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内城城门拆除的时间

标签:
北京城墙杂谈 |
分类: 图说北京(老照片里的故事) |
读孔庆普《北京的城楼与牌楼结构考察》疑问之二·
北京内城城门拆除的时间
孔庆普先生自1950年起便参与北京城墙与城门的调查与修缮,到1952年又成为主持城墙与城门的拆除,前后历时数十年,亲历并见证了老北京城的消亡。2014年出版的《北京的城楼与牌楼结构考察》就是根据他几十年来积累的笔记整理撰写而成。是一部纪实性的资料辑存。这些从未面世的第一手资料提供了大量详实精准的数据。无论是测量还是拆除,物件品种、材料、尺寸、数量一应具全。哪年哪月哪日哪些人在哪里做了哪些事无所不包。无疑是一部最具权威的关于北京城墙城门的著作。但读了该书后也产生一些疑问,百思不得解惑,姑且存疑于此。
孔书:
张书:
王书:
新京报:
百度百科:北京城墙
北京内城城门拆除时间原本已有共识,没有什么大的分歧,但自孔书出版后产生一些疑问。由于该书有一定的权威性,孰是孰非,难以评判。其实城门拆除也并不久远,城市建设局应该都有档案可查,但至今未见有相关部门的澄清。笔者无法查看有关的档案资料,只能通过一些老照片和公开资料来考证一下几座城门的拆除时间。
一、
|
|
孔书 |
张书 |
王书 |
新京报 |
百度百科 |
宣 武 门 |
城 |
1955 |
1965 |
1965 |
1965 |
1965 |
箭 |
1932 |
1927 |
1920 |
1927 |
1920 |
|
瓮 |
1933 |
1931 |
1932 |
1930 |
1932 |
l
宣武门箭楼在民囯年间就巳拆除,拆除时间原本就有不同说法。下面的照片源自喜仁龙的《北京的城墙与城门》,原标注是“顺治门(宣武门)箭楼城台上的老式大炮,箭楼已无存”。 瑞典学者喜仁龙于1921-1923年来北京考查,该书是1924年出版。因此可以断定宣武门箭楼应是1921年前就已拆除了。因此认为宣武门箭楼是1932 或1927年拆除都是错误的
l
孔书称宣武门城楼于1955年拆除,与原本的说法相差十年,令人怀疑。
下面的照片标注是1960年前后宣武门内(由北向南拍摄)。
无法确定是否是1960年。据查北京的无轨电车始于1957年,因此可断定是1957年以后。这就推翻了宣武门城楼于1955年拆除一说。何以证明是宣武门而不是其它?注意屋顶东边红框中的吻已经脱落。再看下图:由右侧的宣武门教堂可以证明左侧的城楼是宣武门(从南向北拍摄)。其屋顶东边也没有鸱吻,图中也有架设的无轨电车的电线。因此可以确定上图和下图都是1957年以后的宣武门。显然孔书说宣武门于1955年拆除是不对的。
此外还可从一些文件中找到旁证。下面是1957年3月28日北京市规划管理局关于城墙管理问题给市人民委员会的请示报告。提到当时崇文门及阜城门的瓮城已拆除,朝阳门及德胜门的城门楼也已拆除。没有提及宣武门的城楼。可见1957年宣武门还在,也证实孔书中关于宣武门于1955年拆除是不对的。
二、
|
|
孔书 |
张书 |
王书 |
新京报 |
百度百科 |
阜 城 门 |
城 |
1956 |
1965 |
1965 |
1965 |
1965 |
箭 |
1935 |
1935 |
1935 |
1935 |
1935 |
|
瓮 |
1953 |
1953 |
1952 |
1953 |
1953 |
l
下面的照片标注为阜城门内大街,拍摄时间不详,从已架设无轨电车电线看应该是1957年后,也就是1957年后阜城门依然存在,而孔书称阜城门城楼于1956年拆除显然是错了。

也许对上述照片是否是阜城门内大街还有所怀疑,毕竟是几十年前的街道,也没有什么特征。那么下面这张照片中的城楼肯定是阜城门了。北京内城东,南,北外的铁路都在护城河内,离城门很近。而西边的的铁路在护城河外,但西直门外铁路还是靠近护城河,只有阜城门外的铁路离城较远,在如今的展览路位置,距阜城门将近一公里。这张照片由西向东拍摄,从火车离城门距离看,只能是阜城门外。而画面中的无轨电车则说明时间是1957年后。

此外从上节《北京市规划管理局关于城墙管理问题的请示》报告中也可看到1957年只有宣武门,阜城门瓮城及德胜门,朝阳门城门楼已拆除,没有提及阜城门城楼。
三、
|
|
孔书 |
张书 |
王书 |
新京报 |
百度百科 |
朝 阳 门 |
城 |
1957 |
1956 |
1956 |
1956 |
1956 |
箭 |
1957 |
1958 |
1958 |
1958 |
1958 |
|
瓮 |
1915 |
1915 |
1915 |
1915 |
1915 |
孔书上朝阳门拆除时间与一般的共识相差不多。在孔书中朝阳门城楼及箭楼的拆除时间都在1957年,但并不同时,城楼是1957年4月,箭楼是1957年11月。但在书后的城门拆除年表中朝阳门箭楼是1958年,与书中叙述不同,可能是笔误。其实朝阳门什么时候拆除,当时的报纸上都有报道。大概是因为朝阳门是第一座拆除的内城城门,在1956年10月9日拆除后,于1956年10月16日北京日报发表了
《保证行人安全
罗哲文在他的回忆录中也谈到“1956年要拆除朝阳门时,文物处的办公室正位于文化部大楼的东南角,从窗口正好可以看见要被拆的巍巍城楼。”
朝阳门箭楼拆除是在二年后,1958年5月,北京市上下水道工程局在朝阳门箭楼下埋设排水暗沟时,发现朝阳门箭楼已出现裂缝等险情并还在不断发展。于是向北京市人民委员会报告,请求市委就朝阳门箭楼问题作出指示。报告很快得到批复,1958年8月25日,朝阳门箭楼便开始拆除。工程进度飞快,前后只用了14天。1958年9月25日北京日报还专门为其报道称“朝阳门箭楼严重阻碍着东郊与市区之间的交通,因此主管部门决定把它拆除。市上下水道二公司邵克义青年突击队,只用十四天的时间就拆除了这座箭楼,比原计划提前106天。”
此外从上节《北京市规划管理局关于城墙管理问题的请示》报告中也可以得到证实。该报告写于1957年3月,当时朝阳门城楼已拆除,箭楼还未拆除。所以报告中只提到朝阳门城门楼己拆除而未提及箭楼。
整个过程都很清晰,不知孔书中所说的1957年有何依据。
四、
|
|
孔书 |
张书 |
王书 |
新京报 |
百度百科 |
东 直 门 |
城 |
1957 |
1965 |
1965 |
缺 |
1965 |
箭 |
1927 |
1927 |
1927 |
1927 |
1927 |
|
瓮 |
1915 |
1915 |
1915 |
1915 |
1915 |
孔书称东直门是1957年拆除的,下面这张照片标注为1960年前后东直门內,证明1960年东直门还存在。下面来求证该照片的时间和地点。据查东直门的无轨电车6路和7路都是1959年开通的,因此照片的拍摄时间应为1959年后。再来看城楼廊柱是下八上六。这种8/6式廊柱的城楼只有东直、西直、安定和德胜。排除德胜门早已坍塌,西直门的门洞不是这种凹进的门框式,也属排除。从当时夏季阳光的光影看应是东直门而不是安定门。因此该照片应是1959年后的东直门内,也就否定了东直门是1957年拆除的。
五、
|
|
孔书 |
张书 |
王书 |
新京报 |
百度百科 |
崇 文 门 |
城 |
1958 |
1965 |
1966 |
1966 |
1966 |
箭 |
1900 |
1900 |
1900 |
1900 |
1900 |
|
瓮 |
1950 |
1950 |
1950 |
1950 |
1950 |
孔书称崇文门是1958年拆除的。此前人们的共识都认为是1966年,也有些称为崇文门临终遗存的照片,如下面这张就标注为1966年崇文门拆除前的时刻。但是没有当时的拍摄记录,不知照片的来源,是何人所拍。缺乏说服力来证明这就是1966年的崇文门。
笔者发现另一张照片可以证明崇文门不是1958年拆除的。照片的标注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城里人在城墙上种菜,并注明是在崇文门迤西城牆上。城楼左侧的楼房是新侨饭店,证实该城楼是崇文门。三年自然灾害应是1960年前后。
六、1949年北京内城九门尚有城楼八座,箭楼五座,瓮城四座。至1969年仅剩城楼一座,箭楼二座。20年间拆除了城楼七座,箭楼三座,瓮城四座。具体拆除时间基本有一共识:朝阳门城楼及箭楼分别于1956年月和1958年月拆除。是由于城楼濒危也是为了打通阜成门至朝阳门间的通道。当时北京日报均有报道,应该是明确无疑的。其他城门一般认为都是因修建地铁拆除的,其中地铁第一期工程拆除了宣武门及崇文门,第二期工程拆除了阜成门,东直门,安定门和西直门。时间从1965年至1969年,但是没有具体的日期和相关的证明材料。孔庆普先生始终主持参与了城墙和城门的拆除工作,本来希望能从他的著作中获得更详细和确切的数据,但读后反而产生了更多的疑问。拆除城墙的事并不久远,不少参与者应该还健在,在建设局档案中也应该还存有记录,只要有关人士或部门能出面澄清,问题还是可以容易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