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我要绘本网@心喜阅童书,感谢你们提供的阅读机会。
我家小子是一个急性子的孩子,做事情的时候总是要求自己做的又快又好,这本不是什么太大的缺点,但是他毕竟是一个孩子,有的时候会因为急躁而做不好事情,这个时候他就会发脾气甚至是大哭大闹。我知道这样过于急躁的脾气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没有好处的,我就会在他冷静下来以后跟他讲道理,他也知道自己不应该发脾气,说以后不会这样了。我想孩子的脾气还是需要慢慢磨练吧。这一次可以很幸运地收到来自日本的绘本大师的《不服输的朋友们》系列绘本中的《慢性子鹦鹉螺》的这一本,我想我家小子要是能学一学鹦鹉螺的慢性子,或许会有更多的收获吧。

那么鹦鹉螺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是鹦鹉?还是螺?哈哈,不着急,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书中的第一页的“鹦鹉鹦鹉通讯”和最后一页的《菊石菊石通讯》的内容,在这里给小朋友们介绍了鹦鹉螺名字的由来和种类还有鹦鹉螺的特征的知识,还有关于菊石的知识介绍,比如菊石的历史和名字的由来还有关于世界上最大的菊石等知识,每一个小部分都是很有趣味性的,当我们读到鹦鹉螺也能吃的时候,儿子说:“妈妈,鹦鹉螺就是奶奶以前炒过的那个螺螺吗?”我知道儿子说的是我们之前吃过的那种当地的螺,是跟鹦鹉螺有点儿相似之处的。但是鹦鹉螺的历史可是久远很多了。


在生活中的很多地方,我们可以看到螺旋形的石头,那就是菊石的化石。由于菊石的螺旋形的样子,大家都以为菊石是海螺家族的成员,其实它是乌贼和章鱼家族的成员。那么在很久远的古代,菊石和鹦鹉螺到底有哪些关系呢?鹦鹉螺现在还生活在南部海洋里呢,而菊石却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了,能找到的只有菊石的化石了。在那个鹦鹉螺统治海洋的年代里,鹦鹉螺并不是现在这样的螺旋形的形状的,而是直线型的外壳,但是随着海洋中出现了大型的鱼类,鹦鹉螺遭遇到了生存危机,为了能在残酷的竞争中存活下来繁衍后代,鹦鹉螺在漫长的岁月中开始进化,逐渐将直线型的身体慢慢卷曲,变成了现在的螺旋形的身体,这样大鱼不至于很容易地咬碎鹦鹉螺的外壳啦!


后来大量繁衍的鹦鹉螺中诞生了一个新的分支,就是菊石,菊石的性子很急,它们大量繁衍导致海洋中鱼虾都被菊石吃了,而慢性子的鹦鹉螺没有了食物应该怎么生存呢?为了在海洋中寻找到食物,鹦鹉螺在以后更加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将自己的家安在海洋底部,虽然海洋底部黑暗低温,但是至少在这里可以有食物可以吃可以生存下来,海洋上就都是菊石的天下了。但是一颗巨大的陨石撞击了地球,导致地球上大部分的生物都被这颗陨石毁灭了。菊石当然也不例外,在这次的撞击中彻底地消失了。而生活在海底的鹦鹉螺却因为没有到海面上来而幸免于难,一直存活到今天。所以说,慢性子也有慢性子的好处,争不过别人那就躲着走,慢性子的鹦鹉螺也会迎来生命的春天的。


看到绘本最后的小朋友们都奔忙在补习班中,我想这个故事不仅是给小朋友们一些启示,告诉孩子们做事情不要那么急躁,慢慢做才会有更好的结果。其实也是给大人一些启迪的,我们不应该绷紧自己的神经,觉得孩子一定要赢在起跑线上,孩子还是适合慢养的,并不是认识了多少字会算多少题目就是聪明的孩子,漫长的一生中到底谁才是赢家,真的不是在孩子小时候就能有定数的。


跟儿子一起读完了这个故事,儿子跟我说:“妈妈,鹦鹉螺就是因为慢性子,然后才躲到海底去,陨石撞击地球就不会伤害到他了。”我说对的呀,因为鹦鹉螺没有跟菊石争海面上的鱼虾,所以最后在陨石撞击地球的时候才能生存下来的。也就是说慢性子的人也会有收获的时候的,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也不要那么急躁,急躁了事情可能就做不好了,我们要慢一些再慢一些,这样我们才能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哦!儿子点点头表示同意我的话,但愿他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