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坎儿井与葡萄沟

(2017-11-28 10:17:24)

                       坎儿井与葡萄沟

   

坎儿井是古今中外遐迩闻名新疆人民的一大发明创造。

坎儿井已有两千年的历史,能与长城、京杭大运河同为中国人双手创造的奇迹,和都江堰、广西的灵渠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

坎儿井开凿原理是雪山溶化,雪水深入地下,随地壳变迁地下水升高,在吐鲁番等地接近地表,当地人挖竖井、暗渠、明渠和蓄水池,引水灌田。全疆坎儿井最多时为1784条,暗渠总长5272公里,年出水八亿多立方米。现已减少,全疆坎儿井只剩614条,年出水量仅有三亿多立方米。

新疆干旱缺水,维族人民付出艰苦劳动,掘地取水,写下与干旱斗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不朽篇章。新疆之有那么多绿树、禾苗,尤其是吐鲁番那绿海似的葡萄,我以为和坎儿井的创造紧密相连。

看过坎儿井我们去了葡萄沟。真是葡萄的世界啊!那么多的葡萄架,那么多的葡萄!绿色的的长廊,绿色的长城,绿色的海洋!我看过秋天庄稼打场,玉米、大豆、稻谷堆成小山一样,在吐鲁番堆成小山的不是粮食,而是葡萄干!他们在场院挑选的竟是香甜如蜜珍珠般的葡萄干!!葡萄架上的里嘟噜挂着的是未摘的葡萄;方眼通风土坯暗房的小木架上晾着的是摘下的葡萄;举目皆是的果摊上摆着的是红的、绿的、黄的、白的各色葡萄干;葡萄沟住家门前小凳上摆放的是绿翡翠般、红玛瑙般鲜亮的鲜葡萄!葡萄,葡萄,真是到了葡萄国,到了葡萄的世界!什么玫瑰香、女人香、男人香、百年阳光、西域圣果、王中王、巨无霸……在葡萄一条街上,导游告诉我,翠绿的是喀什哈尔,长圆的是马奶子,紫红的是红玛瑙,小青玉似的是无核白……真是琳琅满目,眼睛看不过来,嘴巴尝不过来,只感到甘甜如蜜,满口生香。我有生以来还未见过这么好这么甜的葡萄干!

在新疆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这是说全疆;还有:“紫浆凝处似琼膏,玉露垂涎马乳高。风味宜人留齿颊,即随桑落酿仙醪。”这说的就是吐鲁番的葡萄。为什么吐鲁番盛产葡萄?除掉坎儿井的功劳以外就是气候。吐鲁番是新疆最热的“火洲”,它在天山东部横置如橄榄状的山间小盆地上。四周环山,北高南低,西宽东窄,海拔-8米,是我国最低的盆地,世界第二低地。夏天地表最高气温70°c,所谓“沙窝烤鸡蛋,石板上烙大饼”的温度,最适于葡萄的生长。

现在交通四通八达,吐鲁番的葡萄干全国都能吃到,可真正能看到这绚丽的葡萄世界的,不来吐鲁番还真没有这个眼福。我祝愿香甜的葡萄能让吐鲁番人过上更甜如蜜的生活,像这琼浆玉露一样更美好!

在葡萄沟达瓦孜民族风情园,我看到世界第一大馕坑——烤馕的炉。高8米,圆直径10米,能同时烤一峰骆驼、两头牛、10只羊,可供100人食用。据说拷一头牛需2000斤好无烟煤、200斤优质木材、10公斤调料、10公斤鸡蛋,需预热8小时,烤制3-5小时。因为相机没电,未能拍下这稀有的馕坑,可惜,可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