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增强小学生环保意识策略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2016-10-17 11:45:35)

增强小学生环保意识策略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延长县安沟镇中心小学    薛二娃

一、课题背景

近年来,环境问题已经超越了国家的界限,成为世界性的热点问题之一,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世界各国人命的共同愿望。时代对道德和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采纳持续生存的道德准则”;“关于对自然环境的责任感为最高教育目标之一”。小学教育是为培养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教育,儿童阶段又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从小加强环保教育,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这对他们成长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具有社会公共道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人具有重要意义。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真正使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做起,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作出贡献,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低碳生活、绿色环保”如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些都是社会热点问题,应该在小学阶段就给学生渗透环保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二、存在问题及现状:

   在我校,各班同学每天都要扔掉一些垃圾,有废纸、食品包装袋、饮料瓶、易拉罐等,全校各个班级一天的垃圾总量就相当多。这些垃圾平时均混杂在一起被运走。其实,这些废纸、塑料、易拉罐等废品完全可以再生利用,简单地抛弃,一方面,是对资料的浪费,另一方面,垃圾中有可能混有少量有害物品(如废电池)若填埋在地里,很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此外,少数同学平时乱扔垃圾,既影响卫生,又会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不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建立。所以,经过思考,确定增强小学生环保意识策略的研究为课题名称。

三、研究目标和价值

课题研究的总目标是增强小学生环保意识,即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树立新型的自然观、环保观,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观,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而变“要我环保”为“我要环保”,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生热爱校园环境、热爱家乡环境,有较好的环保意识,愿为环保做力所能及的事。

四、概念的界定

    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环保意识,即指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对保护自然环境的看法和见解。其主要内容包括: 

 A、培养绿色意识。     

  B、建立忧患意识。     

  C、树立参与意识。    

  D、渗透平衡意识。

五、课题研究内容

    分析影响小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主要原因。

    探索小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途径、方式、方法。

    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对校园垃圾进行分类收集。

    进行环保宣传教育,增强同学的环保意识,促使同学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以学生这种行为影响家庭、社区、为居民实施垃圾分类收集打下基础。

各成员分工合作,负责收集、查找相关原始资料,在班级范围内进行宣传、采访、拍照、制作PPT,最后进行微课题报告收集、整理、撰写。

六、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安沟镇中心小学全体学生

2、研究方法

    调查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班级垃圾的来源、学生的处置方式和学生环保意识的状况,进行抽样问卷调查。 

    访谈法:采访,了解相关数据及资料。 

    资料查阅法:上网查找、图书室查阅相关资料,为制定方案做准备。

    行动研究法:通过学校和班级活动的设计、实践中,探索培养学生校园环保意识的方法,在做中尝试、研究、反思、总结、创新。

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的培养学生校园环保意识的方法。

七、课题研究步骤及预期效果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4月)

    1、搜集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资料,加强理论学习,开展研究可行性调查,完成课题研究方案设计。

    2、完成课题申报立项工作。

    3、问卷调查,并在“网”上查找有关环保、垃圾分类收集的资料,对班级垃圾的来源、学生的处置方式和学生环保意识的状况,进行抽样问卷调查。

    本阶段目标:明确课题的目的和任务,提高认识。

第二阶段:宣传阶段。(2016年5月—2016年7月)

    1、深入落实研究方案,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训练及不良行为习惯地矫正。

    2、根据方案,实施实验。

    3、进行班级垃圾分类收集。

    4、总结实验结果,撰写影响小学生环保意识形成的原因分析论文,形成阶段性结果。

    本阶段目标:积累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明确课题的具体目的和任务,提高课题研究的能力。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16年8月)

    1、制定垃圾分类收集的方案。

    2、撰写如何提高小学生环保意识的论文。

    3、申请结题。

本阶段目标;展示研究成果,撰写心得体会,编写研究成果资料及撰写研究型论文。

八、预期成果

  (一)通过课题研究,激发小学生热爱自然,初步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明确要动手动脑去探究身边的环保。

  (二)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小学生环境保护的途径、方式、方法。

  (三)通过主题班会增强了学生们的环保知识。

  (四)同学们感受到了清洁的校园带给大家“家”的感觉,认识到了“校园是我家,清洁靠大家”的观点。

  (五)使我们每个人的个人素质得到了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