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元是个计算单元,计算课是比较枯燥的。如何使学生上枯燥的计算课兴趣盎然呢?如何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计算课中得到真正的体现呢?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采取的以下几种做法,在实践中的效果较好。
1、首先放手让学生学会整理信息,然后根据信息列出算式,最后解决问题,这样枯燥的计算课,就变得有趣多了。
2、计算方法,要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学生当老师。让他来台前给同学讲一讲如何解决同学们遇到的新问题,要注意什么问题。当然,学生的讲述是不完整的,表述得可能比较混乱,但只要教师在旁引导,精心地、灵活设计提问,不仅能激发听讲的同学的思考,也能使讲解的学生逐渐地理清思路、表达完整。学生当老师的形式可以是一人讲,其他人听;也可以是组内的合作、同桌的交流;更可以是自己找“小老师”请教。只要在某一方面能给予帮助的都是自己的老师,学生在这种形式下学习,因为是站在同一思想层面上,所以没有距离感,减少了由于教师权威带来的压力感,学生更容易接受,在接受学习时的思维更活跃。计算口诀让学生自己创造,学生很乐意,记得也快,方法掌握得牢固。
3、竞赛。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他们是好胜的。在进行练习时经常采用比赛的形式激励他们快速准确地完成规定的题目是一种屡试屡成的好办法。竞赛的形式有:与时间赛跑(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夺红旗(比比谁做得又对又快)、组内比赛、组与组比赛等。竞赛需要合作,也需要集中注意力。
4、自己出题自己做。自己出题自己做,学生扮演的的角色不同,对学生采取的心理、行动等将随之改变。我是学习的主人,老师还等着我出题给大家做呢;你出了难题不会,我也出一处题难一难你;你能算出我出的题,我也不能输给你。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轻轻松松、心情愉悦、积极主动地参与一学习中来。只要学生对学习不恐惧,只要学生肯参与,那教学的最佳境界就可以呈现。
当然,不管任何形式的教学方式,总有反应较慢或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全程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造成对所学知识的不理解,形成知识漏洞。从单元检测中发现了许多的问题,学生计算时不细心,导致错误较多,这还是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进行个别辅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