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行动研究》—活动记录
(2014-03-20 11:32:38)分类: 2013小课题结题 |
本溪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市级小课题
活
活动一
小课题名称 |
农村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行动研究 |
主 |
刘幸幸 |
参 |
刘幸幸刘琦 |
活动时 间 |
2013、3、6 |
活动地 点 |
三楼办公室 |
参加人 员 |
刘幸幸刘琦低年级班主任 |
活动主题及内容 |
研究学生语言发展目标、交际能力发展目标、情感交流目标。 1、语言发展目标: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2、交际能力发展目标:训练学生态度大方,有礼貌,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3、情感交流目标:在一定的语文课堂情境下,通过情感交流,促使课堂充满生机。 4、通过本课题的学习研究,促进自己积极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进一步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法,做个科研型教师。 5、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初步构建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
简要研讨过程 |
别人讲话时要认真倾听,不要随便插话,提意见要婉转。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既能从语言文字方面训练学生认字识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交际基础。 |
效果及反思 |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日常用语的应用还不算规范。 解决措施:让学生观看文明礼仪视频。 在课前、课中、课间活动中,强化学生文明行为。 |
简要记录研究活动开展情况,可上传至博客或附在小课题档案袋中,二者选其一(注:可自行加页)
本溪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市级小课题
活
活动二
小课题名称 |
农村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行动研究 |
主 |
刘琦 |
参 |
刘幸幸刘琦 |
活动时 间 |
2013、4、18 |
活动地 点 |
三楼办公室 |
参加人 员 |
刘幸幸刘琦低年级班主任 |
活动主题及内容 |
课题提出的背景 |
简要研讨过程 |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既能从语言文字方面训练学生认字识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思维。
在口语交际训练课上,只有少数优生参与交流,大部分学生保持沉默。课间交流时,有些学生不敢主动向老师反应情况,甚至有些学生连请假也要家长代劳。如何让每位学生都能大胆地开口说话,主动地与人交流,成了我们教学中叩待解决的问题。 |
效果及反思 |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
简要记录研究活动开展情况,可上传至博客或附在小课题档案袋中,二者选其一(注:可自行加页)
本溪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市级小课题
活
活动三
小课题名称 |
农村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行动研究 |
主 |
刘琦 |
参 |
刘幸幸刘琦实验班班主任 |
活动时 间 |
2013、5、15 |
活动地 点 |
二楼办公室 |
参加人 员 |
刘幸幸刘琦实验班班主任 |
活动主题及内容 |
探究制约学生口语交际的不利因素,通过对实验班学生的前测情况来看,我校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不是很乐观。 许多学生胆子小,不想说,甚至不敢说,害怕说错了会惹人笑话。有的虽然能说,但是又说不清楚,罗嗦半天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却表达不出来,干着急。这种情况下,就无法进行正常的口语交际,更谈不上提高口语的能力。
|
简要研讨过程 |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学生不愿表达、不会表达呢?实验教师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
|
效果及反思 |
通过对实验班学生的前侧情况看,我校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不是很乐观。 |
简要记录研究活动开展情况,可上传至博客或附在小课题档案袋中,二者选其一(注:可自行加页)
本溪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市级小课题
活
活动四
小课题名称 |
农村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行动研究 |
主 |
刘幸幸 |
参 |
刘幸幸刘琦低年级班主任 |
活动时 间 |
2013、6、21 |
活动地 点 |
一年级教室 |
参加人 员 |
刘幸幸刘琦低年级班主任 |
活动主题及内容 |
教师如何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通过实际练习,学会面对不同的交流对象。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
简要研讨过程 |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 , 口语交际教学应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 , 唯有如此 , 才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 , 情绪也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 , 参与互动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 , 学习的动力才会增强 , 他们就会带着情感 , 怀着兴趣 , 走进 “交际情境 ”`, 去作进一步的体验。 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在课前的3分钟进行演讲,每天3个学生,每个学生发表一分钟演讲。
|
效果及反思 |
每节语文课开始时,让学生发表一分钟的演讲,每天三个学生,全班学生按组逐一上台,轮完后又从头开始,一学期下来,每人都有四五次登台的机会,演讲内容不限,形式不拘一格。 一分钟演讲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口语表达环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产生积极的思维情绪。 |
简要记录研究活动开展情况,可上传至博客或附在小课题档案袋中,二者选其一(注:可自行加页)
本溪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市级小课题
活
活动五
小课题名称 |
农村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行动研究 |
主 |
刘幸幸 |
参 |
刘幸幸刘琦语文教师 |
活动时 间 |
2013、7、11 |
活动地 点 |
班级 |
参加人 员 |
刘幸幸刘琦语文教师 |
活动主题及内容 |
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凭借 ,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 ,
这些内容所隐含的互动性因素很不一样 , 有的是显性的 , 一看便知 ;有的是隐性的
, 易被忽略 实验教师认真钻研教材 , 把握教材 ,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 并精心设计实施策略 , 让学生在交际时互动起来。 |
简要研讨过程 |
教师1:抓 “显点 ”,顺势引导。如二年级《借书》一课 , 有这样的文字提示 : 你到阅览室借书 , 都会说些什么 ? 阅览室的阿姨会说些什么 ? 教学时 , 只要让学生弄清这个话题的提示要求 , 分别让学生扮演借书的人和阅览室的阿姨 , 按照问题的顺序 , 连说话带动作演起来 , 就可以进入互动状态。 教师2:挖 “ 隐点 ”,巧作串连。如一年级《我的家》 , 教学时如果只关注 “我 " 介绍自己的家是怎样的, 那么这个话题就失去了互动性 , 变成了 “看图说话 ”, 因此 , 我们在教学中巧作串连 , 不仅要引导 “ 我 ”说话 , 让说话的学生“能言善说 ”, 而且要让听的同学说话 , 让他 “能听善问 ”, 这样 , 交流起来才不会变成 “独脚戏 ”。如此处理教材 , 大大增强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 , 使口语交际的互动性得到有效落实。 教师3:找 “ 支点 ”, 改造整合。如一年级《找春天》 , 该如何让学生双向互动起来呢 ? 可紧扣 “找 ” 字 , 将学生分成 “ 花园 ”“校园 ”“ 百木林 ” 等几个小组去不同的观察点 , 分别重点观察花草、池水和树木。课堂上先问大家找春天时都找到了什么 , 再互相发问 。这是 , 不少学生提出 : “我想知道花园里什么花开了 , 好看吗 ?”“我想知道池子里的水怎么样 ?”“百木林里的树木都长出叶子了吗 ?” 这些问题也自然地变成了交际话题 , 互相问答过程就成了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过程。 |
效果及反思 |
处理教材 , 大大增强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 , 使口语交际的互动性得到有效落实。 |
简要记录研究活动开展情况,可上传至博客或附在小课题档案袋中,二者选其一(注:可自行加页)
本溪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市级小课题
活
活动六
小课题名称 |
农村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行动研究 |
主 |
刘琦 |
参 |
刘幸幸刘琦 |
活动时 间 |
2013、8、15 |
活动地 点 |
三楼办公室 |
参加人 员 |
刘幸幸刘琦班主任 |
活动主题及内容 |
教师的主导作用成了催化剂。 “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着眼于培养小学生乐于倾听、善于表达的能力,并能克服与人交谈时的心理障碍,进而达到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的研究。 |
简要研讨过程 |
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成了学生深入进行双向互动的催化剂。我们在教师的 “ 导 ”上尝试教导、诱导、辅导。 学生在与人交流中遇到困难 , 沟通难以顺利进行时 , 教师直截了当地教给学生解决的办法。口语交际训练也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
效果及反思 |
通过同学间的互动、交流以及示范 , 去影响、带动部分表达、交流有困难的学生。由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没有隔阂 , 容易沟通 , 因而更有利于学生的模仿和吸纳 , 效果也往往更好。 |
简要记录研究活动开展情况,可上传至博客或附在小课题档案袋中,二者选其一(注:可自行加页)
本溪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市级小课题
活
活动七
小课题名称 |
农村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行动研究 |
主 |
刘幸幸 |
参 |
刘幸幸刘琦 |
活动时 间 |
2013、9、7 |
活动地 点 |
三楼会议室 |
参加人 员 |
刘幸幸刘琦班主任 |
活动主题及内容 |
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互动型”口语交际课教学模式。
|
简要研讨过程 |
儿童喜欢游戏和表演是天然的本能。生动活泼的游戏和表演,其趣味性、探索性使儿童较易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有利于儿童思维的发展,激发儿童情感,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每天让学生发布几条国际国内,或县内、校内、或身边最新发生的事,使他们积极关注世界各国所发生的社会问题,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并热烈讨论。他们之间的自由讨论不仅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达到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而且收集和交流信息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同学们主动学习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竞争力。 激发兴趣,初步说话。
|
效果及反思 |
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口语交际课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即通过调节师生、生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 |
简要记录研究活动开展情况,可上传至博客或附在小课题档案袋中,二者选其一(注:可自行加页)
本溪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市级小课题
活
活动八
小课题名称 |
农村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行动研究 |
主 |
刘琦 |
参 |
刘幸幸刘琦 |
活动时 间 |
2013、10、20 |
活动地 点 |
三楼办公室 |
参加人 员 |
刘幸幸刘琦语文教师 |
活动主题及内容 |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明显提高,学生交际意识、交际兴趣增强,交往能力明显提高。 良好的听说态度也是口语交际的重要方面,本课题实践前,有不少学生一说话就结结巴巴、面红耳赤、手足无措。通过实践,学生在交际时自信心增强了,态度也自然大方,说话时有礼貌,语句通顺连贯的现象越来越明显。特别是主动参与口语交际的人越来越多,这使学生的交往能力、语言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都得到训练,加强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社会性。 |
简要研讨过程 |
从家长与任课教师的调查表中,可以看到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产生了有效的作用: 1、学生掌握了口语交际的一些基本技能。 2、学生比以前更喜欢参与各种活动。 3、学生克服了怕生、害羞的心理。 4、在口头语言的表达上更具有条理性了。 5、整个班级的氛围融洽,凝聚力强。 6、师生关系体现出更多的朋友化现象、平等现象。 在口语交际训练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拓展了孩子学习的空间,加强了其学习的合作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使用语言的兴趣和自信,学生主体地位也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并促进其他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
效果及反思 |
从实验的前测与后测数据中看,学生听力增强,自觉主动性提高,一听就懂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为口语交际做好了基础。 |
简要记录研究活动开展情况,可上传至博客或附在小课题档案袋中,二者选其一(注:可自行加页)
本溪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市级小课题
活
活动九
小课题名称 |
农村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行动研究 |
主 |
刘琦 |
参 |
刘幸幸刘琦 |
活动时 间 |
2013、11、12 |
活动地 点 |
三楼办公室 |
参加人 员 |
音乐教师、美术教师、学生家长 |
活动主题及内容 |
从家长与任课教师的调查表中,可以看到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产生了有效的作用 |
简要研讨过程 |
音乐老师: 1、喜欢参与游戏。2、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想法。3、语言表达流利。 4、长句的使用较好。5、想象力丰富。6、说话有条理,语言与行动同一性好。
家长: 1、比以前活泼、开朗了。2、睡觉前养成了听故事的好习惯。 3、表现欲很强。4、有时很有主见,敢于提出合理的要求。5、说话条理性强。 从家长与任课教师的调查表中,可以看到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产生了有效的作用: 1、学生掌握了口语交际的一些基本技能。 2、学生比以前更喜欢参与各种活动。 3、学生克服了怕生、害羞的心理。 4、在口头语言的表达上更具有条理性了。 5、整个班级的氛围融洽,凝聚力强。 6、师生关系体现出更多的朋友化现象、平等现象。 |
效果及反思 |
在口语交际训练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拓展了孩子学习的空间,加强了其学习的合作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使用语言的兴趣和自信,学生主体地位也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并促进其他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
简要记录研究活动开展情况,可上传至博客或附在小课题档案袋中,二者选其一(注:可自行加页)
本溪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市级小课题
活
活动十
小课题名称 |
农村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行动研究 |
主 |
刘琦 |
参 |
刘幸幸刘琦 |
活动时 间 |
2013、12、27 |
活动地 点 |
三楼办公室 |
参加人 员 |
班主任科任教师语文教师 |
活动主题及内容 |
1、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并不单纯是语文教学的问题,它也涉及到其他学科,目前本课题的研究还仅停留在语文教学的经验操作阶段,尚不能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 2、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堂创设的交际情境中“能说会道”,彬彬有礼,可在现实生活中却胆小拘谨,不能勇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可见创设的情境与真实的生活还存在一定的差别,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与现实生活的完全一致?如何使学生将课堂习得的口语交际技巧与方法真正内化为一种自身素质,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
简要研讨过程 |
班主任:在这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越来越体会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要经常地跟别人交流,而交流最主要的手段是口语,那么,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就直接关系到交流的效果,因此,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科任教师:因为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发展语言的黄金时期,那么,尽快培养学生清楚、准确地运用语言,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是我们小学教师不容忽视的任务。 |
效果及反思 |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要经常地跟别人交流,而交流最主要的手段是口语,那么,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就直接关系到交流效果,因此,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
简要记录研究活动开展情况,可上传至博客或附在小课题档案袋中,二者选其一(注:可自行加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