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人家庭教育故事》有感
(2015-04-17 17:47:05)
标签:
育儿 |
分类: 随笔、读后感 |
家庭教育是我们当今教育中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尤其在当今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家庭孩子都不多,在城镇独生子女家庭占绝大部分,随之而来的子女教育出现了:过分溺爱、蛮横霸道、奢侈浪费、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珍惜和感恩、不善于合作、不能吃苦、没有远大理想目标等等问题。在暑假中,我认真阅读了《名人家庭教育故事》这本书。她让我明白教育的重要性:“孩子的心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孩子的命运将在母亲的手中”。优秀孩子崛起于卓越的家教。
文中的前言写到:人们都说,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事实正是如此,当我们尝试去探索名人成长的奥秘时,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坛领袖、商界巨头、科技精英还是艺术明星,他们的背后都有家庭的影响,都有父母强有力的支撑。名人的成长固然有个人的努力和时代的因素,但是,家庭在其成长的作用是非常主要的。希望这本书能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一些有益的启示。
本书108个古今中外的名人家庭教育故事,都看出了家庭教育都必须注重人的品德教育,如本文警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通过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丘教子学《诗》礼》,说明了“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思想,反映出道德品质教育应放在重要地位,只有这样,孩子在长成后才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和集体之间、国家之间的关系,才能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正直而有成就的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不仅他的文采收到世人的推崇,他的为人更是备受后人称赞,而正直和勤俭的习惯均得益于其父母亲的家庭教育。看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呀。
再如文中成吉思汗之母:要自卫先要自强。戴尔.卡耐基之母:信心是以战胜一切。丁肇中之父:“狠”’心雕琢育才子。胡谪之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默多克之母:苦难磨炼人的意志。曾宪梓之母:做人须坚强一个人如果既无奋斗目标,又缺乏吃苦精神,还不愿躬身实践,那将一事无成。现身说法,效果显著
我们都知道要从娃娃抓起。年幼的孩子,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喜欢模仿,凡是有趣味的事,他们都要跟着学。文中的孟母就做得很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孟母重视环境对孩子的思想、行为影响,反映她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主要是取决于人后天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家庭和家庭居住的环境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家庭和居住环境是决定着人们要经常和哪些人接触、交往、沟通。人们接受环境的影响,就是在接触、交往、沟通中实现的。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很重视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特别是注意对未成年的影响。
中国的孩子缺乏想象力,原因是中国的教育。看看达尔文的父母注重对想象力的培养。“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当你的孩子头一次向你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时,一定要认真对待,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深深体会到了教育无小事,而成功的教育无不渗透在细小的具体事例当中。通过学习本书,不仅加深了对家庭教育的进一步认识,还从中对于教育的艺术有了更进一步的感悟,为今后在学校教育中采取的不同的教育方法提供了很好的示范。第三个收获是可以增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对个别家庭家长的家教提出合理化的家庭教育建议,发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总之,这是一本值得家长一读的好书,也是值得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们一读的好书。

加载中…