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小学生环保意识策略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2016-10-17 11:45:35)《增强小学生环保意识策略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延长县安沟镇中心小学
一、课题背景
近年来,环境问题已经超越了国家的界限,成为世界性的热点问题之一,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世界各国人命的共同愿望。时代对道德和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采纳持续生存的道德准则”;“关于对自然—环境的责任感为最高教育目标之一”。小学教育是为培养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教育,儿童阶段又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从小加强环保教育,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这对他们成长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具有社会公共道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人具有重要意义。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真正使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做起,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作出贡献,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低碳生活、绿色环保”如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些都是社会热点问题,应该在小学阶段就给学生渗透环保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二、存在问题及现状:
三、研究目标和价值
课题研究的总目标是增强小学生环保意识,即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树立新型的自然观、环保观,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观,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而变“要我环保”为“我要环保”,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生热爱校园环境、热爱家乡环境,有较好的环保意识,愿为环保做力所能及的事。
四、概念的界定
五、课题研究内容
各成员分工合作,负责收集、查找相关原始资料,在班级范围内进行宣传、采访、拍照、制作PPT,最后进行微课题报告收集、整理、撰写。
六、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安沟镇中心小学全体学生
2、研究方法
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的培养学生校园环保意识的方法。
七、课题研究步骤及预期效果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4月)
第二阶段:宣传阶段。(2016年5月—2016年7月)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16年8月)
本阶段目标;展示研究成果,撰写心得体会,编写研究成果资料及撰写研究型论文。
八、预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