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名人家庭教育故事》有感

(2015-04-17 17:47:05)
标签:

育儿

分类: 随笔、读后感

家庭教育是我们当今教育中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尤其在当今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家庭孩子都不多,在城镇独生子女家庭占绝大部分,随之而来的子女教育出现了:过分溺爱、蛮横霸道、奢侈浪费、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珍惜和感恩、不善于合作、不能吃苦、没有远大理想目标等等问题。在暑假中,我认真阅读了《名人家庭教育故事》这本书。她让我明白教育的重要性:“孩子的心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孩子的命运将在母亲的手中”。优秀孩子崛起于卓越的家教。

文中的前言写到:人们都说,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事实正是如此,当我们尝试去探索名人成长的奥秘时,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坛领袖、商界巨头、科技精英还是艺术明星,他们的背后都有家庭的影响,都有父母强有力的支撑。名人的成长固然有个人的努力和时代的因素,但是,家庭在其成长的作用是非常主要的。希望这本书能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一些有益的启示。

本书108个古今中外的名人家庭教育故事,都看出了家庭教育都必须注重人的品德教育,如本文警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通过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丘教子学《诗》礼》,说明了“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思想,反映出道德品质教育应放在重要地位,只有这样,孩子在长成后才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和集体之间、国家之间的关系,才能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正直而有成就的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不仅他的文采收到世人的推崇,他的为人更是备受后人称赞,而正直和勤俭的习惯均得益于其父母亲的家庭教育。看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呀。

再如文中成吉思汗之母:要自卫先要自强。戴尔.卡耐基之母:信心是以战胜一切。丁肇中之父:“狠”’心雕琢育才子。胡谪之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默多克之母:苦难磨炼人的意志。曾宪梓之母:做人须坚强一个人如果既无奋斗目标,又缺乏吃苦精神,还不愿躬身实践,那将一事无成。现身说法,效果显著

我们都知道要从娃娃抓起。年幼的孩子,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喜欢模仿,凡是有趣味的事,他们都要跟着学。文中的孟母就做得很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孟母重视环境对孩子的思想、行为影响,反映她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主要是取决于人后天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家庭和家庭居住的环境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家庭和居住环境是决定着人们要经常和哪些人接触、交往、沟通。人们接受环境的影响,就是在接触、交往、沟通中实现的。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很重视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特别是注意对未成年的影响。 环境的影响对少年儿童的成长作用之大不能不引起做家长的高度注意和重视,做父母的成长作用,应当像孟母好注意周围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要针对周围环境对孩子加强教育,引导他们接受积极因素影响,抵制消极因素影响。

中国的孩子缺乏想象力,原因是中国的教育。看看达尔文的父母注重对想象力的培养。“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当你的孩子头一次向你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时,一定要认真对待, 这正是他们走上成材之路的开始。想象力在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没有想象,人就不可能有创造发明,不可能有任何预见。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 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极大地丰富了孩子的精神世界,为孩子开发着创造的源泉。你的孩子 学会了想象,你的孩子具备了丰富的想象力,他就容易做出新奇的创造。孩子的生活中充满 着想象:他们把几个小凳子并排放起来,就把它想象成一列远道而来的火车;他们抱着洋娃 娃,会想象自己是医生,在给小娃娃认真地治病。孩子的这些千奇百怪的想象是在成长过程 中,在家长的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充实孩子的感性 形象和理性知识、不妨经常给孩子讲一些优美的童话、古老的神话和传说或者科学幻想故事 。让孩子接触各种事物,熟悉各种形象,也要让孩子积累更多的知识。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源泉,创新能力是一种求新求异、设法打破框框条条的束缚而使问题得 以解决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也会成为 我们衡量一个孩子的智力水平的重要指标,遗憾的是,由于学校的教育越来越趋向于培养一 模 一样的孩子,考试更注重的是便于评分和使用标准答案的归纳能力,因而培养孩子的发散 能力和创新能力,似乎家长担起的责任更多了。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深深体会到了教育无小事,而成功的教育无不渗透在细小的具体事例当中。通过学习本书,不仅加深了对家庭教育的进一步认识,还从中对于教育的艺术有了更进一步的感悟,为今后在学校教育中采取的不同的教育方法提供了很好的示范。第三个收获是可以增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对个别家庭家长的家教提出合理化的家庭教育建议,发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总之,这是一本值得家长一读的好书,也是值得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们一读的好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