不必改变原文的语序。

例:This substance we call waterand come next only to oxygen

We call this substance waterand this substance comes next only to oxygen

这种物质称为水,其重要性仅次于氧。

 

以“Hence +名词”开头的结构

hence是表示结果意义的连接副词,hence前面的句子表示原因,hence后面则省略了类似 come的动词。它是倒装句。

例:Hence (comes) this instruction of the experiment.

因此,有这本实验说明书。

 

某些常用词组引导的省略疑问句,通常不需要写出其省略部分。

如:How (is it) about the result?结果怎么样呢?



由习语组成的省略结构

例:So much is for the foundry processes.工艺过程的内容就是这些。

Enough has been said or done about...;That is all we'll say about...

Now for the sound-wave methodAnd we will now talk about...现在谈谈风波方法。

The grinding machine you operate must be oiledand that at once.油,而且要马上上油。

and that是个加强语气的省略结构。that是指示代词,代替上文的全部,与and连用表示强调,后接状语。=and must be oiled at once可译为“而且”。

 

英语省略句用词简练,表意赅明,往往收到一定的修饰效果,但省略必须根据习惯、语言内容和上下文而定。从上述各例句中可以看出,英语和汉语表达习惯不同。在很多上下文意境清楚的情况下,英语往往省略,而汉语能省略时才可省略,但往往不能省略的场合居多,需要重复。

(英语省略句续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